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法、物法到数法-数字文明新秩序

2月27日,《人民日报》刊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为数字中国建设体系化布局提供了纲领性指导。紧接着,3月7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其中一项就是组建国家数据局。而今天,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预告的“科创中国”·第六届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大会五大主题,个个都紧扣数字要素。

值此,10天之内,两个关于数字数据的重磅举措出台,一个重磅大会来袭,我们特摘选了「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出品的《快数据3.0》部分内容,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数”。

法律的起源与文明的出现相伴而生。从身份到契约,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如今的数字文明,人类从“人权时代”“物权时代”迈向“数权时代”,法律完成了从“人法”到“物法”再到“数法的巨大转型。农耕文明时代创造财富的驱动力主要是体力;工业文明时代创造财富的驱动力主要是脑力;数字文明时代创造财富的驱动力主要是数据。数字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如果说今天看一个行业有没有发展潜力和前途,就看它离大数据有多远,那么,考察一部法律能否实现公平正义,对数据权属、数据利用、数据保护的规制就是核心要素。

农耕文明与“人法”

农耕文明时代,法律主要以适应君主政体为需要,这时所产生的法律是君主(王)个人意志的体现,“人法”因时因地而变。“立法者的意志可以体现在他所颁布的法令中。这些法令不仅包括以远古民俗为根据的法令,也包括他认为有利于国家更大福祉(或统治阶层更大权力)的法令,后者可能并不以风俗习惯或道德规范为根据。

这种‘实在’法带有世间统治者发号施令的性质,服从是义务,违法则会受到明确规定的制裁。”这个时期,“身份法”占据主导地位。

同时,“刑法”体系相对发达以满足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传统农耕文明国家的政治现象是有法律而无法治,原因是所有的国家职能权力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工业文明与“物法”

工业文明创造了比农耕文明更为公正、更为有效、更为完善的制度体系,法治国家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出现而出现。农耕文明的“人法”地位逐渐被工业文明时代以保障私权为核心的“物法”所取代,法律完成了“从身份到契约”的大转型,产生了宪法、民法、国际法等以约束公共权力、保障个人权利、调整国家冲突为目的的法律体系。2007年,事关全体人民切身利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正式施行,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物权时代。

我国的物权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权法的制定与颁行对法治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物权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所有权包括动产所有权和不动产所有权;用益物权包括土地使用权、国有资源用益权、相邻权;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押权和留置权。

在民法上,“特定的物”指人体之外能满足人的需要并为人所支配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有体物或自然力。这种“特定的物”必须具备以下5个特征:必须在人体之外,客观存在;要能够被人所支配和控制;能满足人类需求;要具有经济价值;能够独立成一体。按照通俗的说法,“物”主要指人身财产,而“权”主要指财产的主人自由支配其财产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也就是说物权就是有形的财产权,是一种可见、可触、可靠的现实财产权。

数字文明与“数法”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转型时代。继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又构建了一个崭新的秩序形态一数字秩序,以及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一数字文明。这一次的文明跃迁像一场风暴,荡涤着一切旧有的生态和秩序,对社会存在与发展形成颠覆性的改变。数据权利化思潮空前活跃,数据的实时流动、共享构成一个数据化的生态圈,数据力与数据关系影响着社会关系。

由于这种力量的相互影响,整个社会生产关系被打上了数据关系的烙印,这将引发整个社会发展模式和利益分配模式前所未有的变革和重构。物权法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在人类进入数字文明的当下,对原有保护规则进行必要的变通是无法阻挡的趋势。数字文明时代,绝大多数的法律规范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数字文明所影响的远不止法律,而是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进行全面改造。数字文明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新知识、新技术、新视野,它还将革新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数字文明时代,人类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开始重新认识人与数据的关系,质疑“经济人”的理性,考量“数据人”的权利问题。数字文明是一个无所不在的连接型时代,是一个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数字技术的智能化时代。数字社会的网状结构特征决定了其内在精神:开放、平等、自由、协作、交互、共享,这些特点奠定了数字文明时代以人为本的生态底色,也决定了这个时代的核心特点:共享,这一特点表征在数据权利上就是共享权。

数据与法治的联姻,是这一文明形态的重要标志。数权法是文明跃迁的产物,也将是人类从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变革的新秩序。

人社部新职业——金融科技师(认证)

CGFT金融科技师认证2022年7月12日,“金融科技师”成为人社部新职业,以“金融科技”为抓手,培养既熟悉金融业务,又懂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的复合型能力,是金融数字化转型大量需要的行业通识人才,也和元宇宙、web3的核心人才特征一脉相承。

CGFT金融科技师认证,是金融职场升职转岗的利器、大学生金融求职,其他想转行金融的人士敲门砖, CGFT根植于上海,伴随中国GDP即将来到世界第一,上海3-5年或成为全球经济、金融双第一城。CGFT以“国内认可,全球同行,行业推崇”为目标,打造成为全球金融圈人才认证的“世界标准”。金融科技师怎么样,去公号CGFTSX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数字   农耕   法令   中国   秩序   权利   金融   法律   工业   时代   数据   文明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