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不排便=吸10根烟?关于“便便”,我们不得不知的6个真相

每天早上顺利排上一“便”,可以说是一件大快事,将肠胃中的各种食物残渣排出体外,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但是,由于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及个人身体等原因,越来越多人出现了排便不畅、排便困难的情况,自然也不能体会到便后的快感了。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看到网上有人说,“一天不排便相当于身体被迫吸了10根烟”、“早上9、10点排便最好”、“吃香蕉能‘治’便秘”.......真是如此吗?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便便事儿~

01

长时间不排便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1、便秘

大便长时间停留在肠管中,肠道会对大便中的水分和部分有毒物质进行二次吸收,促使粪便干结,诱使便秘的发生,长此下去容易形成顽固性便秘。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2、痔疮

长期便秘,排便过于用力会使肛管粘膜向外凸出,静脉回流不畅,久而久之形成痔疮。

还有一些人因为长期刻意憋大便,导致盆底压力和肠管压力增加,容易诱发痔疮的生成。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3、心脑血管疾病

便秘造成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因大便排出不畅而过度用力摒气,会增加腹压,血压也同时升高,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中风猝死等。

4、大肠癌风险

研究表明,便秘是诱发大肠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慢性便秘者,由于大肠粘膜与致癌物质长期不断接触,就会增加大肠癌变风险。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02

上午9~10点间排便,才是最健康的?

答案是:几点排并不重要,固定时间排便才更健康。

重要的是排便一定要规律。每天规律排便,身体才可能更健康。不论是早上、下午还是晚上,养成自己的排便生物钟才最重要。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不管是每天排便一到两次,还是两三天排便一次,只要自己的排便比较规律,都是正常的,不用太在意是早上还是下午。

03

香蕉真能“治”便秘吗?

真相是:大忽悠,不可信。

通便是需要膳食纤维的帮助,但单纯依靠香蕉的膳食纤维来起到润肠通便的效果是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因为香蕉的膳食纤维的含量并不突出,梨和火龙果的含量都比它高。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另外,市面上出售的香蕉大多是后期催熟的,生香蕉里有大量的“鞣酸”,它有非常强的收敛作用,能让蛋白质凝固,吸收粑粑里仅存的水分,粑粑就会变得更干更硬,小心越吃越便秘哦~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04

什么是便秘?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美国胃肠病学会将慢性便秘定义为存在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且至少达到3到6个月:

➡ 排便频率减少(每周排便少于3次);

➡ 排便费力;

➡ 粪便变形;

➡ 粪便干结;

➡ 排便不尽感或直肠肛门阻塞感;

➡ 需手法辅助或药物辅助排便。

如果只是偶尔的排便不出,或排便辛苦,可能只是身体的正常反应,不用过分紧张。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便秘一般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 饮食结构不合理;

➡ 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 喝水少;

➡ 憋便;

➡ 精神紧张焦虑;

➡ 肠梗阻;

➡ 肠道良性/恶性肿瘤;

➡ 药物等因素。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05

什么情况下需要看医生?

每个人的身体状态不同,生活习惯也不一样,排便的次数也会有所差异。

一般出现以下症状,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 症状为新发的,或者说对于自身排便习惯来说是不正常的;

➡ 连续几天都没有排便;

➡ 反复便秘持续3周以上;

➡ 严重影响生活;

➡ 合并症状,比如便血、体重下降、发热、乏力等;

➡ 家族里有患肠道肿瘤或者炎症性肠病的。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06

日常如何预防便秘?

1、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

练习每晨排便一次,即使无便意,也可稍等,以形成条件反射。同时,要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2、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合理膳食

建议每天摄入充足的水分,多吃蔬菜、水果和杂粮等食物,补充膳食纤维,保证规律的作息,坚持适当运动。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学习用,侵删)

*本文仅做健康科普,具体检查或诊疗还请遵循医生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粪便   肠道   膳食   大便   香蕉   症状   纤维   真相   规律   身体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