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德辉~宁静致远大同法华寺探访记

听说大同有一座法华寺,四进院落,规模宏大,布局完整,塑像灵动丰润,壁画人物众多,色彩丰富艳丽,具有浓厚北方多民族融合与异域色彩相结合之特点。

又闻法华寺内有座白塔,始建于元末明初,形似宝瓶,独具一格,因塔内存有一部《法华经》而得名,这座印度式佛塔是大同现存唯一一座覆钵式琉璃喇嘛塔。

—— 题 记

美丽邂逅法华寺,缘于丁酉之年,季秋时节,我随吕梁考察团赴大同考察学习,在观赏大同古城墙时,惊喜地发现并实地探访了法华寺。

法华寺,又名宝塔寺、白塔寺,位于大同市平城区和阳街北侧,总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四进院布局,规模宏大,建构完整。据史料记载,法华寺始建于元末明初,是大同现存唯一一座覆钵式琉璃喇嘛塔,因塔内存有一部《法华经》而得名。法华寺早在清代时就已不复存在了,我们今所看到的法华寺是后来重建的建筑。2006年6月,法华塔被列入第五批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华寺属于庭院式佛教建筑,呈中轴线分布左右,自南向北主要建筑有山门、三士殿、大雄宝殿、法华塔、藏经楼等,整体院落可分为前院、二进院、三进院和后院四大部分。

走近寺院,但见山门向南,色彩华丽,雕工精美,此山门又叫琉璃山门。

跨过山门走进寺院,两侧是沧桑古朴的钟鼓楼,与华丽的山门形成鲜明的对比。正对山门是天王殿,门额上书“法华寺”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庄严肃穆。殿内供奉一尊弥勒佛像,四大天王分立于左右,与弥勒佛笑眯眯的样子相比,总感觉四大天王面部略显狰狞。

跨过掖门,二进院中间最大的是三士殿,左边为祖师殿,右边为迦蓝殿。所谓三士殿者,顾名思义就是供奉观音、普贤、文殊三位菩萨也。祖师殿主奉达摩祖师,迦蓝殿供奉波斯匿王,左侧是祇多太子,右侧是给孤独长者。

走进三进院,正中是大雄宝殿,紧挨大殿左右为垛殿,院内两侧为配殿。与大多数寺院一样,大雄宝殿是寺内核心建筑,规格最高,殿内供奉三身佛,分别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报身佛卢舍那佛、化身佛释迦牟尼佛。殿内壁画色彩艳丽,内容丰富,人物形象生动,不仅仅具有美学价值,还体现出我国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之深层含义。

值得一提的是,殿门两旁各摆放一个水缸,水者寓意为净心,缸中荷花寓意为七步生莲,莲花表示由烦恼至清净,它生于污泥,在水面绽放,寓意出污泥而不染,代表着功德与智慧,我们日常所见的圣人像大多坐于莲花之上。

后院是法华寺最大的院落。这里主建是大白塔、藏经楼。据清道光《大同县志》记载:此寺,“明时建,久废,砖塔存。”藏经楼顶部由琉璃瓦覆盖,四角飞起,气势威严。观赏殿内血经塔书,给人视觉冲击强烈。据说,这血经是由寺院住持万德法师刺破手指所书,历时3年时间,共计约48万字,实在令人敬佩。

万德法师,俗家姓何,1975年出生于山西祁县,1992年在太原崇善寺出家。在清凉山大显通寺藏经楼中,他看到了一幅写于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的巨幅《华严经》塔,为之震撼不已。受此启发,加之其一直喜欢书法丹青,于是就萌生了创作血经塔的想法。为写作血经塔,他参观了多处寺院古塔,尤其对应县木塔最为青睐,他所写的经塔多以其为蓝本设计。一切准备就绪后,他在法华寺掩关3年,每日刺破指血书写经书。为了保证血色之持久,且不易变黑,在三年时间里,他每日素食无盐。最终以小楷字体,书写了15部血经塔计48万余字。据说,有6部血经塔送给了五台山普寿寺、黛螺顶、赵县柏林禅寺、交城玄中寺、灵岩山寺、庐山东林寺等寺院收藏。其余作品均收藏于法华寺。今藏书楼内仅公开了《法华经》《楞严经》2幅血经塔。

