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光荣是怎样变成“孙海英”的?

【迈道原创】 今日奇葩

作者:二两牛一爷

迈道·珠批

22年前,《激情燃烧的岁月》在电视台播放。首播并没有太多人关注。但是恰巧被我们所在的媒体发现了它的精彩和多重可视性,于是进行了连续的大篇幅报道,引领出话题热度,再播时,《激情燃烧的岁月》已经成为爆款了。剧组人员还特别传达了感谢。

这部剧最大的亮点是塑造了一个赤胆忠心又个性十足的军人石光荣,因为可信,而让观众产生了可敬和可爱的情绪。而把这一人物演活了的,就是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孙海英。

从那时爆红的孙海英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可惜,后来演的角色再没有石光荣那样的成功。换句话说,也可能他演石光荣代入感太强,也可能,这个人物的特性就和他本人的特性相吻合。

之后孙海英其实是一个争议人物,甚至被诟病的时候更多一些。最近又因为对马斯克的人工智能发表“谬言拙见”而被很多人批评为保守、偏见、不可理喻。

一个人、一件事物的发展变化不会旱地拔葱,都是有轨迹可循的,是和社会环境、个人性格脱不开关系的。魏征死时,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身边的牛叉、奇葩和渣”说:在灵魂的江湖中,照见自己。

所以让我们试着推演一下演员孙海英是怎么从石光荣开始,演变成今天的形象的。

孙海英在美国“捡垃圾”被群嘲的事情已经发酵好几天了。当时刷到这条视频时就怀疑,不至于吧,孙海英不可能混到这份儿上。果然,又是一个“反转片”,很快,当事人站出来还原真相:“孙老师”是在助人为乐。

我是相信后者的。原因很简单,依照我们对孙海英的印象,这是个热心,耿直,坚韧,自信的男人。出于对他饰演的诸多角色的喜爱,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非常看好他的人品。其实,“捡垃圾”事件本身也再次印证了孙海英的为人。

简短回顾一下。

当事人“曲线赴美”,经历重重可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终于举家如愿以偿。就在初来乍到,人地两生,万事开头难的时候,“孙老师”连续三天驱车登门指点迷津,排忧解难。最令当事人感慨的是,“孙老师”亲力亲为,在当事人闭门外出的情况下,径自操刀除草,汗流浃背,毫无大明星的架子。至于躬身探入垃圾桶,手把手指导当事人分类垃圾,开源节流、变废为宝的细节,对于一个曾经红得发紫的大明星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遇到这样的同胞,这样的邻居,这样的朋友,搁谁都会感动的一塌糊涂。尤其,正值三月初,国人又在回顾祭奠“雷锋叔叔”的时候。

明明是一个古道热肠感人至深的好人好事,放在孙海英身上怎么就被一锤再锤,一骂再骂呢?

有人说是人设,被他自毁了的人设。人所共识的是,祸从口出,孙海英毁在自己的大嘴巴上,得罪太多不该得罪的人。

可孙海英究竟说了些什么?追溯了一下,大约是几件事。

一是对国内电影艺术的评价。二是对电影人的看法。三是个人信仰的表达。

我们直接进入故事的“高潮段”。

2010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经历了诸多的华彩篇章,开始显现亢奋后疲乏。圈子里的精英们似乎对表现现实的、平民的生活失去兴趣,大导演们纷纷接连出手干“大片”。

踌躇满志的陈凯歌,已为国师的张艺谋,号称瞄准奥斯卡奋力出击。精致的《无极》,豪横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先后隆重上映,却引起来观众的一片骂声。

孙海英是反对搞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的。他曾经在私下多次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2010年5月5日,孙海英在参加某新闻发布会时,怒批:“某些导演们,不再关注老百姓的生活,而是将目光放在拍大片和烂片上!没有人愿意面对真实的生活,只用一些虚构的历史来表达自己的虚荣心,展示自己的雕虫小技。”

情绪激动下,他点名批评冯小刚为了票房的极度娱乐化:“现在的文艺电影让这些人挤兑的都没有活路了,一个个都在那里装文化,披着文化的外衣施行自己娱乐化的目的。人人都说冯小刚好,对,他确实很好,他是拍娱乐电影好,目的是为了挣钱,文化层面的东西一点没有!天天‘装洋葱’,有什么可装的?等他到80岁的时候回头看,可能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拍出什么有文化的电影!”

