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阳新“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修一条路,架一座桥,造一片景,惠一方百姓。近两年来,湖北省阳新县打好“建管养运”组合拳,铺就“四好农村路”示范路125.9里、打造全省美丽农村路182.2公里,拓宽改建村组公路214.6公里,治理“翻浆路”,打通“旅游路”,铺就“产业路”,构架“连心桥”,荣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

旅游路,带动乡村“加速跑”

3月6日,记者来到王英镇环湖四好路附坝段,路面宽阔平坦,干净整洁,青山碧水的仙岛湖尽收眼底。

“这‘舒心路’,带活仙岛湖旅游业,让撂荒地变果园、农房变客房、农特产品变礼品,我们好日子越过越甜呀。”家住附坝村的村民程爱英说。

“旅游路,带动乡村‘加速跑’。”王英镇仙岛湖旅游环线路通了,像一条舞动的丝带飘在山水间,串起高山村、泉丰村、隧洞村、新屋村、附坝等15个村 ,更串联起“天空之城”等19个旅游景点“黄金线”。同时,道路中间绘有白黄蓝三色彩线,与两旁安全护栏勾画出“五线谱”,好似聆听诗和远方“全景声”。



督导道路质量(照片拍摄:吴永风 罗余果)


“过去,乡村公路路幅狭窄、高低不平,会车太难。如今,7米宽的路面,过去的那些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阳新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余云名介绍,阳新县对16条旅游公路进行提质改造,安装波形钢护栏,实现路宅分离、路田分家。路肩种植紫薇花、桂花等花草绿篱,沿线增设乘车驿站等公共设施。

车在路中行,人在画中游。王曙、花果、汪家垅等17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变身“风景线”;仙岛湖、网湖湿地、地心大峡谷、神奇百洞峡、石田古驿、半壁山古战场遗址、七峰山生态园等热门旅游景点,带动沿线乡村步入致富“快车道”。

乡村路,铺就靓丽”风景线”

记者来到阳新八一大桥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一台台施工机械来回穿梭、几十名工人在路面上忙前忙后,到处都是热闹繁忙的建设场景。

据了解,阳新两年架通88座“连心桥”,构筑乡村路288.7公里,一条条通向百姓家门口的“三化”路,洋溢着百姓一张张恬淡的笑容。



小小憩候车凉亭(照片拍摄:吴永风罗余果)

大畈至南城“四好农村路”,全长12.8公里,不仅解决枫林镇大畈、刘冲、南城3村7000多村民的行路难,还增添了道路依势点缀的19处新颖微景,太阳能路灯,行道绿篱,花团锦簇,沿线等候客车的小憩凉亭、长椅等一应俱全。

“过去泥土路,现在柏油路,道路干净,穿双皮鞋一天都蹭不上灰,我们村民的生活更舒心。”家住刘冲村的村民刘志军说,两年前的“大南路”、凹凸不平、路幅狭窄、灰尘漫天,如今变成靓丽的柏油路,还栽植了桂花树,不知不觉间,这道路环境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春看满山桃花艳,夏赏荷花品李甜。秋采‘红美人’,冬摘‘红心柚’。”南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柯尊雄说,路与村相生,人与景相融,“四好农村路”带热了南城风景,带旺了南城人气。

“出门走好路 抬脚乘客车。”阳新农民乐享“四好农村路”硕果,全县199条“村村通”客运线路,356辆客运班车循环发车载客,行政村(社区)客班车通达率100%,打通乡村交通的“最后一公里”。

“乡村客班车四通八达,直达我家门口,从我这里的蔬果到县城农贸市场,只要20分钟,非常方便。”家住浮屠镇荻田村的村民邢宏旺说,农村客运班车开通,实实在在地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幸福感。

据阳新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陈绪胜介绍,全县有高速公路175公里,普通国省道451.2公里,农村公路4178.8公里,形成以高速、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支脉,村组道路为血管的交通网络,让村民圆了“雨天不踩泥,晴天不起灰,畅组通户、安全便捷”的梦想。

产业路,奏响乡村“振兴曲”

乡间小路变通途,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变化,更是梦的延伸。“当年黄泥路,如今3.9公里柏油路,路修好了,来花果采摘果蔬的游客也特别多了。”黄颡口镇花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三学说,“四好公路”较好地解决了制约全村发展的交通瓶颈,带动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在绿水蓝天间架起了乡村振兴的“桥梁”,奏响乡村“振兴曲”。



篱笆通组道路(照片拍摄:吴永风 罗余果)


“阡陌产业路,纵横通基地,让肥料、种子等直接拉到柑橘园,务工村民‘坐车’上下班,助力产业发展。“优享生态农业发展公司汪松柏带动刘冲村50户脱贫户发展富河橙500亩,让村民走上致富路。

“4.97公里四好公路的修通,不仅提升了同斗村村民的幸福指数,更是带动了特色产业发展,70亩香葱、50亩蔬菜大棚,150亩果园,165亩‘软黄金’养殖,让110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月薪3000元,村集体年收益33万元,由省级贫困村蝶变为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示范村。”白沙镇党委书记江书强说,五珠、金龙、吴东城等12村打通白陶“四好农村路”15.13公里,盘活了1万多亩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打开了发展集体经济突破口,找到了产业振兴“加速器”。

“路通了,干什么都方便了!”蔬菜种植大户陈新江带动24户脱贫户发展蔬菜500亩,促进村民增收。翠绿菠菜等有机蔬菜定点销售华师等12所大学;大蒜苗、美味芋头等与浙江金华订单,也从这里持续不断地销往黄石、南昌等全国各地。

随着全县288.7公里“产业路”铺就和交通网络结构的不断完善,水果、蔬菜、香米、莲藕、桑葚、葡萄等500个生态产业观光园,辐射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农村公路已成为推动全县特色产业发展的“强引擎”,“好行”带来“好吃”“好看”“好玩”,298个山村水乡敲开“致富门”,做好乡村振兴路,朝着共同富裕稳步前进,绘就新时代“富春山居图”。(程华新、陈绪栋、董文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阳新   阳新县   南城   乡村   农村   快车道   湖北   全县   村民   道路   公路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