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调理落枕,这9个穴位任君选择!

落枕十分常见,它为何发生,又该如何预防?中医穴位有哪些可以用于落枕?今天我们来看一看




落枕因何发生


一旦落枕十分痛苦,想必很多朋友都有体会。睡醒后颈部疼痛,无法转侧或抬头,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甚至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


落枕一般是因为睡眠姿势不良、头颈过度偏转、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使局部肌肉处于长时间紧张状态,持续牵拉而发生静力性损伤造成。



中医认为,颈肩部遭受风寒侵袭是落枕的常见原因,如有体质素虚、气血不足,睡卧时肩颈外露、当风受凉,造成风寒侵袭颈项,局部肌肉气血凝滞,经络痹阻。


《诸病源候论·失枕候》就对失枕的病因有专门论述:“失枕,头项有风,在于筋之间,因卧而气血虚者,值风发动,故失枕。”




预防落枕注意四点


日常生活中如果要预防落枕,则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枕头要适宜。

过高、过低,或过软、过硬的枕头,都使头颈处于过伸或过屈的状态,对颈椎关节和肌肉产生损伤,造成肌肉持续疲劳,引起落枕。

枕头高度以平躺时能够刚好支撑颈后部为宜,一般侧躺则与肩膀宽度同高。亦不能不枕枕头,这样都容易造成颈肌劳损和扭伤。

枕头以软硬适度为宜,材质可以选用记忆棉、乳胶或聚酯纤维枕,填充物则有荞麦皮、决明子等为好,帮助安神入睡。




二是注意保持正确睡眠姿势。

头颈部切莫长时间处于偏歪状态,这样会造成肌肉紧张痉挛和颈椎小关节失稳。

因此,趴着睡最伤颈椎。一旦长时间保持不健康的睡姿,会使肌肉长时间紧绷、甚至痉挛,从而造成落枕。


三是科学合理使用脖子。

工作中避免长时间保持低头姿势,使用手机可以把胳膊抬高,看屏幕的视线则得以放平。

头颈部的活动要小心,防止颈部扭伤。有颈椎病病史的更应如此,不能做猛然转头、甩头的动作,更不要长时间低头。


四是注意颈部保暖。

中医有“热则筋纵,寒则筋挛”之说,应避免颈部遭受风寒侵袭,导致气血不通,脉络瘀阻,不通则痛。



中医治疗有良效


落枕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可以取得良效,许多人都知道,应用手法治疗可以很快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疼痛。


许多人知道,使用手法进行治疗是调理落枕的首选方法,可以很快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疼痛。但是按摩并不是使用蛮力拨松经筋,以为力度越大效果越好,也不是过分牵拉患处肌肉,否则容易导致肌肉疼痛加重,甚至有小关节紊乱,形成颈椎的习惯性错位。


穴位调理:

可选用肩外俞、肩井、大椎、外关、悬钟、列缺、后溪、落枕穴、阿是穴等,给予指揉法,每穴2~3分钟。亦可采用艾条温灸上述穴位,至皮肤出现红晕为止,每次每穴3~5分钟。


肩外俞:在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肩井:在颈后部,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大椎:在颈后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外关:在前臂后侧,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悬钟: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落枕穴:即“外劳宫”,在手背,第2、3手指的指掌关节之间,指蹼缘往后取0.5寸。


后溪穴:当微握拳,位于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颈部上下活动受限)


列缺穴: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阿是穴:局部压痛点。



另外,市面上很多人会接受刮痧,尤其是用擀面杖进行擀揉颈部,这是不可取的。本来落枕就是肌肉损伤导致炎症,从而引起红肿热痛。这时候还使用大力量去擀揉,很可能导致水肿扩散,炎症加重。


刮痧可以,手法轻柔,配合活血膏药或刮痧油,可以促进局部消肿散瘀,且刮痧以局部潮红即可术毕。



如果你对推拿、针灸有兴趣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中医

如果你想改善自己与家人的健康

关注并私信“666”,领取21节中医入门视频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后部   风寒   穴位   颈部   颈椎   关节   枕头   局部   肌肉   疼痛   中医   任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