探访法华寺,漫步古寺院,观赏品读间,感悟领悟中,我自认为法华寺最值得赏读的是:山门、白塔、大雄宝殿及楹联等。

山门,是一座恢弘大气、金碧辉煌的琉璃牌坊,寺院以牌坊取代了山门。此山门又叫“三门”,因其并列着三扇大门而得名。据导游介绍,“三门”象征着佛教中的“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这座琉璃牌坊,规制为三间四柱七楼式牌坊。

我们先来看牌楼上部,有绘有云龙等图案组成饰件,色泽艳丽,色彩浓重,五光十色,光彩夺目。顶部翼角翘起,斗拱层叠,高低错落,主次分明。

再看牌楼下部红墙并开三个拱形门洞,拱门是用白色的草白玉构成精美的雕花环饰,门额正面雕有卷草图额,底座刻莲花文饰。四柱式黄绿琉璃相间的云纹和绿柏图案。三门之上绿光额枋,额枋两侧为莲花,四楼中间穿插三座体积略大的“楼”,整座牌楼采用黄绿琉璃和草白玉构成,意在表现建筑的雍容华贵、富丽典雅,如此豪华大气的山门,在我游览的国内尚属罕见。

白塔,是一座宝瓶式佛塔,是大同群塔中唯一的一座覆钵式琉璃喇嘛塔,也是早期藏传佛教之珍贵遗存,距今已拥有700多年历史了。因塔通体呈白色,所以被老百姓俗称为白塔。远看白塔伫立于蓝天白云之下,使人顿觉塔顶之上浮云涌动,风云变幻。白塔为砖石结构,高约18米,黑白分明,亭亭玉立,屹立于蓝天白云下显得十分俊秀。

白塔由塔座、塔身、塔刹及3米多高的砖石砌筑的台阶组成,四周有花墙、围廊。台基西部有一砖券窑洞,洞门上雕有“小洞天”三个石刻字,窑洞里原塑佛像,南北两侧设有门洞,拾级而上可直登到塔台上。六边形塔台的另五面有砖雕的佛文,分别是“万方是庇”“宏扬佛化”“弥高弥坚”“不悲不来”“千载如新”。塔座为二层八角,边长1.7米,周长13.6米,两层分别为高0.8米和0.9米。塔座之上为二层束腰,各高0.45米。束腰之上为涂泥白色塔身。下细中粗,形似宝瓶。塔身的四方各开一拱式小窗。每个小窗上部两侧各建有一尊砖雕琉璃金刚,周围装饰以“云卷”。塔上部为黄、绿、紫三色圆形琉璃收檐,共有8层,色彩艳丽的琉璃在素白色塔身之山更显华丽夺目。塔刹似鲜桃色瓶盖,刹顶饰以相轮宝珠,塔身造型典雅,色调和谐优美。在巨大的琉璃刹座上饰以仰莲、宝珠等,显得十分俊俏雅致。遥想它当年白塔被周围密集的民房包围着,一定是卓尔不群的存在,是周边居民每天抬头仰望的标志。白塔是有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其占地较小、体形较高,平地突起、挺拔俊秀,最初是用于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称为“佛塔”。14世纪之后,白塔逐渐被世俗化。

古塔,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主要有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花塔、金刚宝座式塔、过街塔和塔门等类型,也是历史最悠久、保存数量最多,是汉民族所特有的佛塔建筑样式。这种塔体形高大、每层间距较大,一眼望去就象一座高层的楼阁。塔内一般都设有砖石或木制的楼梯,可以供人们拾级攀登,塔身的外观层数与塔内的楼层往往是一致的。在中国古塔中的数量和地位仅次于楼阁式塔,体形比较高大,这种塔是由楼阁式的木塔向砖石结构发展时演变而来的。它的第一层很高大,以上每层的层高却很小,各层的塔檐紧密重叠着,内部实际的楼层数却远远少于外表的塔檐层数,塔身的内部有的是实心的,有的只是空筒不能登临,只有少数设有楼梯。此外,还有是印度的覆钵式塔与中国古代传统的亭阁建筑相结合的一种古塔形式,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印度古老的传统佛塔形制,在中国很早就开始建造了,主要流行于元代以后。塔身部分是一个平面呈圆形的覆钵体,上面安置着高大的塔刹,下面有须弥座承托着。这种塔由于被西藏的藏传佛教使用较多,所以又被人们称作“喇嘛塔”。又因其形状酷似一个宝瓶,故被人们俗称“宝瓶式塔”。

