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拆墙松绑” 让镇街担当中山融湾主力军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 受访者供图

跨越40余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小榄成为观察中山镇域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

位居中山西北一隅,小榄曾凭借一镇之力将五金、锁业等产业打造成了享誉全国的品牌,树立了中山工业强镇典范,创造了专业镇经济的辉煌。如今,时过境迁,小榄也首先迎来了土地资源紧缺、产业转型艰难等发展瓶颈。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认为,小榄当前产业结构升级滞后、经济增长乏力等种种现象背后,最核心的原因在于一直未能打破传统专业镇行政界线的“墙”,延宕了镇域发展资源整合方式的变革,阻挡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小榄并非孤例,这是中山传统专业镇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共同困境。

“小榄镇与东升镇的合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借此推动镇域之间探索统筹整合利用发展资源的新方式,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林江表示,当前,小榄镇积极推动营商环境改革,推出一系列暖企惠企新政和创新服务企业的举措。一方面大力呼唤榄商精神,提出了“榄商升级、榄商回归、新商招引”的三商并举行动,推动传统制造业的壮大和转型;另一方面,积极创建省级高新区,重点布局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智能制造主题产业园(小榄片)建设,推动“新”“旧”产业协同发展。这些都是一个传统工业镇直面发展问题、坚持制造业当家、为高质量发展破局的有力举措。

当前,中山迎来了多重历史发展机遇的叠加,如何抓住这些机遇,推动传统镇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已经赋予了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使命任务,中山也明确将以建设实验区为统领,推动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社会治理、城市规划‘六个一体化’,坚定不移为珠江口东西两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先行探路。”林江认为,探索高质量发展,中山必须坚定融入湾区,镇街就是中山融湾的主力军。

他表示,中山首先要以湾区视野确定自身定位,为“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大战略的落地实施找到有力抓手,为传统镇街转型发展指引方向、提供动力支撑。市级应进一步强化统筹力,推动机制体制改革,为镇街高质量发展“拆墙松绑”。进一步下放事权赋能强镇,加强片区统筹,为各镇街找准在区域协同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明确具体分工,共同瞄准湾区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片一品”“一片多品”的镇域产业发展新模式,在湾区城市竞合中重新确立镇域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新地位。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何伟楠

【作者】 何伟楠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中山   政和   中山大学   经济系   主力军   战略性   岭南   举措   省级   制造业   布局   经济发展   新兴产业   传统   产业   专业   林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