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瀚重视科学考察

作者王哲

(一)支持成立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

1 八一农学院参加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

1956年5 月,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在北京成立。参加新疆考察工作的有中科院相关研究所 (土壤、植物、地理等研究所) , 北京大学、 北京农业大学、江西农学院、 兵团八一农学院、 新疆畜牧兽医研究所、 新疆水利厅、 新疆农业厅等单位。

八一农学院党委书记张仲瀚(兼)要求:“八一农学院参加考察队的师生,向苏联专家学习,虚心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专家的劳动成果,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工作水平。”

1956年5月10日,为提高兵团八一农学院教师的科研水平,八一农学院党委书记张仲瀚(兼)决定选调黄冀、张景华等10余名教师参加为期四年的中国科学院新疆资源考察队工作。

2 欢迎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资源考察队考察兵团

1956年5月,兵团张仲瀚副政委接见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资源考察队全体人员,欢迎考察天山北麓和玛纳斯河流域的兵团垦区。

张仲瀚同志要求垦区领导机关,在物质供应等方面积极配合新疆考察队的工作,由于新疆地域广阔,物质供应难免受到交通不便的限制,给予大力支持。

兵团各垦区政府根据张仲瀚副政委的指示,付出极大的努力,基本上做到让专家满意。 各个垦区领导机关,遵照张仲瀚副政委的指示,为苏联专家提供优裕的生活条件,调动专家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参加到生产建设兵团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3考察兵团各垦区

1957年5月,兵团八一农学院党委书记张仲瀚(兼)邀请学校师生,和中国科学院新疆资源考察队的苏联专家考察伊犁垦区。

临出发前,张仲瀚副政委接见了苏联专家B·A诺辛教授和 A·A尤纳托夫教授一行。

苏联专家B·A诺辛教授领导伊犁垦区(农四师)畜牧业的考察工作,植物组的考察由 A·A尤纳托夫教授领导, 主要进行伊犁垦区植物学以及畜牧场和割草场的考察工作,为兵团开发伊犁垦区提供决策意见。

4张仲瀚副政委参与考察

1957年3月,兵团副政委张仲瀚陪同中国科学院新疆资源考察队B. H.库宁教授领导的水文地质组的队员,和兵团八一农学院的师生,到吐鲁番县兵团红星第三农场调研水资源情况。

1957年4月,兵团副政委张仲瀚陪同中国科学院新疆资源考察队B. H.库宁教授领导的水文地质组的队员,和兵团八一农学院的师生,到奎屯河下游的乌苏垦区车排子的军垦农场,克拉玛依矿区, 玛纳斯河下游地区的大拐、 沙门子、 小拐一带勘查水资源。

1957年7月,兵团副政委张仲瀚偕同苏联水利专家B·H库宁博士、H·T库兹涅佐夫博士到吐鲁番兵团红星总场三分场(今兵团222团)了解地下水钻探情况。

苏联水利专家B·H库宁博士撰写《地下水的利用及其对壤改良的作用》和《在新疆地区建立地下水观测网的建议》。H·T库兹涅佐夫博士撰写《塔里木河的迳流》,送给张仲瀚同志。

 1957年7月,兵团副政委张仲瀚邀请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的苏联专家 H·T·库兹涅佐夫博士,对位于阿克苏垦区(农一师)的沙井子农场和胜利七场的土壤改良进行定位实验研究。

1957年8月,兵团张仲瀚副政委邀请中国科学院新疆资源考察队苏联专家组组长穆尔扎耶夫博士从玛纳斯河流域着手,对准噶尔盆地做地理观察,给兵团提交开发准噶尔盆地的建议。B·H·库宁教授指导水文地质组的队员,考察奎屯河下游的车排子农场到克拉玛依地区, 玛纳斯河下游地区的大拐、 沙门子、 小拐一带的路线勘查工作。土壤组的B·A·诺辛教授帮助兵团科研工作者,进行初期的示范性考察工作。

5 邀请苏联专家举办土壤改良训练班

1958年7月, 苏联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土壤改良专家平斯科依, 遵照兵团副政委张仲瀚的要求:到阿克苏垦区(农一师)建立土壤改良排水洗盐实验站。排水洗盐实验站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实验, 解决塔里木河中上游垦区北岸的排水干渠的设置问题,对当地盐碱地的改良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1958年10月,兵团副政委张仲瀚邀请中国科学院新疆资源考察队的苏联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副所长 B. B. 叶戈罗夫和土壤改良专家 И. К.平斯柯依到阿克苏垦区(农一师)沙井子灌区和塔里木河的阿拉尔地区建立排水洗盐试验田,并与兵团阿克苏垦区(农一师)合作进行排水洗盐试验,任务是解决土壤盐渍化问题。

