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水晶棺:纯度99.9999%,可抗8级地震,至今已无人能再做

#历史开讲#

1976年9月中旬,党中央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那就是永久保存毛主席的遗体这项任务需要多方配合,不仅要有专门陈设主席遗体的纪念堂,还得有高超的遗体防腐技术做保障。

更关键的是,主席的遗体还需要一个完美的容器。这个容器,必须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

在党中央的要求下,毛主席水晶棺的打造工作正式开始。经历了数不清的艰难险阻,北京玻璃总厂给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

主席水晶棺的原材料纯度竟然高达99.9999%,而且还能够抵抗8级地震。这是一个奇迹,而且还是一个无法复制的奇迹。

毛主席的水晶棺打造过程究竟有多么艰难?最后展现于公众面前的水晶棺,又有着怎样的特质?

任务艰巨,分工协作

1976年9月9日,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永远离开了我们。全国立即启动一级战备状态,党中央迅速召开有关毛主席遗体处理工作的会议。

会议上,叶剑英元帅提出:“毛主席对于新中国有着无可比拟的重大意义,对于整个世界政治也有着重大意义。主席的遗体应该永久保存,接受一代代人民群众的瞻仰。”

这一提议,与主席生前的遗愿是相悖的。毕竟主席理想的遗体处理模式是直接火葬,低调行事。可从整个国家大局观上来看,叶帅的提议又是重要且必要的。

各位领导干部经过激烈的争论,各抒己见。最后,华国锋同志力排众议,做出了永久保存毛主席遗体的决定。

这是一项十分艰苦的任务,毕竟遗体防腐、棺材打造、纪念堂修建,每一件事情都并不容易。

在棺材打造问题上,有人提出,使用传统金丝楠木等优质木料来打造。但这个意见一经提出,立即被否定。木制棺材,如何能够实现人民群众的瞻仰呢?

在这个问题上,大家有且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打造玻璃棺材。换言之,就是打造更高规格的水晶棺。

北京玻璃总厂接到了这个紧急又艰巨的任务,党中央领导给他们的时间要求是一年。在毛主席纪念堂正式对外开放之前,水晶棺必须就位。

一项从未实践过的任务,有限的时间范围,高难度的目标,实在让各位工作人员颇为焦虑。

各项工作必须同时进行,所以北京玻璃总厂对此项任务进行了分工。

508厂负责主要工作,承担锻造、制作、打磨等工作。605厂负责寻找原材料,务必找到高纯度的水晶,且数量越多越好。603厂则配合608厂工作,并完成最后的抛光环节。

说干就干,这项任务的最大责任落到了608厂的头上。

负责人说:“我们首先用低品质的玻璃来做实验,制造出我们设计图上的样子。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作,我们要放弃依赖心理,自主设计和制作。”

工作人员给每一个方案和每一个试验成果都编了号,用以规划和区分。

在第一版方案中,工作人员用K9玻璃打造出了第一口水晶棺的模样。但是,这个试验品显然是不合格的。

K9玻璃在玻璃制品当中,确实属于高质量的范畴。但是,它还不足以应对毛主席水晶棺的要求。单说防震试验,它就没有办法通过。

防震试验非常重要,如果无法通过试验,那一次大地震就很有可能对水晶棺造成毁灭性的伤害。毛主席的遗体如果放置在如此脆弱的水晶棺当中,只怕万千国民都无法放心。

不过,作为试验品的一号作品,本身就并不具备相应的强度。

有人提出:“材质的厚度越高,越能够抵挡光线的反射作用,还能够增加抗震能力。所以,第二号作品,我们要在材质厚度上下功夫。”

但在二号作品的打造过程当中,水晶棺项目的负责人又接到了党中央的通知。

领导说:“我们最后的成品,一定要具备光学美容的效果。从外向内看,我们必须要看到状态最为恰当的主席的遗容。”

人体失去生命机能以后,皮肤会逐渐萎缩,而且表面还会出现尸斑,看起来并不美观。更何况,毛主席在去世之前,身体状况就已经非常糟糕。病魔缠身的主席,其状态是完全没有办法与出现在公众面前时的形象相比的。

工作人员无法使用化学物质来对主席的遗体进行美容,因为一旦出现任何纰漏,毛主席的遗体可能会发生无可挽回的变化。

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水晶棺与光线的混合作用,来为毛主席做出光学美容。

新的要求提了出来,水晶棺的设计结构必定需要修改。所以,608的工作人员连夜修改图纸,又结合相关专家的经验,与党中央下派的专家合作,研制出了新的设计图。

新的水晶棺,从外形上来看近似于梯形,棺盖和四周都有着特殊的拐角设计,正好能够与光线配合。

在模拟试验过程中,新的造型也经过了党中央领导人的一致认可。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能拿到真正的优质水晶,水晶棺打造工作便能够立即提上日程。

