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澳连线|全国政协委员龚永德:让大湾区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桥梁”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国在经济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过去五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实在是了不起。”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毕马威中国前副主席龚永德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感到十分振奋。“报告中还提到,中央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我今年准备的提案也与大湾区的经济、民生密切相关。”

龚永德指出,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两个困难:一是获取海外信息的渠道不畅,信息匮乏;二是部分企业在投资前实施的尽职调查不够深入,缺乏开展境外尽职调查工作的人才。对此,他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总部。

“在大湾区有很多具备国际资格认可的专业人才和外语人才,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融资和收集海外信息方面也具有优势。”龚永德认为,可以充分利用大湾区在人才和信息流通上的优势,让大湾区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桥梁”,帮助企业少走弯路,降低企业海外投资风险。

同时,为更好地服务“走出去”企业,龚永德还建议在大湾区设立国际会计学院,培育国际会计人才。“我建议学院选址考虑广州南沙,因为南沙位于大湾区的核心地带,交通便捷,方便利用广州、香港、澳门丰富的高校资源和专业优势。”龚永德说。

2021年12月,财政部印发《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会计人才培养基地。龚永德介绍,我国目前有三所国家会计学院,分别坐落在北京、上海、厦门。他表示,上述建议可以填补大湾区在高端会计人才培训基地上的空缺,加快大湾区培育国际化人才的力度,为“走出去”企业服务。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连续10年位列全球前三。相信有了大湾区这座‘桥梁’,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会更快、更稳,也能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龚永德说。

【记者】吴彬彬 陈彧

【作者】 吴彬彬;陈彧

今日香港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中国企业   南沙   尽职   香港   广州   政协委员   北京   上海   桥梁   优势   海外   建议   会计   粤港澳   人才   全国   信息   企业   龚永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