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驾漫记之“挺进中原”(上篇)

中原,历史上最初指河北、河南、陕西一带,今泛指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古代,诸雄逐鹿中原;现代,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创造了一个个英雄传奇。因之,中原大地,令人心向往之。2021年初夏,我们同学4人,自驾组团,开启了心仪已久的中原之旅。

出发。左起:江慧玲 、张景春、朱晓东、陈珊珊

一、

公历5月18日,天清气朗,4人鲜衣怒马,从长春出发,直奔中原古道。途中,我兴致所至,口占一绝:“四人虽少是个团,怒马鲜衣进中原,故国神游谁笑我,阅尽万水又千山。”

一路光风,万物过眼,鸟声鸣不住,轻车万重山。当晚,抵达辽宁凌源。在凌源,受到同学李艳热情招待。

中立者为李艳,摄于辽宁凌源

翌日,深入古城保定。斯时,同学刘新风特意从北京提前赶来,为我等接风洗尘,并陪同我们游览保定古城。后来,有朱氏者曾对此赋诗以赞:“新风接风已成风,沧州保定戴河东。人马未到粮草到,一杯一盘皆是情。球侠风采今犹在,豪气干云非日功。昆仑肝胆只身有,一片冰心玉壶中。(注:新风曾连续三次从北京赴沧州、保定、东戴河为同学接风,故有“成风”之赞)”

C位者为刘新风。于保定古琴台

史载,保定一名,取自“保卫大都,安定天下”,历来为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清代是直隶省省会、直隶总督驻地。新中国成立后,保定两度成为河北省省会。传说中,它是尧帝的故乡,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

保定三结义雕塑前三兄弟合影

新风接风又饯行,摄于保定久味膳坊

好景留人住,路过不错过。在保定,我们访直隶总督署,游古莲花池,品驴肉火烧,应游尽游,应尝尽尝。一路挟带,顺便又观揽了冉庄地道战历史纪念馆,游历了正定古城。直至夕阳西下,始抵“南北通衢,燕晋咽喉”石家庄。

在石家庄受到景春亲属倾家出动般地招待

因多次来石家庄,对其并不陌生。但此时恰逢建党100周年之际,大家说,西柏坡是必去的。于是,21日上午,我们早早来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西柏坡。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在五大常委雕塑前拍照、在西柏坡纪念馆瞻仰......每个人的内心都涌动着历史烟云,脑际回荡着红色记忆。

在建党百年之际来西柏坡,更有意义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22日,继续南行,“打开历史的窗,推开春秋的门,喝一壶三千年的老酒,品一品邯郸的味。”我们几乎是伴着这首《邯郸味儿》的歌,进入邯郸城的。巧的是,天津同学李学军此时正在河南游历,听说我们即将入豫,态度坚决地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并赶来邯郸迎接、入伙。

在邯郸,李学军入伙

邯郸学步

邯郸甘露寺

早就听说,邯郸是一座中国最特殊的城市,从古至今3100年来,它都没有改过名字,是中华地名文化的特例。8000年前,这里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战国时为赵国都城。这里还是刘邓大军的诞生地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在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新华广播电台在此开播,《人民日报》《人民画报》在此创刊。它还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太极之乡、指南针故乡、五大祭祖圣地之一。

有意思的是,作为成语典故之都,邯郸市区有40多个成语景点,漫步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成语典故,如:负荆请罪、完璧归赵、梅开二度、黄粱美梦、奇货可居、南辕北辙、价值连城、退避三舍......据专家统计,与邯郸有关系的成语典故共有1584条之多。此外,这里的名胜古迹也是游不胜游,甘露寺、广平府、古县衙……都是值得一看的好去处。

二、

告别邯郸,进入河南地界。我们首选之地就是名扬中外的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我们一路加足马力,很快就到了红旗渠景区。沿着红飘带长廊,拾级而上,只见一条天河从山腰蜿蜒流过,河水欢腾着滚滚向东。见到它,第一感觉就是震撼,越往里走感觉越是震撼!顺着渠畔往下走,一处处景观映入眼底,创业洞、团结洞、步云桥,每个景观都是一部英雄传奇。最著名的是青年洞,远远望去,山体上镌刻的李先念手书“山碑”两个大字熠熠生辉,使人油生敬意。

五个老青年同游青年洞

红旗渠这一人间奇迹,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称为“人工天河”。工程从1960年动工,到1969年7月完成,历时近10年。修建期间,共削平山头1250座,架设渡槽151座,开凿隧洞211个,修建各种建筑物10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总渠和干渠共计70.6公里,干渠分渠分布全市乡镇。有人统计,如果把这些土石垒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将广州和哈尔宾连接起来。据记载,1974年,我国参加联合国大会时,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那部著名的纪录片《红旗渠》。

难忘红旗渠

从红旗渠归来,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那“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我心中反复回荡,挥之不去。

三、

驶离红旗渠到太行大峡谷已是月挂中天了。

披荆斩棘上太行

太行大峡谷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林州境内南太行的东麓,大峡谷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1.25公里,海拔800——1739米以上。

