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立即散步到底好不好?提醒:年过60岁,散步时要注意好这2点

“吃完饭就散步,小心胃下垂”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老王夫妻俩又因为饭后应该运动还是应该静坐吵了起来。

相信这样的争论肯定不是在老王一家发生,很多时候咱们身边就有人因为这个问题争的面红耳赤的,而且双方的理由,也很充分。

坚持饭后运动的人说,饭后运动,可以增加肠胃的蠕动,促进消化;而坚持饭后应该静坐的人说,饭后不能立即运动,最好是能静坐一会,否则容易出现胃下垂

乍一看,双方好像都有道理,那么饭后到底是运动好,还是静坐好呢?散步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饭后散步,好处在哪里?

大家认为饭后散步的好处有三点。

第一点,饭后走路可以减少脂肪堆积,避免肥胖。

在咱们摄入的食物转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后,会优先供给器官、组织等部位,剩余的葡萄糖会在肝脏中转变成糖原或者脂肪,在身体中储存起来。以便在能量摄入不足的时候,保证血糖的稳定性,保障各种身体活动的正常进行。

所以,而饭后运动,肌肉对葡萄糖的需求量变高了,葡萄糖消耗增加,储存出来的能量就少了,确实可以减少部分脂肪的堆积,避免肥胖。

第二点,有人认为饭后运动可以起到调控血糖的作用。

葡萄糖是咱们身体的能量的来源,葡萄糖多是从食物中摄取的。所以,吃完饭后,食物中的糖分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到血液中,就会引起血糖的升高。

有些高血糖,或者是糖尿病的患者,就是害怕自己的血糖忽高忽低的,对身体有伤害,所以就觉得饭后稍微运动一下,通过运动消耗血液中的糖分,让自己的血糖保持稳定,避免对身体的损伤

这一点好处,当然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很多医生也会建议糖尿病的患者,饭后稍微走一走,以保持血糖的平稳。但是血糖的调控不仅仅是把葡萄糖消耗掉,主要是靠机体把糖分转变成脂肪、蛋白质、糖原等物质储存起来。

所以,饭后运动只能从一定程度上调控血糖,真正想要控制血糖,还是要靠胰岛素。

第三点,有些人认为饭后运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

这个好处就有点不准确了,饭后运动确实可以促进胃部的蠕动,但是这个蠕动并不一定是运动的时候才有的,就算是吃完饭躺着不动,肠胃也会蠕动。而且,有的时候肠道蠕动“过了”,反而会有大问题!

通过上述描述咱们知道饭后运动的两个好处,避免肥胖和在一定程度上调控血糖;同时也知道了饭后运动和肠胃的蠕动有关系,但不一定是好的影响。

那饭后立即运动,坏处在哪里呢?

饭后立即运动,坏处在哪里?

首先就是前面咱们说的,肠胃过度“蠕动”的问题

在2020年的时候,有一位患儿因呕吐、剧烈腹痛而住院。检查后发现,这位患者出现小肠扭转错位,肠系膜也跟着出现了扭转,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肠道出现了坏死。最后没办法,为了避免感染,只能手术切除患者1.5米的小肠。

而之所以出现小肠扭转错位的原因就是,这个孩子经常在吃完饭之后,就开始跑、跳。

所以,肠胃本身的蠕动,就足以消化食物了,如果短时间内再剧烈运动,肠胃过度“蠕动”,就容易出问题了。

其次,就是胃下垂的问题了。

胃部的位置是由各种韧带固定的,但是咱们也知道,韧带是可以“拉长”的。

在饭后频繁地进行剧烈运动,就相当于频繁的牵拉韧带,久而久之会导致收缩无力,松弛。韧带松了,就相当于固定胃部的“绳子”松了,自然而然的会出现下垂的情况。

最后,饭后运动也可能会影响到供血。

咱们心脏每次跳动泵出的血液量虽然不固定,但是这些血液是按需分配的。比如说常规状态下,15%的血液会送到大脑;25%会被送到消化系统;20%送到肌肉;5%送到心脏,剩下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主要就是讲这几个器官的变化。

而这个血供肯定是可以自我调节的,比如说运动的时候,就会给肌肉更多的血液供应;消化的时候就会给消化系统更多的血液供应。

而在吃饭之后,消化系统开始加班工作,这个时候消化系统就需要更多的血供;如果这个时候,你还在运动,肌肉又需要更多的血供,而且运动过程中,皮肤出汗、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这些都需要额外的血供。

各个器官相互争抢,肠胃血供不足,就会导致胃痛、消化不良、溃疡等胃肠消化疾病。

所以,饭后立即运动确实存在一定的危害,尤其是那些本来就体质不好,或者是患有脑供血不足、心血管疾病的人,冠心病、高血压之类的,咱们饭后最好是不要立即运动,以免造成身体上的损伤。

人到了60,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就连散步这个小活动,也要考虑对身体的影响了,那么到了60岁之后,散步要注意什么呢?

60岁后,散步注意两点

这第一点就是散步时间的问题。

首先就是饭后最好不要立即运动,最好是静坐半小时后,咱们再去运动。这样一来既避免了肠道供血不足的情况,又避免胃下垂。

此外,很多人喜欢早上起来不吃早饭去散步,这其实也是一个不好的习惯,我建议咱们能喝点蜂蜜水再去锻炼。

因为经过一夜的休息,身体中的能量被“消耗殆尽”,这个时候血糖也比较低,走时间长了,可能会有低血糖的风险。

万一因为低血糖倒在路边,十分危险。

其次就是散步位置的问题。

很多人喜欢到人迹罕至的树林散步,但以后最好不要这样做了?为什么呢?

因为在夜晚的时候,没有光,植物会因为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尤其是树林深处,早上氧气浓度很低,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是不利的。

最后的总结

总的来说,饭后散步是一个好的习惯,但是咱们要记得,饭后不能立即散步,先静坐半个小时,让消化系统的正常供血,保障消化的正常进行。

半小时后,在通过散步来降低血糖,减少肥胖可能,其实也是可以的。

散步的两个注意事项,你知道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饭后   胃下垂   糖分   小肠   胃部   韧带   消化系统   肠道   葡萄糖   血糖   肠胃   肥胖   脂肪   好不好   血液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