大雄宝殿,也称正殿,是一座寺院之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之地。始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保大二年(1122)毁于兵火,又与金天眷三年(1140)原址重建。基本保持了辽代遗构模样。殿内一般供奉释迦牟尼,因释迦牟尼德号叫“大雄”,故称大雄宝殿。“大雄”是佛号的德号,大雄以佛具智慧,能破微细深悲称大雄。大者,蕴含万有也;雄者,摄服群魔也;宝者,乃三宝也,皆归大雄宝殿传持正法。佛法威力,雄镇大千也。因为释迦牟尼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所以佛教弟子尊称其为雄镇大雄。

法华寺大雄宝殿,总占地面积900平米,高22米,殿前丹墀宽广达400平米,可同时容纳1000人的佛事活动。大殿新建于2004年,经多次修缮,为三重檐歇山式殿堂。第一层檐正中的“白雀听经”,由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传印长老题写;“舌燦芬陀”,由上海著名书法家韩敏题写;“萧梁古刹”和最上层的“浙北第一丛林”,皆由河北沧州的著名书法家刘化一题写。“大雄宝殿”由中国佛教协会原副秘书长宗家顺题写。大殿内正面高悬“大雄宝殿”“护国佑民”“极乐庄严”“风调雨顺”“悲智愿行”五块大匾,大殿内背面高悬“诸佛印可”匾额。

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三身佛。中为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以 “苦、集、灭、道” 四圣谛宣讲世间、出世间之真理;以 “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指导佛家弟子修行,是教导众生解脱生死的老师,故又称人天教主、三界导师。右侧为东方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药师者,乃能治众生贪、瞋、痴之医师也,以琉璃为名,乃取琉璃之光明透彻以喻国土清净无染。左侧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阿弥陀”寓意无量光、无量寿。大雄宝殿正中还供奉了一盏琉璃金灯,可谓一盏汇聚了无数善信心愿的琉璃灯,闪耀着金色佛光,照彻了真身道场乃至十方世界,将大众之诚心上达十方三宝,以虔诚之心祈请佛菩萨加被,祝愿世界和平、国家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大殿两侧是五百罗汉墙。阿罗汉,为声闻四果之一,南传上座部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阿罗汉是音译,即能杀烦恼贼、不受生死永入涅槃、当受人天供养的大圣者。《四十二章经》载:“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五百罗汉,通常是指佛陀在世时常随教化的五百大比丘众或佛陀涅槃后,结集佛教经典的五百阿罗汉。殿内五百罗汉墙,左右面宽各22米,高7.5米,采用泥塑彩绘工艺,塑有新昌大佛寺、天台石梁瀑布、雁荡山合掌峰等浙江佛教胜境,人物形象生动,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大智文殊菩萨与大行普贤菩萨供奉于大殿后方东西两侧。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为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智慧的化身,象征着智德、正德,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手持如意象征智慧成就,坐骑狮子表示智能威猛。若人恭敬、礼拜、供养文殊菩萨,能长养智慧,渐悟心性。大行普贤愿王菩萨,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普”者,遍一切处义也;“贤”者,最妙善义也。菩萨具足无量大行、誓愿宏深,示现于一切诸佛刹土。普贤菩萨象征着理德、行德,所骑六牙白象以表威灵,象征愿行广大,注重实践精神。大佛后墙为大型海岛观音与善财童子53参群塑,群塑面宽18米,高13米,由大小127尊神态各异的佛菩萨泥塑彩绘组成,山峦起伏,海涛汹涌。观世音菩萨居于群塑正中,赤足立于鳌头之上,手持杨枝净水瓶,以甘露水滋润众生。娑竭罗龙女、善财童子分侍观世音菩萨左右。

走出大雄宝殿,回眼望去“庄严佛净土”匾额高挂大殿之上,彰显了佛门净土之庄严、清净,其下三块匾额有刘化一老师手书“说妙法藏”、“广施无畏”、“青莲法界”。这座巍峨的大雄宝殿,仿佛在诉说着法华寺之千年传奇。

法华寺楹联,以小见大,虚中有实,托物抒情,明志寄意,既点燃美化建筑的内外环境,又构建出无限的精神天地。譬如:

笑到几时方合口,坐来无日不开怀。(天王殿联 苏轼书)

这是一副弥勒佛的专用对联,与山东济南千佛寺弥勒佛旁的对联,内容相同。此联对弥勒佛的笑,提问弥勒佛笑到几时才不笑呢?