24日上午,我们开始在大峡谷最具代表性的两处景点桃花谷、王相岩游览。桃花谷景区,因其气候独特,有“冬夏倒置大峡谷”之称。“观太行最美峡谷,走世界最长天路。”这是太行大峡谷最流行的热词。然而,只有亲临其境,才知道这句热词所言不虚。在桃花谷,所到之处皆风景,山水岩瀑,各具特色。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绿水深潭,清澈见底。真是“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美不胜收。我发现,这里的景点命名也十分贴切,绝无牵强之嫌,比如两处瀑布的命名,一曰“含珠”,一谓“双龙戏珠”,形象而逼真。大峡谷归来,我对“巍巍太行山”有了更深的认识。

拉兄弟一把

登 攀

还上菜呢!太行山下撸把串

25日午后,我们下太行,走安阳,过新乡,直奔开封。

开封府前留个影

开封,古称汴州、汴梁、汴京,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宋朝都城东京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清明上河图”即在此地创作。

借着夜色,我们来到了开封著名景点“清明上河园”。此园是按照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占地600余亩。有意思的是,千年前,张择端把北宋时期都城的社会生活、市井风情、城市格局从现实搬到画卷,千年后,开封人又把这些景物从画卷搬回到了现实。我们漫步在“大宋古城”的水榭楼台中,仿佛在画中游。尤其是乘船游弋湖中,细细体验着大宋古韵,观赏着《大宋.东京梦华》大型水上实景演出,竟有“今夕是何年”“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穿越之感。

夜游“清明上河园”

不愧是千年古都,开封的古迹比比皆是。开封府、宋都御街、午朝门广场、大宋御河、龙亭湖、山陕甘会馆.....仅我们下榻饭店周边的古迹,就足够你看上一阵子的了。古韵开封,味道绵长。

26日下午,带着几分不舍,我们与开封告别,向位于焦作市修武县境内的云台山进发。云台山是以太行山岳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科普生态旅游景区。风景区地质遗迹丰富,已经发现34亿年前的岩层。在云台上的两天里,我们游览红石峡和茱萸峰两处景点。红石峡山水相依,风景如画。茱萸峰一峰矗立,有典自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望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相传,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在茱萸峰有感而作,故此峰被命名为茱萸峰。如今,山上的重阳楼下,还立有王维的雕像和词碑。

噫吁戲!危乎高哉(云台山)

敬业精神

云台山茱萸峰

与慧玲摄于云台山下

来到少林寺,也得露一手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伴着《牧羊曲》,我们来到了渴慕已久的少林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步入景区,我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常建的这首诗,古寺,高林,曲径,禅房,在少林寺这一特定环境中都得到了充分地展现。徒步近半小时,终到少林寺门前。先去寺西的塔林瞻仰,这里是历代高僧圆寂后安息之所,40年前我在电影里看过,今天可以面对面看到实景了,很是震撼!在塔林,见有和尚在练功习武,一招一式,令人目眩,使人想起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怀着一窥堂奥的急切心情,进入少林寺,在寺内各个大殿参观瞻仰,感觉这里的建筑、自然环境都好,静穆幽然,确实是个修身养性之地。

四、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来河南,不到素有千年帝都之称的洛阳,那绝对是一件憾事。

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古称洛邑、京洛、神都,是中国十三朝古都。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在此休养生息。洛阳还以盛产牡丹名世。

在洛阳,最大的感觉就是眼睛不够用,时间不够用。所以,一种紧迫感驱使我抓紧时间去多走走多看看。出酒店,沿定鼎大街,一路向西,依次进入我眼帘的,中国国花园、洛浦公园、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隋唐洛阳城遗址、周王庙.....尤其是走在洛河大桥上,看着洛水在我眼前缓缓流去,不由想起那些久远的历史故事,心中升起无限感慨。

在洛阳,我们重点游览目标是龙门石窟。它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就发生在此地。

洛阳龙门石窟

入园后,我们沿步道参观各窟雕像遗存,虽然以前我去过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但这里的石窟造像仍让我感到惊叹。可惜的是,石窟自北魏开始开凿以来,历经风雨和战乱的侵袭,许多石刻造像都已破损,断头缺损严重,实在令人痛惜。但留存下来的这些洞窟还是十分珍贵的。在这里,还有个意外收获,在龙门东山琵琶峰上有座叫白园的园林,唐代大诗人、有诗魔之称的白居易墓就在此地。据载,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居住18年,他曾在龙门主持修建香山寺,对龙门山水十分眷恋,因此,他死后人们尊其遗嘱埋葬于此。墓旁建有一亭,名“听伊”,此亭是白居易晚年与好友元稹、刘禹锡等对弈、饮酒、品茗、论诗之处。

龙门白居易墓

出龙门,我们来到另一个景点白马寺。据介绍,此寺始建于公元68年,有中国第一大寺之谓,是佛教传进中国的第一站,也是首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名气很大。一进寺门,便看到赵朴初题写的“白马寺”三字,特别的醒目和熟悉。寺内沿一条中轴线建有五重大殿,对此,我们一一拜谒,真是眼界大开。

洛阳白马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中原   红旗渠   西柏坡   太行   邯郸   保定   茱萸   洛阳   大峡谷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