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裸装商店

“裸装商店”里的商品大多没有外包装;买多少自己称,称完了用自己的容器装走。

如今出国旅行或出差,我已习惯通过“裸装商店”这一指标,提前了解目的地,有没有它,很能反映当地居民的文明程度;我也常用它来决定把旅馆订在哪儿:地图上存在“裸装商店”的地方,一定是环境和治安都比较好的区域。

别想歪了,所谓“裸装商店”,就是店里禁用塑料袋,商品都素面朝天放在原木货架、木桶或大玻璃瓶中,没有或几乎没有外包装;买多少自己称,称完了用自己的包或容器装走。

说到“裸装商店”,先要聊聊十多年前上映的一部片子《机器人瓦力》。这部被评为“21世纪最优秀”的动画片,在全世界引发无数致敬,连广为传唱的中文流行歌曲《七百年后》也是为它而作。看过的都会记得:吃成一个个胖球的人类,行动几乎不能自理;他们把地球变成了巨大垃圾场,也彻底断送了自己生存的空间。

片子深刻反思了人类的短视、虚荣以及自私,而现实生活中,全球70亿人仍在分分秒秒产生垃圾,平均每人每天要制造近1公斤垃圾。有意思的是,经济条件不怎么好时,人制造垃圾的能力反而低,置办任何东西前,会反复思考,到手后相当珍惜,不舍得轻易丢弃;经济条件变得越好,越容易陷入“买买买——喜新厌旧——产生大量废弃物”的怪圈。

《机器人瓦力》影响了许多人,其中就包括德国姑娘米兰娜和她的闺蜜,她们曾目睹误食塑料垃圾的动物暴毙在海滩上,想到垃圾不仅破坏环境,微塑料还会通过水和食物链被吃进人体。从心理学角度,仅凭自律、公德和社会责任感来改变人们业已习惯的行为,非常不实际的。因为道理人人都懂,但大家早已习惯了舒适和便利,每天还是扔出来一大堆快递包装外卖盒:“图个方便呀”“又不是我一个,都这样啊……”“又改变不了啥,何必呢?”

于是,两个姑娘想了个大胆的点子:既然拦不住大家买买买,那不如把花里胡哨的商品包装直接剔除。于是2014年在柏林,第一家零废弃物的“裸装商店”问世了,随后这股风尚迅速席卷全球,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零拷散买,总让人想起散装商品批发市场,不同的是,“裸装商店”往往选址好地段,周围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普遍高;店内简洁优雅,商品物美但绝不价廉,因为“裸装商店”并不鼓励盲目消费,而是让人们在购买时掂量,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样东西。

既贵,又没包装,还得自己想办法拿回家,卖货态度也一点不起劲,竟然是“最好您少买”,这种商店也会有人去?!是的,有一回我去海格特,街角有家“裸装商店”,排着安静长队,全是漂亮低调的时髦人,背了布袋或抱着玻璃瓶,边等边看书,兀自站成了一道风景。据说那家店如今火遍全球,一点也不意外。(曲玉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商店   废弃物   外包装   机器人   容器   片子   垃圾   习惯   商品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