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庙会“波罗诞”焕新回归 黄埔这样擦亮“海丝”文化

开幕式民俗歌舞表演。

“这么巧,你们也来游波罗吗?”“很多年没来波罗诞了!”从南海神庙地铁站出站,走到“波罗诞”庙会入口处,一路上的游客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笑语欢声。风车、波罗鸡、挂饰……沿途售卖各式各样工艺品的档口时常吸引游人驻足询问。时隔三年回归,波罗诞千年庙会的人气依旧。

“波罗诞着紧过过大年”。今年,3月2日至4日,第16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活动在黄埔区穗东街道南海神庙举行。

回归:市集摊主首日迎“开门红”

2日上午9点半,“波罗诞”千年庙会活动正式开始仅一小时,扶胥古埗牌坊下的文艺展演舞台四周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如此热闹场景让市民李阿姨感觉以往人气旺盛的“波罗诞”又回来了。“以前,我几乎每年都会和亲戚朋友一起来游波罗。”听闻今年“波罗诞”千年庙会活动回归,一大早,李阿姨特意带着没逛过波罗诞的媳妇和孙子前来体验。

游客周小姐则告诉南都记者,和往年相比,今年参加波罗诞活动的人更多,但秩序仍十分井然,她们提前一天线上预约进场门票,进场过程非常顺畅。据介绍,今年,“波罗诞”期间,南海神庙和广州海事博物馆实行实名预约、分时段入场制,活动期间,市民可关注“广州黄埔发布”“文旅黄埔”微信平台进行预约。

波罗诞的人气旺盛还体现在各市集摊主的“开门红”里。仅2日上午,陈玉彩的摊位就卖出了近1.5万只粽子。谈及首日生意情况,陈玉彩很是开心:“预计正诞那天没多少货了。最好卖的是碱水粽,本来计划包2万只,现在已差不多断货,需要阿姨们再多做一万只。”波罗鸡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陆敬和“陆婆婆”的生意也很不错。当天,94岁的陆婆婆准备了100只波罗鸡,一上午已卖出去了一半。“很多人会专门找我们买波罗鸡。”摊位工作人员说。

传承:守正创新立体展现“海丝味”

作为传承千年的历史民俗活动,波罗诞如何在保持独特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传承焕发新活力?首先是注重守正。南海神庙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本届“波罗诞”庙会重点突出“海丝味”。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关瑞华表示,本届“波罗诞”通过深入挖掘海丝文化内涵,以文艺创作的方式将海丝文化与民俗活动进行深度融合,进一步擦亮“老运河、新风貌,老城市、新活力”的海丝文化名片。

比如,开幕式上演绎以南海神庙为创作背景的舞蹈诗《黄埔长歌》片段,重现千年商都记忆,唤起黄湾古埠乡愁。创新编排仿古祭海仪式表演,重现古代民众朝拜南海神的盛况,将海丝文化与民俗活动进行深度融合。“波罗诞”期间,“扶胥号”龙船朝王等活动将黄埔千年古码头的繁荣从历史带到现实。

其次是融入创新。一方面,让历史文化底蕴融于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活动中。波罗鸡、乞巧、广绣等国家级、省级非遗工艺传承人均去到“波罗诞”活动现场参展,游客可跟着大师们学习非遗技艺。另一方面,让新元素融入传统民俗表演。岭南民俗文化快闪、广州民俗文化展演岭南民俗歌舞专场中融入电声乐队等表演,为观众带来传统和现代交融的视听盛宴。

位于南海神庙东侧的广州海事博物馆是本届波罗诞的新亮点,正在举办18世纪以来法国丝绸展、潮州木雕藏品展等。热闹古庙集市与静居一隅的博物馆,呼应之间赓续着千年海丝文化的悠长底蕴。

值得注意的是,“波罗诞”庙会活动正源源不断注入新力量。仿古祭海仪式节目中,大部分演职人员平均年龄不到20岁。由“黄埔海外新闻官+幸福黄埔体验官+黄埔融媒主持人”组成的直播天团,带领大家全景沉浸式游玩“波罗诞”。

关瑞华表示,当前,黄埔区正全力打造广州海丝城,高标准规划建设南海神庙历史文化综合发展区,将进一步创新擦亮“波罗诞”文化品牌,将让海丝文化焕发新活力。

采写:南都记者 梁思华 实习生 刘禹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波罗   庙会   千年   南海   文化   摊主   神庙   广州   民俗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