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老蒋败逃时,因飞机超重抛下的十块石头,如今已成镇国之宝

1948年,国民党在大陆接连战败让蒋介石开启了他前往台湾的计划。在他本人到达台湾之前蒋介石就命人将许多珍贵的文物以及黄金外汇都运往台湾,来为以后“反攻大陆”做准备。

在当年的十二月二日,一大批从北京故宫博物院运送出来的文物正在紧张地运往飞机,其中有十个造型奇特的大石头引起了押运官兵的注意。

这十个石头形状像鼓而且重量极沉,官兵们费了不小的力气才将这十块大石头运上飞机。可是飞机准备启动的时候发现因为货物太多已经超重,押运的士兵经过简单的筛选,最终将那十个奇重无比的石鼓扔了下去。

十个石鼓刚刚扔下,飞机就顺利起飞。到了台湾以后,负责清点文物的人清点一顿发现最为重要的陈仓石鼓留在了大陆。不免失落地说道:“你们将最为重要的一件文物当做破烂扔在了大陆啊!”

这十个石鼓到底为何如此重要呢?我们先来说一下这十面陈仓石鼓忐忑的一生吧。

放羊途中的意外发现

陈仓石鼓诞生在秦朝,后来在战火中遗失。它一直在地下隐藏了几百年,等到唐朝时期,一位放羊人在放羊时发现了山间有十个造型奇特的石头。

老人便走过去查看,看到这十个石头中花纹十分明显且上面还雕刻着文字。因为体积巨大老人便没有将它取出,而是在放羊回来以后,与村民交谈时说出了石鼓的信息。

村里有一位读书人,听到后发觉这可能是一个前朝留下的古董。便在第二天与老人一起过去查看。

当读书人看到石鼓以后,他自己观察,发现上面雕刻的确实是一些文字,不过因为年代久远无法分辨是哪个朝代的文字。因为这十件文物是在陈仓山上发现的,所以人们就将这石鼓称为“陈仓石鼓”。

很快“陈仓山上发现了奇异石鼓”的事情在周围传开,很多当地有名的读书人都不辞辛劳地前往陈仓山想要看一下石鼓的样子。有一些人还拿着笔墨将石鼓上的文字拓印下来,准备与更多的读书人进行分享。

在一百年以后,原先的贞观之治早已经不复存在,唐朝也迎来了“安史之乱”。当唐肃宗逃亡来到陕西境内时,他听说了陈仓石鼓的事情,十分好奇,便派人将石鼓运送到他居住的雍城。

不过,唐肃宗此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弄清石鼓的真相,仅仅是将是把石鼓当做自己与大臣聚会时用来消遣的玩具罢了。

唐肃宗刚刚把石鼓搬到雍城没几个月,反抗他的军队很快就达到了雍城,于是唐肃宗就和文武百官再次开始了逃亡之路。因为逃亡的原则是能快则快,所以唐肃宗并没有将石鼓带上,而是将他埋在山里,对外宣称石鼓已经被他毁掉。

战火中的漂泊

当地的百姓听说石鼓被毁以后十分痛心,不过在唐宪宗上位以后,安史之乱也得到了平定,所以他就命令韩愈前往陕西寻回石鼓。

经过韩愈的努力终于在一片山间中发现了十面埋藏数年的石鼓,韩愈作为一位饱读诗书的名人,看到石鼓自然知道这件东西十分重要,他便上奏唐宪宗希望能够将石鼓送回长安妥善保管。可是,韩愈的奏疏上了几个月,依旧没有得到长安方面的回信。

直到八年以后,当地的一位官员郑余庆看到韩愈的奏疏以后也接着上了一封奏疏希望妥善保管陈仓石鼓。这一次很快得到了回应,陈仓石鼓也被安排在当地孔庙进行保管。

可是接连的战乱和不注意保护,使得石鼓的文字已经被抹去大半,而且十面石鼓现在丢失了一面。

石鼓的忐忑命运并没有结束,在陈仓石鼓安稳几年后,它所在的孔庙就发生火灾,而石鼓在混乱中也被贼人偷去,再一次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到了宋朝,作为诗词皇帝的宋仁宗看到了有关石鼓的记载,便在天下发布诏书。表示任何人找到十面陈仓石鼓,将会被朝廷委以重任和封赏。

宋仁宗的话在但是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其中就有在凤翔任职的司马池。凤翔这个地方是已知石鼓最后消失的地方。而司马池这个人或许大家并不熟悉,但是他的儿子一定听说过,他就是司马光。

经过司马池的不断努力,终于在凤翔境内找到了九面陈仓石鼓,可是在唐朝丢失的那一面说什么也找不到了。于是司马池便让当地工匠按照其他石鼓的样式造了一个赝品,企图蒙混过关。

可是当石鼓和司马池一起来到宋仁宗面前时,他粗糙的作假手法很快就被宋仁宗识破。而司马池也因为糊弄宋仁宗获罪。

石鼓最终全部凑齐

虽然找到了九面石鼓,但是最后一面石鼓无论宋仁宗如何找都没有找到。但是在1052年,一位专门研究金石的收藏家向传师在书中发现了一份与陈仓石鼓十分相似的拓本。经过了解,向传师在一户屠夫家中发现。

此时石鼓已经遭到了破坏,石鼓上的文字也已经被屠夫天天磨刀全部磨的干净。但是经过一些细节的比对,向传师最终认定这就是丢失许久的陈仓石鼓最后一面。

消失两百年,石鼓终于全部凑齐。后来,这十面石鼓又遭到了丢失,最终在清朝被留在北京故宫中。日军侵华以后,石鼓又跟随故宫博物院四处迁移,始终没有安定下来。到了国民党败退期间,因为十面石鼓重达十吨,所以就被不识货的国民党士兵留在大陆。

小结:

陈仓石鼓,见证了中国封建社会从无到有地诞生。它在封建社会中历尽磨难,虽然被人重视,但仅仅是用来当做粉饰太平的物件罢了。

可是在新中国中,作为镇国文物的陈仓石鼓无数文物专家耗尽心血,才将鼓上的文字破解清楚,让那段灿烂的文明最终通过文字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凤翔   大石头   奏疏   司马   石鼓   台湾   读书人   文物   石头   飞机   文字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