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科普」论清代盐引制度

盐引起源于宋代,是历代政府发给商人用于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通过盐引制度,政府严格控制了食盐的生产,运输和销售。

在清代,盐引的地位更加重要,是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盐引具有多重性质和功能,清代通过制定盐法加强对盐务的管理,但在盐业管理中存在管理效率较低,腐败现象严重的情形。

目前《食盐专营办法》已经出台,清朝盐引制度对我国盐业行政管理体制度的进一步的完善,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盐引的界定

对于盐引的界定,目前主要有世产说、契约说等观点,张世民教授在《清代盐务法律问题研究》一文中,分析了以上几种说法,进行了一一的批判。

其实盐引作为封建社会食盐的运销凭证,其性质不应当是单一的,我认为,盐引具有多重性质和功能,且不同时期,不同制度下的盐引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功能。本文从行政法的角度讨论清代盐引的性质,对于清代以前的则不在此赘述。

我们无法要求盐引与现代的概念相一致,也不能做单一的界定,只能考虑其相似因素,尽可能的探究盐引所具有的性质。

行政许可就是政府的同意。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依法审查后准许其从事特定的活动。无疑,盐引确实具有行政许可的部分性质,无论是盐引,还是票盐制中的盐票,都代表了政府对于盐商贩盐的同意,食盐的运销就属于特定活动,只有经政府同意,领取盐引,才可贩盐。

综上所述,我认为“盐引”具有附期限的行政许可的性质。

二、清代盐引制度简介

在封建社会里,食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生产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生产出来的。

另外,食盐需求弹性小,却又必不可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食盐很早成为商品并在封建社会中占据着主要商品的地位。

国家想要攫取社会财富,增加财政收入,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干预垄断盐业,控制灶户与盐商,借此来征收食盐的生产税和消费税,来达到向天下所有食盐之户征收盐税的目的。

三、清代盐引制度的不足

(一)制度僵化,改革不彻底

清代沿袭旧制,就连食盐行销区域的划分也基本沿袭明代,由于清代地势,缉私等原因,旧的行销区域的划分早已不合时宜,食盐运输里程远,盐价昂贵,但又不许就近销盐,行销体制僵化,造成了很多负担。

虽然清统治者知道盐销区的划分不合理,但为了维护纲盐制,保证税课,并没有进行改变。

其次,针对盐法的种种弊端,清政府也在不断探索,进行变革,这种打补丁式的改革也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

只要敛财第一,高价卖盐的根本制度不变,结果仍是不好的。

(二)盐务管理效率较低

清代设有盐政衙门,其中大大小小的盐官设置了很多,不光如此,地方官府也有权管理盐业。

盐务管理系统庞杂,以致很多职位形同虚设,造成了浪费,其次,管理人员职责划分不明确,出现了很多工作重叠交叉的情况,容易发生互相推脱的情况。

反观我国当前,国家对食盐实行专营管理,我国2017年修订的《食盐专营办法》对此作出了规定,明确了食盐专营工作的管理部门。

具体规定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食盐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督管理。我国食盐实行定点生产,定点批发制度,由盐业主管部门审批确定可以从事食盐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并为这些企业颁发相关证书,向社会公布企业名单,还要向国务院盐业主管部门备案。”

其次,盐业主管部门还负有监督检查的职责,它与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共同对盐业进行监督管理。与清代相比,我国当前的盐务管理相对精简,职责划分也较为明确,《食盐专营办法》中对于法律责任也有了具体的规定。

其实不光是在盐业管理方面,在很多其他事物的管理以及企业内部管理方面我们也要吸取教训,划清职责,提高管理效率。

四、清代盐业制度的启示

第一,应及时完善涉盐法规体系,督促地方根据新的食盐专营办法,制定和修改适合本地的食盐管理条例。

第二,传统盐业公司对于改革还未做充分的准备,经营机制僵化,内部改革不到位,效率较低,缺乏市场活力,竞争力较弱。

据此,政府要及时总结经验,树立榜样,积极引导支持企业转型发展,为盐业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盐业公司内部也要实施机制转型,深化改革,调整薪资激励制度,实行冗员分流安置,从而减轻企业负担,加快转型发展。

第三,政企分开不到位,一些地方的盐业公司和盐务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盐业公司利用行政执法权来维护自身企业利益的情况依然存在,这有违“公平竞争”的改革目标。

这主要是由于各部分职能划分不明确,改革后有关人员安置不到位。清代的盐务管理机构庞杂,职能划分不明晰,这是导致盐法崩坏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如今,面对此类问题,绝不可轻视,要彻底明确食盐质量监督管理的机构,明确各机构的主要职责,推进政企分开,其次,对于改革后的相关人员要进行妥善的安置,原盐政执法人员不应继续从事相关工作,应当公开招选专业化的执法人员。

五、结 语

在清代,盐引的地位十分重要,“商专卖”的形式使得盐引具有多重性质和功能。

文章从行政法的角度对盐引的性质进行了讨论,放眼于我国现代盐业制度,与清代的盐引制度大相径庭,但仍有其相似之处,清代盐引制度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清代   盐政   盐商   制度   盐业   封建社会   食盐   职责   性质   效率   办法   功能   我国   法律   政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