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万春等住湘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呼吁-支持长株潭培育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红网时刻新闻3月3日讯(记者 王诗颖 )全国两会期间,毛万春等住湘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呼吁,支持长株潭培育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因此,委员们认为,建设长株潭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对于推动湖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打造全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放大“一带一部”融合效应,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

经济规模优势突出。以全省13%的国土面积、22%的人口,创造了42%以上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十分突出。

创新资源密集度领先中部。长株潭聚集了72所普通高校,拥有“双一流”建设高校5所、学科15个,国家“A+”学科7个。拥有两院院士80名,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162家,占全省80%以上。新布局的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等“四大实验室”和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力能实验装置一期、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等“四大科技设施”也全部分布在长株潭。

世界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十三五”期间,长株潭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率居主要竞争城市首位,获国家科技奖励95项。超级杂交稻、“天河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轨道交通牵引等“三超”技术领跑世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轨迹等核心技术源于长株潭;飞腾CPU、鲲鹏GPU、国科微SSD和麒麟操作系统等“两芯一生态”有力保障国家信息安全;高温难熔金属、碳纤维材料等替代进口,鱼类、辣椒、“双低”油菜等支撑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京华号”盾构机、“海牛Ⅱ号”深海钻机等“大国重器”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先进制造业具备全球竞争力。长沙“科创谷”、株洲“中国·动力谷”、湘潭“智造谷”成为重要创新策源地,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等世界级产业集群以及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等国家级产业集群蓬勃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全球领先,获批轨道交通行业全国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政策机制创新形成示范引领。湖南修订、制定四部地方性法规规章,促进科技创新政策互联互通。制定科研经费管理“二十条”、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实施意见,激发内生动力。率先推出“两个70%”等激励政策,探索专利权出资注册公司等成果转化模式。

但同时提案中也指出,从国家创新版图看,湖南地处中部,南有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有武汉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西有成渝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资源集聚的虹吸效应逐步显现,发展的制度性落差呈不断加大趋势,优势特色产业梯度转移态势受到一定影响,致使湖南发挥“一带一部”功能、支撑中部崛起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提案认为,为推动建设,湖南省政府做了大量前期研究论证,制定了《长株潭培育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规划(2022-2035年)》,但需要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因此,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等相关部门,批准支持建设长株潭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布局一批重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湖南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指示,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的有力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提案   区域   国家   全国   中心   长沙   湖南   高地   政协委员   轨道交通   制造业   效应   实验室   规模   装备   科技   毛万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