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李燕:强化孕产妇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常规筛查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带来了《关于强化孕产妇抑郁症防治工作的建议》,她建议强化孕产妇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规筛查,加强社区医院产前、产后健康宣教,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协助疏导孕产妇情绪,强化对产后抑郁女性的社会支持

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每5个产妇中就有1个抑郁症,63%的女性曾患产后抑郁,20%的女性曾在怀孕期间患上抑郁症,孕产妇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但诊断率和治疗率较低。现代社会中,女性承担着事业和家庭的双重责任,关系下一代的健康,有必要通过孕产妇心理健康筛查、社会支持、网络平台干预等方式,做到抑郁症的及时发现、干预,将抑郁带来的伤害降至最低。

由此,李燕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议强化孕产妇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规筛查

2018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关于孕产妇抑郁,提出“将孕产期抑郁症筛查纳入常规孕检和产后访视流程中”。该文件高度重视孕产期抑郁症的筛查工作,但对筛查的频率、筛查起始时间等未作明确要求。建议相关部门继续细化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内容,进一步强化孕产妇抑郁症的常规筛查,与产检服务和产后家庭访视服务相结合,建立孕产妇心理健康档案,定期筛查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有轻中度抑郁情绪或存在抑郁危险的孕产妇实行早干预,定期监测和随访;对有重度抑郁情绪或可疑抑郁者采取措施、及早转诊、及早治疗。

(二)建议加强社区医院产前、产后健康宣教

充分发挥社区医院对孕产妇抑郁防治工作的宣教功能,首先通过培训,提升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对孕产妇抑郁的认知,有效识别临床症状,掌握心理健康筛查技术和心理咨询相关技术。在开展孕产期保健服务时,要鼓励落实多种途径的预防措施,如开展产前教育讲座、发放产前健康保健宣传手册、实施社区产前健康指导等,向孕妇和家属系统介绍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的基本知识,指导孕妇学会自我护理与自我保护,帮助孕妇克服对妊娠、分娩的恐惧感,减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在产前健康保健服务中,尤其是以社区为单位的产前保健,建议增设产前不良心理因素筛查,及时筛查出围产期抑郁高危人群,并由社区卫生保健服务机构提供针对性的咨询建议,尤其是对伴有不良孕产史、妊娠期合并症等的孕妇,建议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加强心理疏导。

(三)建议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协助疏导孕产妇情绪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应用快速发展和普及,QQ群、微信群、医院微信公众平台已成为妇幼保健工作者与孕产妇沟通的重要途径,临床人员通过这些平台对孕产妇进行随访和传递孕产期母婴健康信息,将对预防抑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建议相关部门牵头开发普及以智能手机为客户端的孕产妇抑郁网络干预平台,在保护孕产妇隐私的前提下,对有抑郁情绪、产后抑郁发生风险较高的孕产妇给予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和在线咨询,指导孕产妇在不同孕产阶段自主学习,并进行定期评估、持续监测、自动反馈给孕产妇和家属,帮助其做好自我情绪的管理。

(四)建议强化对产后抑郁女性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度低会大大增加孕产妇抑郁的风险。在妊娠期、产褥期的产妇往往与外界联系较少,其获得社会支持的主要渠道是家庭成员。因此,建议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时,提倡家属积极学习相关的围产期知识和新生儿护理技巧。另外,来自社会的支持也必不可少,建议加大社会支持,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更人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将孕产妇抑郁诊断与治疗费用纳入生育保险报销范围等。



来源:《金融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产前   产后   抑郁   全国人大代表   常规   情绪   建议   健康   平台   社区   李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