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香港鄂志寰:跨境人民币或迎来一轮新高潮

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下称“前海金融30条”)。“前海金融30条”围绕深化深港金融合作、深港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发展特色金融产业、加强金融监管合作等方面提出30条具体举措。

重磅政策再次来袭,会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产生哪些显著影响?大湾区的金融企业或从事者怎样抓住新机遇?对深港两地金融业将会带来怎样的刺激和具体变化?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就多个热点问题专访了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

机遇

“我们要把政策机遇变成市场机遇、业务机遇”

南方日报:“前海金融30条”的发布提出多条促进深港两地金融业发展的举措。那么在未来,您认为“30条”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所产生最显著的影响会是什么?

鄂志寰:我个人理解“前海金融30条”是对大湾区规划以来相关措施和意见的延续,整体对大湾区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个方面是有利于大湾区进一步提升在全国高质量对外开放中的战略高地定位。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大湾区本身的金融业有非常快速的扩展,金融业的质量和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前海金融30条”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升大湾区金融业在整体经济中的作用,更好地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对实体经济的贡献。

第二个方面,前海是大湾区的前沿阵地,这样的旗舰地位也决定了“前海金融30条”具有先试先行的功能定位。作为改革,尤其是金融开放的重点,它对于整个深港的金融合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前海金融30条”中,很多都是创新性的举措,包括对跨境金融试点的放松,这些对提升深圳的金融中心地位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个方面就是香港层面,香港本身也是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前海金融30条”里面有很多跨境措施,包括跨境人民币等新的业务领域,以及一些新产品和限制的放开。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枢纽,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南方日报:在此影响下,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的金融企业或从事金融行业的工作者来说,怎么样才能抓住新机遇?

鄂志寰:“前海金融30条” 本身是政策的机遇,我们要把政策机遇变成市场机遇、业务机遇,可能要有一些落地的做法。具体来说,比如措施提到香港地区的金融机构可以在前海合作区设立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等相关机构,扩大服务范围。香港本身总人口有700多万,而整个大湾区的人口有8000多万左右,意味着我们金融机构服务的对象可以扩大10倍,对于金融从业者来说机遇也是很大的。

通过认真了解“30条”的具体内容去开发相关的产品,解决跨境金融中存在的难点和堵点,再通过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发现新的业务机遇。尤其是一些针对个人的金融服务,以及市场互联互通的措施,都是我们抓住政策机遇,开展新业务的切入点。

南方日报:“前海金融30条”的发布对于便利香港普通居民具有重要意义,您认为哪些新举措是对于香港普通居民而言影响较大的?会给他们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鄂志寰:“前海金融30条”中关于民生的具体措施,很好地体现了民生优先的工作思路。香港居民在内地开立Ⅱ类和Ⅲ类银行账户需要提供更多的证明文件,这一次把代理见证开户的试点范围进一步放大,未来大家就能更加便利地解决开户问题,也可以绑定一些移动支付,同时,探索在前海进行在线业务创新,试点开展信用卡视频面签,让港人生活更便利。

第二个方面,此次“30条”也提出为在前海的一些企业提供融资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港人北上之后面临的困难,他们可以在创业和工作的同时获得更多的信贷金融支持,对于支持更多港人参与大湾区的建设,并从中获益是有直接帮助的。

挑战

“从资本到金融设施的互联互通,都为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坚实基础”

南方日报:“前海金融30条”里面特别提到前海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的功能,您认为这会给深港两地的金融行业带来哪些具体的变化?

鄂志寰:人民币业务是“前海金融30条”里面很重要的部分,在大湾区相关的跨境措施里,涉及人民币的跨界金融服务,实际上推进的还是比较快的,很大程度可以满足市场上的各类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湾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一国两制”,包含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所以不同区域间的金融合作如果属于跨境,都涉及相关的资本项目管理。

过去前海一直是人民币跨境业务的首创者,包括最开始的跨境人民币贷款,以及跨境人民币的资金池和相关业务都是从前海做起来的。这次“前海金融30条”也是把前海的一些试点又推到新的高度。

前海探索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机构加入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就是从根本上为人民币的跨境提供一个基础性的连接。“30条”措施也吸引更多的香港金融机构参与前海的人民币业务,包括对跨境电商提供人民币结算便利,在前海探索个人经常项目本外币收支一体化管理。个人领域也有很多对于人民币使用限制的放松,包括本外币收支一体化的管理,以及个人购汇的具体要求,“前海金融30条”里都有很明确的表述。

从个人业务到公司业务,到资本,再到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都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在“30条”之后,跨境人民币业务可能会迎来一轮新的高潮。

南方日报:现在内地和香港在个人和企业层面有哪几个最常见的、影响比较广泛的金融制度壁垒?这一次的“前海金融30条”当中有没有涉及或者解决这种问题?

鄂志寰:“一国两制”和三个关税区的事实,决定了两地要素的跨越流动是受制于监管措施,以及一些不同的法律体系要求。过去几年,相关机构也在不断推行相应的改革措施,减少要素跨境流动中的障碍和问题,来推动两地的协同发展。

此次“前海金融30条”涉及到两个方面值得关注,一个是关于个人跨境执业资质的准入,允许更多香港的专业人士在大湾区城市执业,增加了人才资质的互认和人才跨境执业的便利度。在这方面可以鼓励和提升前海相关行业的经营机构增加香港从业人员的比例,来扩大香港专业人士在前海的参与度。

第二个是关于数据流,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都是跨境流动的重要方面。过去这些数据并没有实现跨境的互联互通,一些港资企业在内地的生产经营活动就会受到一些限制,对金融服务需求没有办法得到有效满足,“30条”在这方面亦有所改革。

南方日报:这一次启动了两地监管之间的合作,也是一个重大突破,现在来看您觉得哪些领域可能会有率先进展?

鄂志寰:围绕产品具体的互联互通措施,双方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30条”也提出了三条和监管相关的具体措施。

一个是深港两地在前海合作区内,要建立更加紧密的跨境金融监管合作的机制,有定期会商机制及常态化,在协同防范一些跨境的(非法)活动,以及控制可能带来的跨境金融风险方面,(两地)会有更高的效率,也能在更大程度上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是探索跨境金融监管创新,包括加深深港两地金融管理部门人员交流,有助于提升两地的监管效率。另外就是优化金融法治环境,法治环境本身就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是重要一环。

【记者】许懿

【作者】 许懿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香港   人民币   港人   南方日报   金融业   两地   试点   机遇   新高潮   便利   措施   机构   政策   业务   金融   更多   鄂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