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的努力方式之一:定期去雍和宫烧香

在四朝古都北京,分布着众多的道观,寺庙等宗教建筑,如北京最早的寺庙—潭柘寺,一直有着“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还有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庭—白云观。

但香火最鼎盛的却是一座以"宫"命名的寺庙,它就是雍和宫。

雍和宫的前身是一座王府,但又远不止王府这么简单。

它是康熙的第四子胤禛作贝勒以及亲王时期的府邸,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所以雍和宫也因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

后来雍正驾崩时,曾于此停放灵柩,也是在那时,雍和宫的建筑从绿色琉璃瓦变成了黄色琉璃瓦,与紫禁城一样规格。在清朝中后期,雍和宫一直都是是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香火鼎盛至今。

在北京有着这样的说法,“男雍和,女红螺”,意思是烧香请愿的话,男的就去雍和宫,女的就去红螺寺,据说这是北京最灵的两个地方了。

但或许因为红螺寺路途着实有些遥远,所以二环边上的这座雍和宫就成了很多人的精神家园。

不过这种财,咱不求也罢。

“昨天的年轻哥们从滴滴上架聊到跨国资本运作,热钱和VIE架构。今天的大叔看到白云观周围车位紧张,聊到雍和宫的起源、雍正乾隆密史…”

“逢月初一、十五去一次就知道了,那盛大的场面可以让你怀疑人生。”

每逢腊八,北京有个习俗是去寺庙领佛粥,尤以雍和宫门口的队伍最是庞大。

清朝时雍和宫煮的腊八粥,除了供皇室食用外,还会赐给大臣,能否喝到赏赐的粥,也代表了地位的高低。不过腊八粥的食材无论怎样变化,但都会有32种,代表着佛的三十二相。

不过令人震撼的还是雍和宫每年过年的“抢头香”,半夜十二点就有人守在门前开始排队了。

甚至为了缓解人流量,有时候地铁和公交经过雍和宫站直接甩站不停车。

难怪有人说“正月还没出,雍和宫菩萨们今年的kpi估计就已经达标了”

不过如果没有特别着急的事想求菩萨的话,是不推荐冬天去雍和宫的,这不是天气冷不冷的原因,因为听说每一个冬天穿着羽绒服去雍和宫的人都会收获两个洞。

“没接到财神,接到两个洞”

走在雍和宫中,你还会发现一个现象,年轻人比老年人还多。

定期去雍和宫烧香,成了当代年轻人的解压方式之一。

“总裁对项目很不满意,钱花了没效果,没转化,领导们被批评了,在会上铁着脸让咱们部门的人去雍和宫烧香。”

这也再次证明了: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雍和宫也成为了年轻人的第二个大学校园。

“现在的年轻人,不是在雍和宫队伍里,就是在彩票店里。”

你要说去红螺寺求姻缘,根本无人理睬,你一旦说去雍和宫求财搞事业,8点才开门,早上5点就他就等在门口了。

打工人人手一串的雍和宫香灰手串,也暗示着这些以自己的力量无法对抗和解决的问题,还可以诉诸神灵。

“好想去雍和宫拜拜,又攒了一堆话想跟菩萨说”

“现代年轻人过得好不好?从去雍和宫的人数就能看出来了”

“年轻人实在是没办法了,只好把焦虑留给拜神”

也有人认为年轻人把希望寄托在神明身上,是一件很值得担忧的事情。

但其实这并不是迷信,“神或许不是万能的,但是让万众有了期待”。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的:“这份期待会让人在浮躁的生活中回归平和,把愿望告诉神后,实现愿望的另一半路程,就要自己去走啦!”

“你只管努力,剩下的雍和宫搞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白云观   贝勒   雍正   年轻人   琉璃瓦   香火   寺庙   北京   菩萨   当代   两个   努力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