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甲流了,家长如何做好照护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日,甲流进入高发期,

多地学校因学生患甲流而停课。

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

2023年第7周中国流感监测周报显示,

近期甲型流感的来势最为凶猛

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人流感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每年呈季节性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一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甲型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或旧亚型重现引起的。

“甲流”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患者以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自发病后5天内均可从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排出病毒,传染期约1周,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甲流与普通感冒有何不同?如何判断是否感染甲流?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就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分析,首先是病原和病因不一样,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而感冒是由其他一些病毒,比如鼻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

其次,甲流的症状更重,有发热、高热,体温可达39℃~40℃。会有全身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头痛、胃肠道不适感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炎症,导致基础病发作和加重。有一部分人感染甲流后可能会出现继发的感染,比如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性气管炎等。感冒症状总体比较轻,出现低烧、流鼻涕、眼睛干涩、咳嗽、咽喉不舒服等。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气短、基础病加重等情形,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第三,从治疗方法看,治疗甲流有特异性药物。甲流虽然属于自限性疾病,但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重症风险。普通感冒一般对症治疗,多喝水,注意休息就可以了。

第四,从预后和并发症来看,甲流危害性较大,如出现肺炎、诱发基础病加重、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而感冒不会出现并发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刘胜表示,感染甲流可以通过做核酸检测发现,但此核酸非彼核酸。刘胜说,每个病原体都有核酸,热搜中提到的核酸检测用的是针对甲流病原体的核酸检测试剂。除此之外,在医院通过专业的试纸也可以检测出是否感染甲流。

可以自行服用奥司他韦吗?

近日,“奥司他韦”一度冲上微博热搜,不少人在购买奥司他韦。那么,可以自行服用奥司他韦吗?

据悉,奥司他韦(Oseltamivir)是一种作用于神经氨酸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可抑制流感病毒数量的进一步增加,从而抑制流感病毒在体内传播以降低致病性。主要用于甲型、乙型流感的治疗和预防。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甲流”的预防和治疗药物,患者在发病后48小时内服用,能够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如果处于单位或学校时,未戴口罩近距离接触了甲流患者,可以服用奥司他韦预防甲流病毒感染。但奥司他韦这类抗病毒药物属于处方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服用。

甲流患儿的家庭防护

1.患儿尽量单间居住,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

2.患儿使用卫生间后,应立即通风,并进行清洁和消毒。

3.患儿咳嗽和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遮掩口鼻。

4.患儿在家庭共同区域活动时需佩戴口罩。患儿如需离家(如到医院就诊)需佩戴口罩。

5.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可复课。

6.家庭成员在接触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后,应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

7.尽可能由相对固定的一名非流感高危人群的家庭成员照顾、接触患儿,近距离接触患儿时应佩戴口罩。

8.家庭成员,尤其是流感高危人群应尽可能避免与流感患儿密切接触。

9.密切观察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一旦其他家庭成员出现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甲流?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两种疫苗对2种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均能起到保护作用,6月龄以上且无禁忌症的儿童均可接种。

做好个人防护:

1.勤洗手,多通风,注意防寒保暖;

2.均衡饮食,适当锻炼,保证充足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

3.出门应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减少聚集活动;

4.出现流感样症状时,尽量不要带病上课或上班,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应及早就医,积极治疗减少并发症。

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做好日常管理:

1.学校和托幼机构要认真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登记制度,掌握学生缺勤原因,做到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若1周内出现5例以上流感样病例,应及时向所属地县(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2.教室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教室内空气流通。

3.每天要对卫生间、食堂、门把手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毒;托幼机构每天要对学生玩具等物品进行消毒。

4.要借助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流感防病知识,提高师生防病意识。

文章来源:新华网、人民日报、人民网科普、北京健康教育、北京日报、青岛疾病控制、观海新闻客户端等。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包图网

本文只为传递信息,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使用不当的情况,请联系中国教育新闻网。

本期编辑:庄元

觉得好看,点赞在看!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托幼   核酸   呼吸道   并发症   口罩   中国教育   流感   症状   家长   病毒   孩子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