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祖先,还是中日交流第一人?徐福身上藏着什么秘密?

秦朝虽然来的快去的也快,但是无论从成就还是历史地位来讲,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说起秦朝历史,肯定绕不过徐福这个人,太多的民间传说和野史,把他渲染得极其神秘。那么徐福到底做了什么事情?真的是日本人的祖先吗?

徐福其人真实吗?

我们把司马迁的《史记》搬出来查找,发现多个章节都出现了徐福这个人,并且以司马迁老先生惜字如金的性格,可以说对这个人非常重视,恨不得单独列传。

《始皇本纪》中详细描述了徐福“三顾秦始皇”,第一次见到了吹牛东方有三座神山,分别叫做蓬莱、方丈、瀛洲,上面有神仙。秦始皇一听,你不是江湖骗子吧?把他打发走了。第二次也就是次年,徐福再次来见秦始皇,说他已经亲自到过神山,上面有长生不老药。

这下秦始皇总该答应了吧?其实秦始皇并不傻,非常轻视这种江湖伎俩,不过出于好奇,还是答应了徐福的出海计划。于是徐福来到河北,招募三千男女,建造远航大船。

第三次两人见面就很耐人寻味了,徐福连续出海多次,几年时间也没结果,花了很多钱。秦始皇可能隐约觉得大限将至,也着急了起来,东巡会稽时召见了徐福,问为啥进度这么慢。徐福推脱海上有大鱼作怪,需要强劲的弓弩才能通过,于是秦始皇派人满足条件,徐福一去不复返。

太史公既然如此说,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徐福确有其人,并且真的善于航海。大致的方向我们也可以推断出,从东部沿海出发,前往的应该是日本。不过神仙肯定是没有,不然徐福也不会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出现“止王不来”的记载。

因为“止王”是自己称王的意思,“不来”意味着不回去见秦始皇了。找到长生不老药,要么自己服用成仙,要么带回去给秦始皇吃,自己成就功名。徐福既不回去,也没淡泊名利,看来多半是骗了秦始皇。

那么徐福到底哪来的能耐忽悠住秦始皇这种认领呢?咱们看看他的家世。

关系硬,背景深

秦朝以及再往前的周朝,所有发生的政治大事都离不开一个人物:鬼谷子。当时的政客大家只要自报家门,一定会和鬼谷子扯上关系,比如搅弄列国风云的苏秦、杨仪,军事理论开创者孙膑,就连秦始皇的开国重臣吕不韦、王翦都是鬼谷子门徒。

众多历史学家都认为徐福是鬼谷子的关门弟子,咱们姑且不谈鬼谷子寿命为啥这么长,单论人物关系,是不是发现徐福真的硬核?师哥们在秦国军政大权在握,,自己见皇帝还不简单?

其次我们再来看徐福的家世,经过考据他出生在如今江苏连云港的富贵之家。当时的官吏可不是谁都能当的,科考制度要在一千多年后出现,所以只有世家子弟才能出人头地。

我们再往前推,徐福的宗族源于周朝徐国,少昊的后人。这层关系就厉害了,因为他的的姓是嬴,和秦始皇同宗,只不过氏是徐而已。有人会问赵国也是嬴姓,不也和秦始皇打的不可开交?那是因为国家和氏族关系不大,整个春秋战国都是一群宗亲在打来打去,互相都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可是君臣关系就不一样了,徐福在宗亲这方面很有优势,结合鬼谷子门人,想要见秦始皇还是比较容易的。

于是招人、建船、出海一气呵成,秦始皇成了千古第一个冤大头,成就了徐福的独特历史地位。那么徐福到的地方是日本吗?称王后他都做了什么?

国内争议和日本言论

我们不妨做个推论,徐福在觐见秦始皇时,一定是根据家乡传闻以及自己的航海经验,得出了东方海外有陆地的结论。

徐福出生地是连云港,这是当时江南地区少数的港口,再往南不是滩涂就是浅水湾,再远点就出国了,南越赵佗一定听说过吧?北方重视农耕,港口并不发达,并且根据秦长城的位置来看,那边也不太平。那么徐福作为少数拥有航海经验和航海条件的秦朝人物,有实力证明自己所言非虚。

除此之外,徐福一定到过日本,并和当地土人战斗过,因为要求秦始皇支援建造的弩箭肯定不是打鱼用的。

历史上对徐福的争议存在于《汉书》和《三国志》中,这两本经典史书都提出徐福的航海路线更偏向于东南方向。这意味着徐福很有可能去的地方是台湾,而不是日本。当代学者们虽然都偏向于日本方向说,但是也有人持不同观点,咱们不做过多讨论。

元朝就有好奇人士前往日本做调研,写出了著名的《甬东山水古迹记》,其中内容记录了东海附近关于徐福的痕迹。虽然参考价值极大,但是词句引经据典,不容易被大家理解。

不过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日本的文化断层。在秦汉之前,日本处于“横纹文化”时期,并且这个时期据说持续了6000多年。这个文化的特点就是“野性”,说白了一群蛮族打打杀杀,农耕都没有。好奇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段历史,由于太过无聊,这里就不多浪费笔墨。

可是自从秦汉时代开始,日本突然有了政府、农耕、教育,甚至军队都像模像样的建立起来!如果不是外星文明降临,那么一定是有什么人充当了老师的角色。这个老师想要教育这帮野男人,一定还要拥有强劲的军队,毕竟没实力凭什么让他们乖乖坐下来听课?

那么日本方面承认这点吗?很遗憾,无论从典籍还是其历史记载,我们都难以发现徐福的蛛丝马迹。可能日本人也不能承认文化源自中国,否则要低人一头了。

另一种推断

疑点重重的是,公元607年日本派了小野出使中国,当时的中国正值隋末唐初,隋炀帝代表中国派出使臣回访日本。这个使臣在九州地区见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那里地方不大,但是名字却叫“大秦国”!

一般人的认知下,能够对得上名号的只有徐福了,可是真的只有这一种可能吗?其实并不见得!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文明突飞猛进,伴随而来的是延续数百年的战争。此时的战争有个特点,就是讲究大规模集团对冲。如果说楚汉争霸、三国对峙搞这一套还算靠谱,毕竟凝聚几个州的力量还是可以凑几万军队的,但是春秋战国就不得了了!

当时的一个国家可能只有如今一个省或者一个市大小,外加当时的人口生产力,万人军队几乎就是“男当战女当运”!在那种情况下,大批文人逃亡海外不是没有可能!

这也是日本文化起源的根本,或许不止是日本。比如日本、韩国、越南等国都能见到中国文化的影子,我们俗称“文化辐射圈”,他们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漫长的影响才到了今天的地步。

也许在战乱的年代,许多想躲避战争的中国人度过大海,一部分达到东南亚,一部分策东渡日本、韩国,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在这些土地上。

我相信徐福确有其人,并且也到过日本,带去了一定的文化技术。不过日本的诞生应该和他无关,毕竟秦朝的法家治国思想没有在日本人身上得到体现,更偏向于唐朝的儒学思想和重视军事。

不管怎样,徐福的航海事业都值得我们敬仰,在2000多年前的时候,他带领船队东渡,这样的伟大壮举足以记载史册!

作者:旧时梦话 校稿:川川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我在头条科普##头条创作挑战赛##所见所得,都很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鬼谷子   秦国   史记   秦朝   农耕   日本人   日本   祖先   中国   中日   身上   秘密   关系   地方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