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如何赋能大理凤庆乡村振兴?这场论坛,干货足!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掌上春城讯3月2日至6日,凤庆县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暨第26届云旅四季论坛在临沧市凤庆县举行。活动期间,省内外专家、企业代表及地方政府代表、行业管理部门代表共话以茶为媒,推动凤庆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凤庆建设成为云南省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

活动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临沧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共凤庆县委员会、凤庆县人民政府、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临沧市乡村振兴局、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暨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主办。

凤庆县是世界著名的滇红茶原产地,也是我国最大的红茶生产基地,有“世界滇红之乡”的美誉。去年11月,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申遗,包括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在内,云南6个代表性项目位列其中。论坛期间,在《乡村振兴视域下的“非遗+旅游”》主旨演讲中,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博士后张雯影解读“非遗+旅游”如何赋能乡村振兴。她说,非遗文化需要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通过“非遗+旅游”等形式,实现无形文化的活化利用。通过开发非遗旅游产品、开设观光工厂,将传统表演艺术融入当代旅游场景等方式,让非遗文化被需要,让传承人被看见,让乡民生活更美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晏雄看来,茶叶是特殊的农产品,发展茶旅融合要因地制宜。要找准茶旅结合点,围绕科普宣传、文化传承、工艺展示、产品营销等开展茶旅结合,在不影响茶树生息、不破坏茶区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增加茶农收入。

在圆桌沙龙环节,晏雄与昆明学院教授、《旅游研究》主编窦志萍,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吕宛青分别围绕《凤庆县茶文旅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及策略》《凤庆县乡村康养旅居创新发展》进行分享,并结合凤庆文旅项目招商建设、文旅消费新业态培育、乡村旅游线路开发与旅游品牌宣传营销等主题,与专家、嘉宾进行交流、研讨。

窦志萍认为,凤庆发展现代乡村旅游,需要以农为本,发展让人民满意的乡村旅游。需要地方政府发挥统筹作用,协调政府、村民、游客、企业四方要素,并重点解决好土地利用、建设要点、融资模式、运营与盈利模式等问题,将项目做精做实。

吕宛青建议,凤庆发展乡村康养旅居要抓住“有温暖的原住民”“有品质的新乡绅”和“有久居的新价值”三个关键点,创建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聚焦“文、游、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开发生态旅居、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研学科考、养生养老等新业态新产品。

与会专家认为,凤庆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要充分调研寻找具有唯一性、非同质性的资源,打造红茶品牌、制定产业规划,积极进行模式创新,树立品牌效应。以农为基,文化赋能,高质量推进农旅、文旅、农文旅融合,将在推进乡村振兴,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共同富裕中大有可为。

论坛期间的发布《凤庆共识》提出,凤庆聚焦茶旅、文旅、村旅等重点,探索“省—市—县—乡—村”纵向到底、“政—产—学—研—媒”横向到边,科教兴旅、人才强旅的发展模式,探索非传统文旅资源经济、农文旅园区经济发展模式,探索以茶、核桃等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模式,让凤庆旅游在全省休闲度假发展中脱颖而出,让凤庆经验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文旅融合、乡村旅游发展作出贡献。论坛上,昆明学院、云南锦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采云行者(云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火柴品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与凤庆县人民政府签约。

活动期间,专家、企业代表还实地调研凤庆古墨村、鲁史古镇、锦秀茶尊度假区、滇红第一村、凤庆茶厂、凤庆文庙休闲街区和凤庆滇红茶博物等项目。

昆明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李思凡

图片来源: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责编:李佳怡

编审:刘莹

终审:周健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凤庆   临沧市   乡村   凤庆县   大理   云南省   干货   昆明   云南   模式   文化   旅游   论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