苏联专家在参与排水洗盐试验的同时,土壤改良专家 И.К.平斯柯依还应张仲瀚副政委的请求,为兵团各垦区举办 150 人的土壤改良训练班,讲授有关盐渍土的改良知识。

6 组织苏联专家给兵团提供质询

1958年8月,兵团司令员陶峙岳、副政委张仲瀚邀请中国科学院新疆资源考察队苏联专家,给兵团领导机关作《关于乌鲁木齐河与玛纳斯河流域规划草案》的报告和《开都河流域规划的初步审核意见》; 接受兵团领导机关业务部门对阿克苏河、开都河、塔里木河流域范围开发的可能性提供质询; 对新疆山区河道引水灌溉、防渗、防冲、防沙石的措施, 以及塔里木河近期的饮水灌溉问题提出建议。

张仲瀚同志指出:“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 经过中方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努力, 新疆的水利规划建设水平大大提高一步, 对新疆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提供水利保证,苏联专家的帮助是无私的,我们永远牢记。”

1959年5月,兵团副政委张仲瀚邀请中国科学院新疆资源考察队的苏联科学院土壤溶液学家 A·A克兹洛娃,为兵团各垦区举办20 多名的土壤分析训练班,讲授有关盐渍土的改良知识,使兵团土壤改良工作者掌握一定的土壤分析操作技术和方法。

1960年6月,兵团副政委张仲瀚邀请中国科学院新疆资源考察队的苏联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土壤改良专家И·К·平斯柯依,到阿克苏垦区(农一师)的沙井子灌溉区和塔里木河的阿拉尔地区,在帮助中国研究人员撰写研究总结的同时,继续帮助阿克苏垦区的科研人员进行盐碱土排水洗盐试验。

1960年11月15日至19日,张仲瀚副政委参加中国科学院新疆资源考察队学术汇报会议。按照自治区党委的设想,要把新疆建设成为国家的钢铁、煤炭、石油、机械制造、纺织、制糖工业基地。同时,要建设成为粮食、棉花、畜牧业、甜菜、果品基地。

8 与八一农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1959年7月,八一农学院党委书记张仲瀚(兼)邀请参加喀什学术会议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土壤改良学家 B·B叶果洛夫教授,为八一农学院全院师生和兵团领导机关作《关于土壤改良与土地利用》的报告。

1959年9月,张仲瀚副政委邀请苏联农学家伊万诺夫、土壤专家基基奇诺娃在兵团俱乐部,给兵团领导机关分别作《草场改良和利用》、《塔里木河土壤溶液》的报告。

(三)张副政委与苏联专家的友谊

1959年12月,张仲瀚副政委和兵团领导机关负责同志在兵团俱乐部举行欢送苏联专家归国的宴会。

张仲瀚在答谢词中说:“除实地参与野外考察,苏联学者还将多年积累的野外工作经验传授给中国同仁。在野外考察的间隙,苏联专家通过质疑提问以及举办座谈会、讨论会和报告会甚至是办培训班等方式,帮助中国培养了一批青年科学工作者。如一九五八年苏联专家在参与排水洗盐试验的同时, 土壤改良专家 И·К·平斯柯依还举办了 150 人的兵团各垦区土壤改良训练班, 讲授有关盐渍土的改良知识。一九五九年,土壤溶液学家 A·A·克兹洛娃来华 3 个月, 培养出 20 多名中方人员,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土壤分析操作技术和方法; B·A·费多罗维奇博士在野外考察中经常通过具体地貌现象给青年同志们讲课等。这一切无私帮助,使我们的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等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应该为中苏友谊万岁干杯!”

1960年7月,苏联专家即将撤出中国,兵团副政委张仲瀚和兵团领导机关的有关同志在兵团俱乐部设宴,欢送连续三年来新疆参加中国科学院新疆资源考察队的苏联专家穆尔扎耶夫·多罗维奇,作陪的还有苏联专家凯斯·尤纳托夫夫妇和一子尤拉·库兹涅佐夫。

张副政委致欢迎词,惋惜专家在此两个月即离去 (原定今年留6个月) ,过去我们获益甚多,今年最后一年 (1956 ~1960) ,可称功亏一篑。”

苏联专家也有依依不舍之意,对于原拟定于1960年10月完成的新疆远景规划和4年来的调查总结报告的初稿,苏联专家向张仲瀚同志表示: “要保证地貌、气候、 水文、 植被、 土壤统稿完成, 到 1962 年全部出版,给张仲瀚同志寄来”,“并希望有机会再次见到张仲瀚同志,与兵团学者、专家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塔里木河   玛纳斯   阿克苏   伊犁   中国科学院   苏联   考察队   垦区   科学考察   农学院   新疆   兵团   土壤   重视   领导   专家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