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歌星李香兰,因亲日被判死刑,枪决前一秒曝出秘闻被无罪释放

文|木乔

编辑|南破

前言

“那南风吹来清凉,那夜莺啼声细唱”,一首《夜来香》,经典永流传。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的演唱者李香兰在抗日战争时期,拍摄了大量的媚日电影,犯下了中国人人唾骂的罪行,抗战结束后,李香兰被认定为汉奸判了死刑。

可奇怪的是,行刑时,法官竟将她无罪释放,这中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内幕?

一、抗战时期的文化入侵

20世纪初,中国繁华的上海滩曾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歌星,李香兰就是其中之一,那首经典流唱的《夜来香》正是出自她口。

除此之外,她的电影也深受人们的喜爱,享誉整个东亚,她在歌唱界和电影界红极一时,不少人为看她一场演唱会都挤破了脑袋,警方不得不出动高压水枪才压制住狂热的人群。

可人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偶像李香兰身上,竟然藏着一个震惊世界的秘密。

1931年9月18日,阵阵硝烟从东北上空升起,作为日俄战争中的战胜国,日本趁机从俄国手中夺走了我国东北的权益,开始了对中国这片土地的侵略,日军不惜露出丑恶的嘴脸,先是污蔑铁路被我国军队炸毁,而后悍然向东北军发起猛烈的进攻。

日军以污蔑的手段迅速夺取了东北的控制权,同时经此一战,日本妄图“几个月吞并中国”的幻想很快就破灭,继而开启了“全面侵华”的计划。

日本更想得到的,是被驯服的绵羊,因此在日军的计划中,不仅包括武装入侵和残忍屠杀,还利用软文化入侵,企图控制中国民众的思想,麻痹民众的内心。

日本打着“伪满洲国”的名号,在东北长春建立了“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以下简称“满映”)。

这是一家专门听日军安排的电影制片发行机构,成立之初,“满映”的创始人就公然宣称:“这是一家要把电影拍成中国人喜欢看的电影厂。”

但不少知识分子都看透了日军在“满映”身上下的功夫,这无非是靠着电影宣传“日本正义”、“东亚共荣”的圈套,日军以伪善的面目掩饰了他们的真实目的,包藏祸心的做法遭到了一部分中国人的抗议和抵制。

可惜的是,那个年代人们的文化普及程度并不高,信息也非常闭塞,因此“满映”还是顺利开张并大获成功,向中国内地传输了多部宣传日本思想和日本文化的电影,而这些电影的女主角大多是李香兰。

二、不明是非的年纪,含泪告别的邮轮

出生于东北的李香兰从小就有极高的歌唱天赋,成年后更是师承白俄罗斯著名歌剧演唱家——波多列索夫夫人,出类拔萃的唱功使得她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收获了一众的鲜花与掌声,但同时也为她的人生注定了结局。

长相秀丽、嗓音出众的李香兰很快就被“满映”发现,并邀请她加入“满映”,出演即将开拍的一个歌舞片,专门给中国人看的宣传电影。

据李香兰回忆当时的“满映”总务部长并没有为她交代这些电影的真实目的,稚嫩的她还以为这些真的是为了帮助中国人,因此她答应的十分痛快。

因为曾在日本留学,所以李香兰的日语说的很流利,这与“满映”女主角的重点要求不谋而合,“满映”将李香兰包装成一个“精通日语的中国少女”的人设,并精心为她打造了处女作《蜜月快车》。

讲述了一段新婚夫妻在火车途中产生闹剧的故事,这种通俗的故事性情节一下子吸引了无数中国观众,而李香兰也凭借聪慧的天资将新娘的角色饰演的非常生动,她美丽的容貌和极具东方古典美人韵味的气质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蜜月列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喜爱,李香兰也从此一炮走红,而“满映”在收获名与利的同时,开启了他们的终极计划——“文化入侵”。

不久后,“满映”又一鼓作气播出了“大陆三部曲”——《白兰之歌》、《支那之夜》与《热砂的誓言》,均由家喻户晓的李香兰担任女主角,而日本的狼子野心也早已藏在了电影的片名之中。

这三部电影的水准并不高,甚至三部影片的剧情都大致相似,但却在日本收到了一众好评,只因它们都讲述了李香兰扮演的中国少女,突破家国仇恨和战争硝烟,与日本“优秀青年”相识相恋、终成眷侣的故事。

可实际这只是日本在“美化战争”、“美化侵略者”,是为了给中国民众洗脑的工具片,在《支那之夜》中就有这样一幕,争吵中,饰演中国少女的李香兰被自己的日本爱人掌掴、粗鲁的暴打,但倒在地上的她反而跪着爬到日本人的面前,大喊着:“请原谅我!我一点都不痛!我很快乐!”

这样的情节无疑是在宣扬“挨打要屈服”的理念,中国少女和日本军人的情节安排十分耐人寻味,日本的昭昭野心尽在不言中......

