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授衔前辞去军职,无缘授上将,曾是江西首任省委书记,活了65岁

井冈山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当年就是在这里,我党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建立了第一块农村根据地,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党和红军就是从这里开始不断发展壮大的。

如今的历史课本上着重介绍了这段历史,也记录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在这里发生的革命故事。其实有一个人对于井冈山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的名字却很少人知道,他就是陈正人。

01

陈正人是江西人,1907年出生,父亲是个秀才,在他八岁那年就因病去世了,只有母亲一个人拉扯几个孩子长大。他家的生活条件本来还过得去,但父亲去世后,家里就一落千丈,就连供陈正人读书都有些困难了。

母亲想送他去当学徒,但他却直接以逃跑的方式来抗议。看到儿子如此坚持,母亲就咬牙答应了他,找亲戚借钱送他去念小学。

他虽然和母亲因为求学一事发生了几次摩擦,但在他心中母亲是最重要的,而他妈妈也是口硬心软,嘴里念叨着家里没钱了,但还是尽量满足陈正人的需要。之后陈正人的母亲还因为不愿意出卖儿子而壮烈牺牲,这又是段怎样的故事呢?

陈正人读完了小学之后,又坚持念了中学,这时他开始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的思想就像是他的指路明灯,让这个热血青年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1925年,陈正人入了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此后他组织当地农民与敌人进行斗争,并在1927年时发动了“万安暴动”。

陈正人领导的一支完全由农民组成的队伍,拿着大刀之类的简陋武器向万安县城发动了攻击,最后在毛主席的帮助下才打下了万安县城,之后21岁的陈正人被任命为县委书记。

02

毛主席对陈正人的表现印象深刻,觉得他无论是县委的工作,还是搞农民运动,都是一把好手。

陈正人的母亲虽然只是个农村妇女,却深明大义,她知道儿子不是为自己一个人,而是在为全天下的穷苦人谋福祉,所以她对儿子的工作非常支持,后来她自己也加入进来,别的差使做不了,照顾伤员之类的后勤工作还是没问题的。

1928年夏天,由于革命形势变化,毛主席带领革命军回到了井冈山,陈正人等人也迁到黄坳地区。

随后一个叫肖家璧的土匪恶霸带着反动武装占领了县城,他抓了陈正人的母亲,逼迫她说出儿子的去向,母亲怎么可能出卖自己的儿子?

这个土匪用尽了酷刑折磨这位年过五十的老人家,一无所获之后开枪将老人打死。母亲的去世让陈正人悲痛万分,这件事也深深地印在了毛主席的心底。

1949年4月时,在决定主政江西的人选时,他特意安排了陈正人,觉得他是最适合的人选,同时还下令一定不要放过罪大恶极的肖家璧。最后这个土匪头子在被公审后执行枪决。

03

陈正人始终坚持在江西与敌人展开游击战,但长期的战斗生活拖垮了他的身体,他不得不前往香港、广东、湖南等地养病,抗战胜利后,毛主席觉得他对于根据地建设方面经验丰富,就将他派往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主任。

在一年后,考虑到实际需要,他提出辞职,请求去搞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党中央同意了他的请求,任命他负责吉辽省的军政工作。陈正人出色的表现为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吉林省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后来有人对他辞去政治部主任一职感到遗憾,如果没有辞职的话,相信在1955年授衔时,至少能获得上将军衔。不过陈正人对此却毫不在意,只要能为国家为人民多办点实事,个人得失真的没放在心上。

1949年,陈正人当选了江西省的省委书记,并兼任军区政治委员,他也是江西第一任省委书记,1972年,在动荡时期陈正人遭到迫害,最终因病逝世,享年65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省委书记   江西   总政治部   万安   解放战争   井冈山   党中央   军职   首任   根据地   土匪   上将   人选   县城   儿子   母亲   农民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