孙海英的言辞非常犀利,毫不留情面,何止是骂冯小刚,更是骂了整个电影圈。面对圈内的辩白,朋友的规劝,孙海英偏偏不信邪,化身“孙大嘴”,越战越勇不惜与各大名人唇枪舌战。

他炮轰了同志之间的恋情,顺便将著名导演李安数落了一遍。直言不承认李安是艺术家,而且从来不看他拍的电影。

他还“骂了”风头正健的女星范某冰的“马震戏”。他说,“马上不太合适,这个不能乱搬,马也不是床,床也不是马,这个事不合理”。

他连在洛杉矶留下荣耀手印的黄晓明也炮轰不误:“自欺欺人,演员应该拿作品说话”。

他和冯小刚更是大战三个回合。

严格说来,孙海英的本意是善意的,他的这些话放在十多年后的今天看,很多批评也是不无道理。包括他怼过的导演们,后来对自己的电影无论是主题还是形式都有相当清晰的矫正。

更有甚者,当年不可一世的冯小刚,天下无两的范某冰貌似也都走到了事业的尽头甚至是反面。

但是,一腔热血仗义执言的孙海英为何并未蒸蒸日上再现辉煌,反而江河日下销声匿迹终于也混成了“路人甲”?

答案是三个字:戏过了。或曰“入戏太深”。

“石光荣”是孙海英的爆红之作。而石光荣是什么人?度娘里有一段影评非常到位——

石光荣,一位铁骨铮铮的中国军人。出生贫寒,受益于人,为了活命,参军入伍。他的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拼命精神、感恩精神和执著精神,为人坦荡、忠诚、正派而刚直不阿。面对敌人,英勇顽强;面对同志,忠心赤胆;面对亲人,满腔柔情。他所体现出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能让人对中国军人产生一种深刻的认识和敬畏。

OK!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石光荣”。喜欢这部剧的人,无不喜欢石光荣。当年,这部充满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电视剧,风靡了整个中国。后来的十几年,甚至是时至今日,《激情燃烧的岁月》都是一座难以超越的巅峰之作。

而石光荣的成功正是缘于扮演者孙海英的“入戏太深”。“深”到什么程度?孙海英直接把女主角的扮演者吕丽萍娶回家了。

有人说是孙海英个人的经历与性格和石光荣高度契合,才有了这个角色的光芒。我倒觉得这个光芒更多来自孙海英对这类人物的精神世界,包括生命价值的深度认同感。

孙海英出神入化的成功演绎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这在当时满屏皆是宫廷戏、偶像剧,商业化娱乐化贺岁片当道的时代绝对是石破天惊的现象级事件。同时,对于孙海英本人,这个角色给他带来巅峰式的荣誉与“舍我其谁”的自信。

应该说成也“石光荣”,败也石光荣。孙海英与观众对石光荣的认同让他沉浸其中不愿自拔,以致开始在现实中“对位生活”。

看看石光荣的品质和性格,后来的孙海英简直就是“如出一辙”。

比如他对演戏的拼命,对观众的感恩,对道理的执著;他给人更强烈的印象是坦荡、忠诚、正派和刚直不阿。尤其是,他面对亲人家人,可谓专心致志满腔柔情。他把吕丽萍的儿子视如己出,亲爹张丰毅不愿出面,孙海英则义无反顾为孩子主持婚礼。

他似乎是在延续石光荣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以一己之力让现实中中国军人能够继续赢得广泛的认同与深刻的敬畏。他是不是有时候会产生一点幻觉:我就是石光荣,我的所思所想所言所为就是正确的,正义的,正当的?

当然,这都是我个人的推断和猜想。

不幸的是,孙海英自信而神圣的沉浸的确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起初是麻烦,现在已经成为伤害。非常可惜的是,从孙海英对“捡垃圾”事件的回馈可以看出,对所有的这一切,他都照单全收,无怨无悔。他说“要你们管,我过得很好,不后悔。”

他真的不后悔吗?不一定。作为一个视戏如命,大器晚成几乎就是如日中天的实力派明星,远离圈子,落寞寡居是他初衷吗?不一定。至少,热爱他的观众大都希望看到他更多传世的角色。

是石光荣把孙海英带偏了吗?还真不是。除了正直,石光荣还有实事求是,勇于修正自己错误的优秀品质。不然怎么解释他的屡立战功和广受拥戴的事实呢?