这样的影片一经播出就立即被我国政府限制查封,但李香兰犯下的罪行是不可磨灭的。

李香兰凭借几部影片的播出,成为“伪满洲国最红女性”,“满映”开始放她出去交际,这也使得她脱离整日拍戏的真空环境,接触到了大量外界的信息,也终于了解到了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

她恍然明白了“满映”创立的真实意图,回想起自己在“大陆三部曲”中塑造的虚假形象,她感到万分羞愧,痛苦不已。

不久后,李香兰退出了“满映”,并且在一次活动中面向大众道歉,承诺自己不会再出演这样的影片,李香兰还说出过这样的话:“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让我想站到长城上,在中日任一方的枪林弹雨中死去。”

由此可见,李香兰的内心尚存对中国的热爱,但造化弄人,命运是不可能永远掌控在自己的手中的。

此后,李香兰投身上海滩歌唱圈,演唱了《夜来香》、《卖糖歌》、《苏州夜曲》、《恨不相逢未嫁时》等经典名曲,崭亮的歌喉和稳健的唱腔使李香兰“名满上海滩”,与周璇、白光、吴莺音等人并称为“上海滩七大歌后”。

但这并不能掩盖她曾经的罪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李香兰被冠以“文化汉奸”的罪名,打入中国大牢。

法官陈述了李香兰的罪行:“你身为一个中国人,却演出亵渎中国的电影,支持日本的大陆政策,是对中国的背叛。”

了解原委的国民愤怒不已,在庭审之时纷纷大声唾骂着李香兰的“汉奸”行径,声称她不配做中国人。

面对法官的指责、民众的唾骂,李香兰什么都没说,一脸认罪的模样。

但当听到“执行死刑”的宣判时,李香兰没有表情的脸孔终于裂开了一个口子,她难以置信地愣了一会儿,像是做出了什么艰难的决定后,抬起头像法官说道:

“我不是中国人,我本名叫做山口淑子,是一个日本人,因此汉奸的罪名是不成立的。”

此语一出,满座哗然,众人都不敢相信,这个这个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女子,这个演唱多首中国金曲的歌唱家,这个电影中家喻户晓的“中国少女”,竟是一个日本人。

随着李香兰拿出的户籍证明,众人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原来李香兰的“中国人身份”,是早有预谋的。

面对民众们震惊之余,愤怒不已的目光,李香兰的内心痛苦不已,她向台下鞠了一躬,随即唱起了那首经典的《夜来香》:

那南风吹来清凉,那夜莺啼声细唱,

月下的花儿都入梦,只有那夜来香,吐露著芬芳,

我爱这夜色茫茫,也爱这夜莺歌唱,

更爱那花一般的梦,拥抱著夜来香,闻著夜来香,

夜来香,我为你歌唱,夜来香,我为你思量,

啊……我为你歌唱,我为你思量。

夜来香,夜来香,夜来香……

站在回日本的轮船甲板上,李香兰流着泪告别了身后越来越远的中国,在她的心里,中国是她不可割舍的第二故土,不由得,她回忆起了自己任人摆布的前半生。

三、不可掌控的人生,战争中的“政治牺牲品”

1920年,李香兰出生于辽宁省灯塔市,祖籍日本佐贺县,取名山口淑子。由于父亲山口文雄十分喜爱中国文化,所以举家搬来中国,可山口文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热爱中国。

在中国生活期间,山口文雄担任了当时臭名昭著的殖民机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中的重要职务,还在闲暇之余结识了不少中国“汉奸”。

李际春就是其中“翘楚”,趁着工作上的便利,二人感情越来越熟络,一来二去成为了密友,山口文雄顺势让女儿山口淑子认了李际春做义父,改名“李香兰”。

随着李香兰的一再成名,山口文雄日益觉得女儿中国人的身份对自己的家庭更加有利,于是在李香兰14岁的那年,再次让李香兰认“大汉奸”潘毓桂做义父,更加坐稳了李香兰中国人的身份。

在那次决定李香兰一生命运的演出中,“满映”挑中了李香兰并邀请她时,也是父亲山口文雄一口答应的,尚且年幼的李香兰更像是父亲手下的一颗棋子,一颗满足他“光耀门楣”梦想的棋子。

在李香兰稚嫩的内心,始终怀着一颗热爱中国的心,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让她有了深深的眷恋。

在那个是非对错都还分不清的年龄,李香兰听信了“满映”的谎言,等到分辨出对错之时,大错却早已酿成。

游轮上的李香兰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日本,踏上这片陌生的故土,李香兰的心中百感交集,但她却暗自下了一个决定:她要弥补自己犯下的错。

四、幡然醒悟后致力于中日友好

回到日本后,李香兰改回了自己的日本名字“山口淑子”,还凭借丈夫“外交官”的身份拉到了很多人脉,因此顺利获得了日本“参议员”的身份,进入了政界。

此后,山口淑子投身于致力中日友好的道路上16年。

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得知消息的山口淑子赶到了会议现场,看到两国领导人紧紧握在一起的手,她忍不住留下了激动的泪水:“我这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中国,另一个是日本。”

2005年,时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纯一郎参拜日本靖国神社,公然祭奠中日战争中的甲级战犯,被山口淑子发长文怒斥:“作为日本首相,应该顾及中国的感情!”

山口淑子在位的十几年中,为中日外交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她的内心仍然忘不掉自己的过错。

1991年,在接受《波士顿环球报》采访时,山口淑子说:

“我觉得我是在为满洲人民做好事。”可与此同时,山口淑子心中的矛盾和痛苦也在日益深重。“中国人不知道我是日本人,我欺骗了中国人。一种罪恶感缠绕着我的心,仿佛走进了一条死胡同,陷入了绝境......”

她在自传中感叹,为自己曾经的过错愧疚不已,这是她的良心,中国养育了她的良心,她也用弥补的方式,述说了自己的良心。

她的一生就像一根飘荡无依的草,前半生在中国被军国主义玩弄利用,回到日本后用一生弥补忏悔自己的过错,缠绕在“李香兰”和“山口淑子”的漩涡中,一生都活在对中国的愧疚与思念的阴影之下。

结语

2014年9月7日,94岁的李香兰在日本离世,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她战后支持和参与中日友好事业,为此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对她的逝世表示哀悼”。

她毫无疑问是时代背景造就的“政治牺牲品”,但她幡然醒悟后为中国做出的贡献,足以取得善良的中国人的谅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满洲   山口   上海滩   夜来香   秘闻   汉奸   日本   日军   歌星   死刑   无罪   中国   民国   中国人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