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意外的小知识,华表竟然是最早的意见箱


侵权必删

意外不意外,今天要讲的居然是这个。近来帮人做了一份党建方面的ppt,网上一搜模板,背景图片里好多都有这张图,于是起了好奇心,总想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功夫不负苦心人啊,搜了半天图片之后终于知道它叫华表。原型是这样滴:


这是天安门广场上的华表,又称作“望柱”。分别位于天安门前后,由汉白玉雕刻而成,每根华表由须弥座柱础、柱身和承露盘组成,通高为9.57米,其直径为98厘米,重约20吨,每对华表间距为96米。

天安门前面华表上的石犼,面向宫外,后面的那对华表上的石犼,面向宫内,故在古老的传说中,人们把宫前的石犼叫“望君归”,意为盼望皇帝外出游玩不要久久不归,应快回宫料理国事;面向宫内的石犼叫“望君出”,劝诫皇帝不要老待在宫内寻欢作乐,应常到宫外去了解百姓的苦难。可见华表不单纯是个装饰品,而是提醒古代帝王勤政为民的标志。

那么它又为什么被称作古代的意见箱呢?这就要从华表的起源讲起。

华表起源于尧舜时期的“诽谤之木”,说白了就是直达帝王的“意见箱”。

早在尧舜时代,就开始在各交通要道、十字路口、议事场所设置一些木头,木头上面要放一块横的板,这个样子有一点像中午的“午”,所以又称为午木。那横板上有时候要装饰一点图案,看上去像一朵花,古代“花”跟“华”两个字是相通的。所以演变到后来,就变成了华表。在华表的横板上面是可以写字的。据《淮南子》记载,这种柱子乃“舜立诽谤之木”“书其善恶于华表木也”。意思是,大家有什么批评建议,可以写在这些叫做华表的木柱上面。实际上它最早也是起监察作用的,与今天的意见箱、举报箱有些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华表   意见箱   淮南子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   尧舜   宫内   帝王   木头   意外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