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闺女给儿子结婚”?藏在江西高彩礼背后的深层原因分析

很多人都说江西的彩礼高的出奇,正好大学同学就有一个江西的,特地向他咨询了一下,据他说“身边一般都在20万到40万之间,高的很,可怕的是大家都认为这个价码很正常,主要原因应该就是重男轻女,很多家庭用“卖”女儿的钱给儿子娶媳妇”。

怎么说呢,同学的说法不能说错,但江西彩礼这么出名,深层原因可没这么简单。

彩礼复兴,其实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

彩礼这个东西,古来有之,尤其是唐宋时期,更是形成了一种深厚的社会文化。

但在共和国建国之初,大多讲究婚姻自由、女性解放,彩礼这一“封建糟糠”是被人们所不喜的,那时穿身绿军装,带个大红花,骑个自行车就能把媳妇娶回家。

可随着改革开放,部分省份开始富裕起来,彩礼又重新流行起来,尤其是2000年以来,更是增长迅速,很快到了不正常的水平。

这里面,江西的情况貌似格外的突出。

江西的特殊地理位置,导致性别挤压明显

首先说一个名词“性别挤压”,就是说女性相对男性而言,安土重迁的思想没那么重,更喜欢向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动。

如果大家都穷也就罢了,那女性也没什么富裕地方可以去。

可江西所在的位置比较特殊,它被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六个省环绕,形成“环江西经济带”,关键这六个省份经济实力都比江西强,江西女孩外出打工太方便了,四面八方都能去。自然江西本地人的择偶难度越来越高!

这就出现为了留住本地女生,只能给出更高彩礼的情况。

计划生育政策的松动,加剧了男女比例失调

重男轻女的思想的确是原因之一,但往前推几十年,咱国家重男轻女的省份多了去了,为啥江西问题如此突出?

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松动。

在1984年,咱国家曾在部分省市实行“一胎半”政策,即头胎是女生的农村家庭可合法生育第二胎,而江西作为农业大省,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格外的多,因此绝大多数的农村家庭都会选择生育第二胎,同时为了确保第二胎是男孩,还会去做性别鉴定。

这就导致江西90后的男女性别比例达到了126:100,00后的比例更是达到了夸张的131:100。

江西这种特殊的子女结构,实现了彩礼的有序流转

彩礼有序流转指的是,妹妹或姐姐出嫁得到的彩礼,用来给弟弟或哥哥结婚

江西家庭很多都是一儿一女的结构,这种家庭,根本不是彩礼的拥有者,而只是彩礼的搬运工。

只有男孩的家庭无疑是整个“生产线”的最低端,他们需要动用父母几十年的积蓄甚至去大额负债来支付高昂的彩礼,而多个女儿的家庭无疑是“食物链”的最顶端,每一个女儿都仿佛是一个厚厚的存折。

最可怕的是,很多江西女性对于高彩礼的认同

家庭环境对每一个人观念的形成都有些举足轻重的影响,“原生家庭”这个词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试问现在很多人都接受过高等教育,都见识过现代生活,不是应该早就放弃“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了吗?

其实并不然。

这个事情最可怕的地方就在这里,父母把高彩礼当成正常,男生也欣然接受,甚至连女生竟然都觉得理所当然?

难以理解,但特殊的地理环境,计生政策的松动,传统观念的影响,造就了江西高彩礼的现状,仿佛是一个死结,但内在又另类和谐的运转。

写在最后的话

其实我一直有个疑问,既然高彩礼都是给哥哥或弟弟结婚去了,为什么网上大家攻击的对象不是获利的哥哥弟弟或者拿走钱的父母,反而一味地去说女孩子?

欢迎讨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彩礼   江西   重男轻女   闺女   计划生育   省份   弟弟   性别   儿子   哥哥   女儿   父母   原因   思想   女生   政策   家庭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