出家即归家,人人都有佛性。有我为无我,世世皆是因缘。(三大士殿联,耿彦波撰,海阳配溪书)

平等观诸法,其心无所染。慈光照十方,为众作归依。(大雄宝殿联 )

“慈光”即诸佛大慈之光明;“归依”同“皈依”,指佛教的入教仪式。表示对佛、法(教义)、僧三者归顺依附,故也称三皈依。此联是集大方广佛华严经中之句而成。

青莲现广舌,方知诸佛所言非虚妄;白雀聚苍弁,乃信此地自古是福邦。

山连天目,为求正法三乘齐修证;云起太湖,因有真身四众共朝参。

法雨润千秋,湖山长见菩提境;华光明万象,人物皆怀澄澈心。

春花秋月无非法印,塔影城露只是真如。(祖师殿联)

“法印”,判定佛法的标准。主要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盘寂静”。“真如”, 谓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与实相、法界等同义。

慧日高照虚空共朗,甘露长涵法界同春。(枷蓝殿联)

“慧日”,指普照一切的法慧﹑佛慧;或指释迦牟尼。“甘露”,佛教称如来的教法如降甘露雨水。此联联律有瑕疵,上联“日”“照”失替;上下联“日”“露”失对。

法雨天华归性海,静阅莲经参妙谛。松风塔影溯灵源,闲听鸟语悟禅机。(藏经楼联 水月禅人,即万德)

“法雨”, 喻佛法。佛法普度众生,如雨之润泽万物;“天华”即“天花”, 天界仙花。“性海”, 指真如之理性深广如海。“妙谛”, 精妙之真谛。“灵源”,指心灵。“禅机”, 禅宗和尚说法时,用言行或事物来暗示教义的诀窍。

探访法华寺,斑驳的古槐,记录着历史长河留下的点点滴滴;悠悠的白塔,在宁静中释放着博爱的力量;恢弘的水陆壁画,无声阐释着大千世界中不变的真谛……修缮一新的法华寺完整矗立,这座集大同文物之大成的寺院,让我在游览过程中再次洗涤心中的尘埃,憧憬更加美好的未来。

岁月写满了文字,文字丰满了岁月。初识法华寺,惊叹于覆钵式琉璃喇嘛塔之古朴气息;走近法华寺,折服于它延续文脉、蕴涵深厚的文化气息;伫立法华寺,感叹于它历久弥坚、沧桑厚重的历史气息;走出法华寺,回望斑驳的古槐,悠悠的古塔,仿佛在诉说着法华寺之前世今生,不禁令我触目感怀,也许人生追梦之路自古即今都是如此。

【本文参阅资料】《大同地区志》《大同县志》以及散见于网络中有关法华寺的一些图文资料,等等。

【作者简介】解德辉,1962年生,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人。网名“宁静致远”。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协会理事、汾州文化研究会会员、《萧乡文学社》作家、国际摄影协会会员、吕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武当山文化研究会顾问等。喜欢访古问道,感悟山水人文,秉承“在题材选择上挖掘历史厚度,在红色文化中寻找精神高度,在现实生活中探求艺术鲜活度”之“三个度”;坚持在行走大美吕梁中,传承历史人文。1989年以来,在《学习与研究》(中央)《光明日报》《中国乡镇论坛》《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前进》《山西工作》《山西农经》《政府法制》《山西法制报》《吕梁文学》《百年红印》(灵石)、《吕梁日报》《吕梁晚报》《文化晋中》《掌上吕梁》《吕梁发布》等报刊、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出版了《红色吕梁》《印象离石》2本书,被收藏于《吕梁市图书馆》《晋绥兵民博物馆》;《云梦风雅》一书(新华出版社)收录其撰写19篇文章。《吕梁市志》“艺文篇”,收录其撰写的《品读碛口古镇》一文。开办《行走大美吕梁》(个人)微信公众号,已发表320余篇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吕梁   白塔   释迦牟尼   佛教   大雄宝殿   殿内   宁静致远   山门   寺院   琉璃   菩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