阴市穴,又称暖宫穴,温经散寒的穴位,治疗小腹冷痛的要穴

#古籍守护人#


阴市穴,其名字就能看出来它的寓意。它就是一个寒湿阴气聚集的穴位,同时也是女生的常备穴位。其拥有良好的温经散寒功效,是治疗小腹冷痛的重要穴位。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这个颇具神奇的穴位。

阴市穴属足阳明胃经,其出自中医经典古籍《针灸甲乙经》,又有别名称阴鼎穴。本穴的名字就代表了它的寓意,阴指的就是寒症,而市是集聚的意思,因为本穴为寒湿所聚集的地方,所以古人把它叫做阴市穴。本穴的位置相对容易找到,古籍《针灸甲乙经》记载:“阴市,一名阴鼎,在膝上三寸,伏兔下,若拜而取之。”《备急千金要方》则记载:“阴市当伏兔下行二寸,临膝取之。”当然,准确的穴位定位当以《针灸学》为准。教材《针灸学》记载:“阴市位于股前区,髌底上3寸,股直肌肌腱外侧缘。正坐或仰卧取穴。”如果你还是找不到穴位,那它还有一个简便的取穴方法,先屈膝,在髌底外侧直上4横指处,即为此穴了。

上文提及,阴市穴是女性常备穴,是寒湿聚集的穴位,也是温经散寒治小腹冷痛的要穴。这个在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已有了详细记载。其中《针灸甲乙经》载:“寒疝痛,腹胀满,痿厥,少气,阴市主之。”《针灸大成》也有记录:“寒疝腹痛,阴市、太溪、肝俞。”《备急千金要方》也有记载:“阴市主腹中满,痿厥,少气。”至于为什么阴市穴有此神奇功效,这与穴位所处经络及位置相关。阴市穴属足阳明胃经,之前已经说过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所以刺激本穴可以调动胃经经气,温养全身,从而起到通经活络,调理气血,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之功效。除此之外,足阳明胃经循抵人体腹部,所以刺激阴市穴可起到温养腹部经脉的作用,从而治疗腹胀,腹冷痛等疾病。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本穴治疗小腹冷痛常用的治疗方法。阴市穴常用针刺、推拿等治疗方法。但艾灸法本穴却十分少用。就如《针灸甲乙经》所言:“阴市不可多灸。用热远热也。若遇阴极之证,必不得已而用之。”也就是说,因为古人认为阴市穴本性寒凉,如果使用艾灸法可能会改变本穴固有的寒凉特性,从而引发胃经阴液不足等疾病。故而经书对阴市穴作出禁灸的规定。但现在也有一些医家使用艾灸阴市穴来治疗腹痛疾病。针刺法是效果很好的治疗方法,但非专业人士不建议采用。推拿按摩法是最为简单便捷且实用的治疗方法。一般是用拇指指腹或者食指指腹先点按穴位3-5分钟。然后轻轻按揉阴市穴1~3分钟。这样也可以起到缓解小腹冷痛的效果。

今天的阴市穴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文章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穴位   小腹   艾灸   医家   寒凉   针刺   针灸   古籍   功效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