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是一种古老的贵族饰品,翻看欧洲过去的肖像油画,各种富贵阶级的女性身上经常是挂满了珍珠。即使日常着装没有佩戴华丽的宝石类饰品,但总是能不经意间露出一串珍珠手链,侧面证明自己的家族财力。
我国珍珠饰用也历史悠久,在古代,珍珠已成为朝廷达官贵人的奢侈品,皇帝也开始接受献珠,东汉桂阳太守文砻向汉顺帝“献珠求媚”,西汉的皇族诸侯也广泛使用珍珠,珍珠是尊贵的象征。
但是,你知道吗?珍珠其实是一种体内异物,具体来说是蚌壳的体内异物。那么,珍珠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它的形成分为两种方式:
一、外部因素
蚌的外套膜受到异物(砂粒、寄生虫)侵入的刺激,受刺激处的表皮细胞以异物为核,陷入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陷入的部分外套膜表皮细胞自行分裂形成珍珠囊,珍珠囊细胞分泌珍珠质,层复一层把核包被起来即成珍珠。以异物为核称为“有核珍珠”。
简单说,就是有异物进入珍珠后,被珍珠质包裹,层数越来越多,就形成了珍珠。而现在人工养殖珍珠,也是利用了这一点,人工将异物植入珍珠体内。从育珠蚌外套膜剪下活的上皮细胞小片(简称细胞小片),与蚌壳制备的人工核、一起植入蚌的外套膜结缔组织中,植入的细胞小片,依靠结缔组织提供的营养,围绕人工核迅速增殖,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质,从而生成人工有核珍珠。
二、内部因素
外套膜外表皮受到病理刺激后,一部分进行细胞分裂而后发生分离,随即包被了自己分泌的有机物质,同时逐渐陷入外套膜结缔组织中,形成珍珠囊而后形成珍珠。由于没有异物为核,称为“无核珍珠”。
人工无核珍珠,是对外套膜施术时,仅植入细胞小片,经细胞增殖形成珍珠囊,并向囊内分泌珍珠质,从而生成人工无核珍珠。
另外,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镁,占91%以上,其次为氧化硅、磷酸钙、Al2O3及Fe2O3等。珍珠中的有机物含有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等17种氨基酸。 另外,还含有30多种微量元素、牛磺酸、丰富的维生素、肽类。配带珍珠相当于极缓慢的速度持续将珍珠粉涂抹在身体上,特别是全珠款式的项链,对皮肤有美白养颜的效果。另外,一直有传言,配带珍珠项链可以缓解嗓子疼痛,起到保护嗓子的作用,这种说法在用嗓较多的职业(如教师,导游等)中流传。但是暂无科学依据。
实际上,珍珠与孕育珍珠的软体动物的蚌壳成分很相似,区别在于珍珠在体内,蚌壳的内部有丰富的晕彩,跟珍珠表层相似。珍珠本来是异物进入蚌体内,被蚌分泌的碳酸钙组织包裹形成的。客观上来说,珍珠和蚌壳都是同一种物质。当珍珠在蚌的体内越长越大就会贴在蚌壳上,不分彼此了。而蚌壳的外部在水中受环境的影响,长的就不好看了。实际上蚌壳经过深加工,可以制作成各种饰品,生活用品,甚至饲料。
其实,在野生环境下,有珍珠的蚌非常少,随着人类对美好事物的不断向往,珍珠养殖技术不断出现新的突破,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工珍珠,珍珠的形状也各形各异,颜色也不尽相同,但市面上看到的基本都是形状规则的好看珍珠,价格也是非常昂贵的,其实那是经过精心挑选和加工后的,正常情况下,其实会出现很多异型珍珠,其价格也较难衡量,但是异形珍珠独一无二的造型给了设计师更多发挥的空间。
珍珠的光泽是天然产生的,表皮细腻的光泽会更好,也是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那么,珍珠的颜色为什么会各不相同?
其实,珍珠的品种和颜色,跟我们人类的人种和肤色(包括头发、眼睛)相似。人类起源于东非稀树草原,那时候是统一的黑皮肤黑头发黑眼睛。我们的祖先于7万年前走出非洲,在随后的几万年里,蔓延到全世界。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人类的遗传基因每隔几代就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异。这些细微的变异逐渐累积,体现在身体外观上,形成了显著的差异——不同的肤色,不同的头发,不同的眼睛,不同的脸部轮廓,不同的身高和体型——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人种。
产珍珠的软体动物的物种演化,跟人类是一样的。珍珠在外观和颜色上的差异,是软体动物物种演化的外在体现。所以,珍珠的颜色,是由基因和环境决定的。
其实,每一颗漂亮珍珠的出现都是蚌忍受巨大痛苦的过程,珍珠的出现就是蚌“反抗”异物保全自己的结果。
更新时间:2024-07-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