假如,孙海英能够实事求是、换位思考影视圈的种种现象,与时俱进、开放思维建设性地给出意见和建议,那情况一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比如,中国的电影要不要走向世界,要不要尝试大片,冲击国际是市场?“贺岁片”之类的商业化题材与操作对于日渐萧条的电影市场是不是一种积极而又可行的探索?看似无聊荒诞的娱乐主题是不是隐含了对现实的讽刺与批判?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是不是应该多一些对多元文化生活方式的包容与解析?等等。

显然,孙海英的思考是比较个体的,片面的,感性的。而他的表达却是激烈的,率直的。后果可想而知。

更不幸的是,受到抵制和批判的孙海英又将这种率直演绎到极致,成了固执。他和夫人吕丽萍“抱团取暖”,在异国他乡“入乡随俗”似地以更加激烈偏颇的言辞为自己辩驳。

人们说这已经是“为老不尊”,“倚老卖老”了。的确,作为老艺术家,作为充分享受了中国改革开放红利的文化人,有些言行已经彻底背离了他们曾经爆红的角色,突破了他们曾经引以为荣的三观底线。

这些强烈的反差,加之美丽国对中国崛起的全方位全流域的绞杀、对抗,让活在美丽国,呼吸甜美空气,住在大house,开着百万级大卡的孙海英夫妇的形象更加尴尬。

这时候,人们常常会想起那个一腔热血的石光荣,想起那个愤世嫉俗的孙海英,想起他关于“美国好莱坞电影是神话,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而中国电影就是人话,人话包括假话、大话、空话、疯话、谎话,想使假话变成真话,分明就是自欺欺人。”的种种逆天言行。

不可思议的是,日前,在孙海英的动态中,强烈反对人类研究和制造人工智能,认为人类是上帝创造的,智慧和意识也是来自于上帝,而人类研究人工智能,就是想跟上帝平起平坐,想做造物主是不对的,是在挑衅上帝的权威。

你能相信这是那个石光荣吗?不过在美丽国生活了几年,孙海英几十年的信念与追求就彻底颠覆了。

这让人感到后背发凉:美丽国文化的同化能力。

另一个与新近发生美丽国相关的事情也令人“毛骨悚然”。

上海的一位刘姓大爷早年偷渡至美国,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留在国内,执着于“美国梦”。但到了美国以后,却发现连温饱都无法解决,只能流落街头,颠沛流离了整整32年。

直至美国上海同乡会的“爱心人士”,发现了睡在大街上的刘大爷,出于同情和怜悯,凑钱帮着刘大爷回国和妻女相认。被妻女拒绝相认的要求后,开始与妻女争夺价值百万的房产。

最奇葩的是,音讯全无32年,刘大爷此次回来相认“是为了照顾身体不好的妻子”。而远在大洋彼岸的“爱心人士”竟帮着他咨询律师,为他出谋划策,想方设法地为刘大爷谋求一份保障。

呵呵,美国人的普世文化的能量有多强大,孙海英的变化也就不难理解了。

还有一个与美丽国相关的现象值得一提。

近日,网友上传视频,北京和上海部分签证中心队伍超长。尤其是美国驻华大使馆等地,申请者排出的长队已经跨越马路。而在部分地区的美国签证中心,面签预约已经排到了7月底。

美国驻华大使馆签证中心官网显示,选择上海签证办理点,美国的B1商务签证和B2旅游签证面试预约申请已经排到七月。在上海、广州这两处的美国签证办理点,截至7月31日都显示没有空余名额,八月九月暂时不能预约。

另一个数据是,美国国务院近日公布了2022年的签证情况,从签证总数来看,各国赴美签证都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是中国赴美签证的数据“惨不忍睹”。

北京大使馆+上海、广州、沈阳总领事馆批准的非移民签证总共才12万出头,而疫情前的2019年批准非移民签证总数高达121万,也就是说,2022年批准的12万+非移民签证,仅为2019年的10%!

想起王朔的一本书,书名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END


迈道传媒荣誉出品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冒犯,即刻删除


值班编辑:财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妻女   美国   上海   中国   当事人   签证   观众   角色   美丽   电影   石光荣   孙海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