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走进上海易碳数字科技

摘要:上海易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希望能做出碳数据量化领域的国产工业软件和高质量的本土数据库。

上海易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选址于宝山淞南镇上海移动互联网创新园,头图为公司一景

在宝山北转型的征程中,告别过往工业的粗犷质感,生态宜居与科技感正成为她的新标签。而选址于宝山淞南镇的上海易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碳数科”),恰是在此“大气候”下的一位具体践行者。材料工程、环境工程等坊间传言的“天坑”专业人才在这里找到了用武之地。或许假以时日,他们将成为国家实现2060碳中和战略的一股重要力量。

减碳要拿数据说话

走进易碳数科位于上海移动互联网创新园的办公地,乍一看似乎与任何一家科创型企业无异。但捕捉细节,仍能感受到它的独特“个性”。比如,以二十四节气来命名会议室,每位员工的工牌上有专属自己的花名;在整片碳足迹展示墙上,从煤炭、石油等能源,到铁钛等原材料,再到汽车等终端产品的一系列碳排放数据,颇值得参观者驻足细究一番。

花名为“白芷”的公司CEO周烨在创业前曾是中国某电力集团研发中心的技术总监。作为一家重型碳排放企业,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他就深度参与过公司碳排放数据的计算工作,但是因为基础条件的不成熟,“当时算出的数据冗余性很大。”

易碳数科管理层正在开会,左一为公司CEO周烨

所谓“碳中和”,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数量,和因人类活动而减少的二氧化碳数量达到平衡。当前,从政府推出政策引导,高校科研开发绿色材料,再到企业加速技术改革,国家正举全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但每一项举措落地到底减碳减了多少,这要有精准的数据支撑。“都说太阳能发电比火力发电更绿色,你得拿出两者之间碳排放的实际数据差,是不是?”周烨说道。

而简单来说,易碳数科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个数据更科学、更精准,“我们希望能做出碳数据量化领域的国产工业软件和高质量的本土数据库,这无论是对于企业技术革新减碳,还是产品输出国外,都是基础性的工作。”周烨说道。

员工人数一年内增长7倍

矢志成为“工业碳数据云计算专家”,一个企业在明确了使命愿景与产品模式后,就需要有一个个具体的人来推动并实现。2022年也是易碳数科招兵买马的一年,公司迅速从10人发展到70人的规模。注入的新鲜“血液”里,大部分都是来自国内985高校、海外高校的研究生。

科创公司不可能靠讲故事赢得投资,同样,这也忽悠不了年轻人把个人职业的第一笔“投资”交给易碳数科。负责招聘的运营总监张宇航告诉记者,“面试中,他们问的问题很犀利,从宏观环境、企业战略目标与盈利模式、管理团队背景、个人职业规划与股权激励计划等等,也像一个个投资人。”

2022年内易碳数科员工人数增长了7倍,图为年轻员工正在工作中

现为易碳研究院研究员的尤章超是同济大学环境工程的研究生,去年7月入职。他回忆说,找工作那会儿他拿到了四五份入职通知,从国企、研究院到有规模的私企,但最后他自己决定去了一家在外人看来最不安稳的企业。“因为我觉得公司的方向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很吻合,创业团队的学术和产业背景很过硬,而且易碳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发展平台,让我能深入化工、制造、冶金等各种实体企业了解一手信息,很吸引我。”

去所谓的“大公司”也是赵雨琪很多同学毕业后的选择。她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管理硕士。她曾在一家化工企业实习,窝在格子间撰写环境社会责任治理报告,常常写到午夜12点,“但在易碳,可以让我直接面对许多领域行业,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初创公司的暖心举措也让他们颇为感动。尤章超在正式来易碳数科报道前,“公司就先给我打了一个月的工资,知道非上海户籍的员工要找房子落脚,让我们先安顿好自己,再定定心心来上班。”

尊重个性激发员工创造力

在初创公司工作,不可能不忙,但两位95后的职业新鲜人都不觉得目前的状态只有工作没有生活。上下班不用打卡,有急事可请假不扣钱,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领导的工位就在身边,有问题直接表达就好。周烨觉得,相比自己刚刚入职国企的二十多年前,这届年轻人更有勇气、活力与独立批判主义精神,在他们的价值观里,“被尊重的需求是第一位的。”所以在易碳数科,公司会在一个基本的共识之上,充分地给予每一位员工更多的选择性,以此来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与创造力。

比如,“每位员工在一个大体的工作目标之下,具体拟定自己的工作内容。然后我们采用灵活的办公模式,你可以在家办公,也可以在单位办公,周中有事请假,那么利用休息日完成工作进度就好。”周烨说。

两三个月前,尤章超在全国矿山协会完成了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公开演讲,台下聆听的都是各会员单位的董事长、总经理,这令他颇为得意。而促成这次演讲背后的流程是,尤章超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想法,在获得公司管理层支持后,他负责策划方案与演讲文案,周烨通过个人的社会资源去联络平台。

“每个人的目标经过分解后,可以向上驱动,让他的上司去协助他完成。”周烨透露,他和创始团队每天会在办公软件里接到员工的“派单”,然后着手开展工作。

匠心打造本土数据库

时下,“碳中和”概念已越来越热,该赛道上正不断涌入资本与竞逐者。而对于易碳数科这样一家初创企业来说,真正的挑战是在浮躁喧嚣的下,沉下心来做事,然后有一天,量变带来质变。

当然,在仅仅一年中,公司已拿下了有着标杆意义的第一个“小目标”。作为主要技术合作开发单位,易碳数科为某央企集团打造的一站式“碳足迹(环境足迹)量化与评估”在线服务平台日前上线,平台已累计服务18个行业,覆盖企业200多家,发布产品碳足迹评价报告300多份,碳核算产品数达500个。

受访人尤章超(右一)和赵雨琪正在交流业务

面向崭新的2023年,“我们还是一个小公司,需要大量的场景来‘培育’自创的工业软件不断成熟,比如,公司从钢铁、电力行业起步,数据上已经做得有一定规模,但在更多的行业,比如纺织、化工,还有很多的领域需要深入进去,这是从横向上来看;在纵向上,从基础能源、到基础原材料,再到终端产品,一步步推进,才能最终用精确的量化去支持中国的各企事业单位推进双碳数字转型。”周烨说,这是从公司战略上的规划,而从战术上,行政团队会继续完善形成一套适应上述变化的流程、组织建设与考核机制,并对员工们进行有效激励。

很快,易碳数科在上海移动互联网创新园的办公区域将进一步扩大,为预计在今年达到110人的员工规模准备好足够的空间。但公司无论怎样变化,周烨承诺说,给予所有员工“被尊重”的初心不会变,“哪怕有一天公司上市了,管理层也不设个人办公室,大家在一起同心同行。”

视频加载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上海   数字   花名   科技有限公司   足迹   本土   员工   规模   领域   环境   工业   数据   工作   科技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