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区一家幼儿园的“垃圾分类十二时辰”

把垃圾分类纳入幼儿一日生活,在户外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设置专门区域展示“变废为宝”作品……日前,济南高新区园区建设服务中心联合高新区发展保障部、孙村街道办事处走进劝学里幼儿园,“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进校园宣讲活动与该园的绿色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垃圾分类,从生活点滴做起

在校园活动礼堂,高新区垃圾分类宣讲员以生活化场景切入,为小朋友们讲解垃圾四分类知识。“家里的卫生纸巾是可回收物,使用后被污染要放进‘其他垃圾桶’。”“小朋友玩具里的普通电池大部分是无汞的,属于其他垃圾,但纽扣电池一定是有害垃圾。”宣讲员娓娓道来,小朋友们听得认真。

活动中,工作人员给小朋友们分发画笔,大家一起以垃圾分类为主题进行创作,用画作装扮校园的“艺术走廊”。

“幼儿时期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从2022年4月开始,我们把垃圾分类作为一个PBL项目系统开展,让幼儿从一进园就接触垃圾分类,让垃圾分类融入孩子们每天的生活,从小培养孩子们爱护大自然的意识。”劝学里幼儿园园长代孝翠告诉记者。

早上,老师带着孩子们唱跳《垃圾分类小儿歌》。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喜欢玩“跳格子”游戏。与传统“跳格子”时扔沙包不同,孩子们唱的儿歌内容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垃圾分类。中午,幼儿吃饭有“光盘行动”,按照少量多次、不够再添的原则,避免餐桌浪费,每个教室都配有分类垃圾桶。放学后,孩子们在户外活动区流连忘返,身边都是废弃物装饰的“自然风”环境。晚上回到家,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垃圾分类的习惯会继续影响家庭每一位成员。

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扮靓校园

结合高新区倡导的垃圾分类进校园行动,劝学里幼儿园日常开展“收集东、收集西”主题活动。师生通过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将收集的废卡纸、旧报纸、塑料瓶、树枝树叶以及装修边角料做成精美艺术品,打造成“艺术走廊”,装扮校园。

教学楼入口处集中展示垃圾变身的艺术品,已经成了园区的艺术角,是家长心中的“网红打卡地”。“老师在带领孩子们创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孩子们描绘的图案、使用的颜色等表征来了解他们头脑中的所思所想,有效帮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代孝翠说。

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一片树叶、一根树枝也是珍宝。劝学里幼儿园的户外区域随处可见利用废旧物件改造成装饰品,相关创作活动吸引不少幼儿家长参与其中。在生态体系科教区域,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喂养信鸽、种植农作物,将动物粪便、蛋壳作为肥料,收集雨水灌溉作物,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引导他们从小养成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

今年6月份,该园还将举行环保大赛活动,带动幼儿家长共同做垃圾分类的宣传者、践行者,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培养垃圾分类理念要从娃娃抓起。接下来,我们将开展更多‘垃圾分类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为全民参与共建美好家园,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高新力量。”济南高新区园区建设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健 通讯员 李玉燕 李京尧 于京翔 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济南   高新区   幼儿园   垃圾   变废为宝   幼儿   家长   区域   老师   校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