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开始变了!苹果印度受挫想吃“回头草”,中国迎来“大回流”

要论“慧眼识珠”,许多人佩服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自从抱到苹果的“大腿”,富士康连续十余年跻身世界500强行列,不仅为我国GDP创造了不小贡献,更为我国带来了数十万的工作岗位。正是如此,郭台铭曾在一档节目时志得意满放出来了“给大陆赏饭吃”的话!值得注意的是,曾经认为是给大陆赏饭吃,如今苹果这些企业可能在想“救救我,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苹果南下之路

众所周知,这几年苹果一直想把部分产业链从中国转移到印度。一方面,印度人口众多,人力成本较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手机市场,这是寻求更高利润和营收的捷径。另一方面,印度是继我国之后的又一大手机市场,而且目前只有三分之一的人用上了智能手机,巨大的市场普及空间,让苹果垂涎三尺。

而印度为提振本土制造业,推出了许多优惠政策以吸引苹果这些海外巨头,尤其去年富士康大流行事件,直接成了苹果加速南下的“催化剂”!值得玩味的是,印度制造真的可行吗?苹果产能真能转移走吗?苹果想要全面开启“印度制造”,可能还操之过急!尤其是近期传出来的两条消息,或许让苹果认识到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首先,为苹果制造电子设备外壳的印度塔塔集团,生产线上生产的手机壳,每两个只有一个能达标,也就是说手机壳生产线良品率只有50%,据苹果内部相关人士表示,该生产线正在制定提高工人熟练度的计划,但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其次,为苹果提供数据线的供应商FoxLink,这是中国台湾正崴精密的子公司,其印度一座工厂突然发生火灾,将近一半的机器损坏,损失超1200万美元。幸运的是无人伤亡,不幸的是,苹果数据线印度产能严重受损。

苹果想吃回头草

正是因为苹果印度扩产受挫,外加上iPhone15的到来,苹果开始在国内积极扩招、扩产,避免被印度受挫的供应链耽误订单。此外,富士康斥资1.97亿元在郑州综合保税区租赁了一块土地,用来建造苹果的智能仓库,这也意味着苹果必然会提升iPhone等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产能。

之所以苹果这些供应商加大国内产能,无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首先,苹果与国内产业链可以用“相互造就“来形容,中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全球最发达的基建设施,为苹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从而能造出最好的手机。而苹果在培养中国供应链的同时,这些供应链企业也孵化出了更多的国产手机品牌,国内手机供应链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其他国家想要复制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其次,疫情阴霾已经散去,各行各业开始复苏,许多行业出现了报复性消费的情况,尤其是在手机市场,2022年市场虽然低迷,但2023年对于许多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拐点。良禽择木而栖,狡猾的库克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其次,提升利润的方式并不一定要从廉价的劳动力开始,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出货效率,比如交通运输、电力供应、治安保障、消防安全、通讯基础设施等等。作为“基建狂魔”的我们,毫不夸张地说,这方面我国无出其右。况且我国工厂的工人90%是高中、大专以上毕业,理解能力、执行能力等是印度工厂员工难以媲美的。

而且报道称,苹果CEO库克将在3月份赴华参加我国三月底的发展高层论坛会,除了苹果之外,还有辉瑞CEO,德国​企业等。这也意味着我国正在迎来“大回流”​!

必须走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路

关于苹果的南下计划,国内曾经不少人高呼“别让苹果、富士康跑了”!虽然目前来看苹果的大部分产能很难从中国搬走,但面对老美施加的压力,苹果一定是奔着这些方向去的,对于我们而言,与其一味地嘲讽那些印度人不愿意加班,工作效率低,基础设施、治安环境不如国内,倒不如考虑如何才能做到产业升级。

早在2018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我国就表示想摘掉“世界工厂”的旧帽子,从而转向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从“最大的世界工厂”变成最大的“世界市场”。守着几个工厂不放本身就是短视,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让国内更多的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

长久来看,印度制造业不会原地打转,“中国品牌”也最终应该取代“中国制造”!同意的请点赞,同时转发给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印度   库克   中国   苹果   产能   风向   手机市场   工厂   我国   国内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