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助就业扩容提质

全国政协委员、尚品宅配董事长李连柱

证券时报记者 李映泉

数字经济是近年来经济发展中的热门话题。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佛山市工商联主席、尚品宅配董事长李连柱的两份提案都与数字经济有关。

过去三年,因受新冠疫情等影响,我国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李连柱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扩容提质就业岗位,培育多元化多层次就业新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报告(2020)》统计,2019年,广东第三产业数字化转型创造了约1314万个就业岗位,但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数字化转型惯性较大,创造的就业岗位有限,三产就业岗位分布差异大。同时,数字经济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数字经济人才培育需较长时间,人才供给落后于产业发展。

围绕数字经济助力就业岗位扩容提质的一些问题,李连柱提出的核心建议是推进实施“共享员工”模式。“由政府制定统一版本的第三方协议合同范本,对借出方和借工方的社保缴纳、福利待遇等问题进行规范,确保在员工借出阶段,享受同等的待遇。建立健全共享员工平台,确保同类型的企业有效对接,引导企业和员工在共享平台上签订内容保密协议,明确泄密的违约责任。完善相关企业培训网站,促进同类型的企业员工沟通交流培训,引导员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推动员工成长与进步。”

同时,李连柱还建议促进重点人群多渠道就业,为重点就业群体提供就业信息、就业见习、就业帮扶、职业指导等服务;培养复合型数字经济人才,开发“数字通识课程”打造公共学习平台,构建跨领域、跨学科、跨平台的学科格局;保障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得违法限制劳动者在多平台就业,探索适合新就业形态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模式。

李连柱本次带来的另一项提案是发挥双跨平台优势,加快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双跨平台是工信部从全国遴选出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代表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最高水平。

李连柱注意到,这几年工业互联网的落地应用一直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包括企业缺乏数字化基础,难以找到合适的服务商,同时没有业务场景支持的工业互联网难以落地,此外人才也成为工业互联网落地难的痛点之一。

对此,李连柱建议发挥双跨平台“国家队”优势,加快打造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城市,为全国打模具树样板。对于这个“样板”,李连柱建议选择应用场景丰富的制造强市佛山。

李连柱认为,佛山作为大湾区工业重镇,数字经济发展活跃、智能制造转型领先、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是大湾区工业互联网与数字经济集聚融合发展的最佳沃土之一。

“佛山拥有10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市场,具备成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的有利条件。”李连柱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数字   经济   佛山   结构性   经济发展   场景   岗位   员工   建议   产业   工业   人才   全国   平台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