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养老金170元,温饱难保?两会农民养老问题备受关注

两会召开,农村基础养老金问题突出。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基础养老金普遍在170元左右,有代表提出提高农民工基础养老金至500元,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有的人提出:农村消费水平低且有自留地可以种植,压力并不比城里大。

笔者有两个问题想问:

农民可以一直种地吗?

当农民身体状况已经无法种地,是否随在城里打工的子女生活?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农民是否可以一直种地。事实上,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的土地越来越受到限制,政府推行的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用,以建设房地产、工业园区等项目。另外,农村地区的污染也逐渐加剧,土地的肥力和产量也在逐年下降。笔者老家在山东中部地区,主要以种植大蒜为主,因为常年种植导致土壤板结酸化,产量逐年降低,且市场行情不稳定,农民收入减少,生活质量下降。

其次,农民的身体状况也不可能一直支撑种地工作。农村的工作强度较大,长期进行重体力劳动会导致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甚至引发各种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问题会更加突出。当农民无法继续种地时,他们需要依靠其他收入来源来维持生计,其中退休金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

当农民的身体状况已经无法继续种地怎么办?

农村人口外流较大,当前很多农村主要以留守老人为主,当农民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他们势必要面临选择:继续在农村生活或者是随子女进城生活?

随着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老年农民进城生活成为早晚趋势,他们希望通过搬迁到城市中,享受更好的医疗、养老和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也可以更方便地与子女团聚,帮助子女照顾下一代。但是手里拿着170元的养老金,如何在城里生活成了难题。

老年农民的进城生活除了生活问题,也会给子女带来一定的负担。老年农民进城后需要购买房屋,而城市房价往往十分昂贵,这对子女的经济负担会很大。此外,老年农民进城后也可能会带来其他方面的负担。例如,如果身体状况不佳,他们可能需要子女来照顾生活,这样子女就需要抽出更多的时间来照顾老人,影响了子女的工作和生活。而老年农民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也可能会导致一些其他问题的出现,例如生活不便或交通不便等,这也需要子女来协助解决。

真正成了上有老、下有小,靠夫妻二人的工资来养活一大家子人,年轻人更加变得不敢生,如何能提高生育率。

因此,提高农民工基础养老金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这不仅是对农民权益的保障,更是对国家农村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持。但是,提高农民工基础养老金也需要考虑到农民自身的特殊情况和经济实力,不能一刀切,应该因地制宜、分阶段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养老金   农民   基础   可能会   温饱   农民工   两会   城里   子女   老年   进程   负担   状况   身体   农村   地区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