寻回材料,独立熔炼

在我国的各大水晶生产地中,最负盛名的当属江苏省的东海县。这里的水晶储备数量庞大,更难得的是纯度较高,极为优质。

因此,605厂的工作人员在接到任务之后,第一时间来到了东海县。

早在众人到来之前,东海县的老百姓就已经得知,毛主席的水晶棺或许会使用他们这里的水晶作为原材料。

对于所有人来说,毛主席拥有无可比拟的地位和意义。能够为毛主席的身后事做出一些贡献,这是大家的荣幸,老百姓们更是求之不得。

于是,有人主动找到东海县政府,对这里的干部说:“我们那一片,都愿意把家里还有工厂里面储备的水晶全部捐出来。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我们也想为毛主席做点事情,希望你们能够答应。”

政府干部十分感动,他们没想到,这里的人民群众竟然如此慷慨。

所以,等工作人员来到东海县之后,等待着他们的就是堆积着的优质水晶了。不过,虽然有了数量庞

大的优质水晶,但是他们还是需要停留一点时间,筹集更多的水晶。这是因为,水晶棺的制作过程必然会涉及到资源的损耗。如果材料数量不多,那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会更大。

了解到工作人员的想法之后,当地民众积极配合,大力宣传,又在几天的时间里筹措了更多数量的水晶。

最后,工作人员从东海县离开时,竟然带走了足足35吨的水晶

这批水晶价格不菲,但大多来源于企业和民众的捐赠。人民对主席的爱戴,可见一斑。

光是拿到优质原材料,这还远远不够。大家只是完成了第一个小目标,未来的工作只会更加困难。

其中,最困扰工作人员的就是水晶的熔炼问题。

当时,世界上并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水晶熔炼的先例。也就是说,我们就是那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一切只能依靠我们自己慢慢摸索。

水晶棺的体积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我们的熔炉并不支持一整块水晶的熔炼。所以,我们只能分开熔炼,并且使用最高工艺拼接。这其中,又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

比如高温,这是无法克服的问题。熔炼水晶时的温度有明确的要求,而且要想得到高纯度的水晶,材料还必须经过多次熔炼。

每一次工作,熔炼的主要人员都需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可即便如此,大火还是容易蔓延到他的身上。毕竟温度太高,一切意外都不可控。

所以,候补人员只能随时做好准备,在发生意外之时及时扑灭大火,并替换主要工作人员的岗位。

就这样,在通力配合之下,我们熔炼出了世界上纯度最高的水晶。更准确的来说就是石英玻璃。

经过专业仪器的监测,我们的水晶纯度被鉴定为99.9999。这也是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我们创造的一个无法复制的奇迹。

水晶纯度得到保证之后,拼接工作又成了一个难题。

简单的胶水等粘合物质,是完全无法满足需求的。工作人员思来想去,决定采用抽压的方式来自然粘合。

具体来讲,就是抽除两块水晶材料之间的压力,使外部气压和内部气压达到明显的落差。外部压力会往内部挤压,如此一来,材料自然能够完美粘合,而且能够经受巨大的冲击。

打磨抛光,抵抗强震

在完成基本的制作以后,打磨和抛光成为了最后一道工序。

打磨的难度相对较低,可抛光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为了配合光学美容的作用,抛光又是不得不完成的一道工序。

抛光时,周遭环境需要维持在一个高温的平衡状态当中。一旦温度降低,水晶棺会因为巨大的温差而产生裂缝,甚至当场破裂。

所幸有惊无险,工作人员在高温稳定的环境中完成了这道工序。接受抛光之后的水晶棺也能保持稳定状态,不会再轻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了。

最后一道关卡,则是防震试验。

工作人员们把水晶棺抬上仪器设备,带着紧张忐忑的心情,看着模拟地震的设备开启。这款模拟设备可以制造出相当于8级地震的破坏和冲击,完全能够直观的检验水晶棺的防震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制作人员们双手紧握,后背上不断冒出冷汗,“一级、二级、三级.......”随着模拟地震的等级越来越高,直到模拟地震的等级来到八级的时候,工作人员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上。

实验结束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水晶棺进行了一系列检查,最后得出结论“完好无损”。就此,毛主席的水晶棺算是正式完成了,工作人员提了良久的心也都放了下来。

从做出决定,到水晶棺正式完成,这其中经历了我们普通人无法想象的艰难险阻。可即便如此,英雄的中国人民还是没有轻言放弃,最终创造出了一个无法复刻的奇迹。

1977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毛主席纪念堂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而那座纯粹的水晶棺旁边,也围绕着无数对毛主席心怀敬意的中国人民。

时至今日,毛主席的遗体依旧长眠在水晶棺中。若是诸位有机会去往北京,一定要抽出时间,走进毛主席纪念堂,亲眼看看伟人的遗容,看看凝聚着万千工作人员心血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纯度   东海县   党中央   水晶   纪念堂   遗体   棺材   北京   工作人员   数量   主席   状态   玻璃   正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