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命运,从停止抱怨开始

曾听说过一句话:

如果你看不惯某种东西,那就改变它。如果你无法改变它,那就改变你自己的态度,不要抱怨。

深以为然。可是,要做到不抱怨很难。

仔细回想一下,你能够做到连续几天一点抱怨也没有呢?也许一天也做不到。抱怨在生活中如此常见,以至于我们很少去想这是否正常。

甚至,有时候我们还会有意无意把抱怨当作生活调剂。

抱怨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人际关系。很多亲密关系或亲子关系都毁于总有人爱抱怨。

那么,人为什么爱抱怨呢?

01

抱怨不只是情绪宣泄

不知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他似乎对什么都不满意,只要你一点事做得不合他心意,都能被数落半天。事后,还时不时要翻出来说道。

你这个人怎么这样?难道你就不能……?


我真是要被你气死了,你到底有没有脑子?


只要你否认,他就有可能会突然暴走,开始疯狂攻击你,直到你缴械投降。往往再理智冷静的人,也会因此崩溃。

当然,更多的是相对来说更温和的抱怨,比如发个牢骚,吐个槽,不自觉地反复念叨。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潜意识推动的。

导致抱怨行为的动机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 宣泄情绪

设想一下,好不容易请到假打算出去玩几天,结果天公不作美。又或者原本答应陪自己去的人,临时放了鸽子。

这是抱怨最浅层、常见的动机,好比人感觉压力很大时忍不住长叹一口气。这种程度的抱怨往往不会持续太久,也不会影响正常的社会功能,因此只要不沉溺其中,也不失为一种自我调节方式,比一味压抑情绪好。

2. 获取关注

有些老人可能会不断跟子女说:“哎呀,现在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活着实在没什么意思”“一年到头也不回来看看我们,真是白养你们了”。孩子小的时候,也常常会抱怨父母陪伴自己的时间太少或不够爱自己。

这些抱怨,听上去像指责,被抱怨的人第一反应可能是你们怎么一点也不体谅我。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希望你能够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只是不知道该如何更好地告诉你“我需要你”

3. 推卸责任

比如团队作战的时候,若事情搞砸了,可能会抱怨队友不给力、领导拖后腿。

有时候,也许队友或领导的确需要负很大的责任,但是有些时候真相却不是如此,只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不想承认自己也有责任,通过不断抱怨别人将责任和内疚感转移出去。

毕竟,承认自己错了或不行,有时候真的很难。尤其是对自我价值感低的人而言,这可能意味着“我的人生完了”。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4. 控制他人

偏执型人格的人或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抱怨,往往是为了控制他人。

一般来说,被抱怨的人会忍不住想“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或者“要怎么才能让她不抱怨呢?”

被抱怨者越害怕冲突,越容易被别人的情绪影响,越习惯于自我反省,就越容易被控制。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控制欲很强的人,往往会通过抱怨控制对方

话说回来,抱怨的四种动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往往会组合出现。而且,抱怨者往往并不会直接告诉你她为什么抱怨,事实上绝大多数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所以抱怨很难控制。尤其是推卸责任和控制他人的时候,理性思维会选择性下线。

但是,只要稍加辨别,就会知道他为什么抱怨。

02

抱怨对人有哪些影响

抱怨就像是口气,别人抱怨的时候,你一下子就能注意到,但从自己口中发出时,却觉察不到。

抱怨对被抱怨者的影响很明显,想一想自己多么不喜欢爱抱怨的人就知道了。

但其实,抱怨对抱怨者的影响也很大。

心理学家威尔·鲍温专注于研究“抱怨对人的影响”数十年,在他看来“抱怨是一种包含负能量的语言,它让你将精力投注于当下存在的问题,而不是问题的解决。”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因此,抱怨对人的负面影响至少有三个:

其一,削弱人的力量

习惯抱怨的人,其实是以弱者和受害者自居,等着别人来满足自己的诉求。然而,没有人喜欢抱怨,所以往往他并不能达成所愿。期待一旦落空,自然会倍感失落和无助。

如此,每次抱怨都是一次消极自我暗示:“我很惨,但是我无能为力”,就好像掉入了一个沼泽,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其二,妨碍问题解决

抱怨,尤其是喋喋不休的抱怨,会让与之相关的所有人深陷充满负面情绪的能量场中。在这个状态下,人的本能反应往往是逃避,互相推卸责任,往往把会一件小事情变成罗生门。

很多夫妻因为小事吵到离婚,到最后一刻还是觉得都是对方的错,便是如此。若彼此能停止抱怨,换一种沟通方式,很多婚姻原本不必走到那一步。

遗憾的是,人一旦习惯了抱怨,便很难看到自己的问题,也不愿意相信其实除了必须对峙,还有更多可能性。

其三,破坏关系

若抱怨是针对人的,对关系破坏性特别大。

虽然说,人之所以抱怨,是因为有些诉求未被满足,但被抱怨者感受到的更多是指责、无理取闹、道德绑架。即便知道自己也有责任,但是为了对抗抱怨者对自己施加的情绪攻击,会选择性否认他的需求

一段彼此需求都无法被满足的关系,注定是失败的。

03

怎么减少抱怨

冷静下来想一想,过多抱怨真的损人不利己。当然,我们也不必苛求自己完全不抱怨,它和愤怒一样,也有存在的必要性。只是若不加觉察,就容易被情绪反噬。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如果你习惯于抱怨,可以试试以下方法减少不自觉的抱怨行为:

1. 觉察抱怨背后的动机

对自己的抱怨行为保持觉察,可以试着记录下那些让自己情绪起伏特别大或反复出现的抱怨,结合前面的解析,看一看自己抱怨背后的诉求是什么?

2. 用行动替代抱怨

诉求被看见后往往就会失去它的魔力,越是求而不得就越想要,哪怕其实并不是特别需要。

因此,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还要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吗?得不到会怎样?得到了又会怎样?”

如果真的非常重要,直接表达或直接采取行为效果更好。如果并不是那么需要,学着放下。

3. 21天不抱怨计划

抱怨是一种习惯或思维定势,不抱怨也是。当你意识到自己在抱怨的时候,试着按下暂停键,等待着冲动淡去,慢慢的就能减少抱怨。

比如说,在手上戴一个特别的橡皮筋,每次忍不住抱怨的时候就弹一下。随身佩戴一个解压小玩具,忍不住抱怨的时候,就捏一捏。或者,直接叫停“不要抱怨了,想一想你的诉求是什么吧。”

从三天不抱怨开始,逐步递增到7天,10天,15天,21天。当你终于做到的那一天,好好奖励自己一下吧。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如果你身边的人爱抱怨,又该怎么做呢?

首先,一定要避免情绪卷入。

抱怨者的负能量很强,一不小心就会受到影响,尤其是亲近的人,不理会就显得不近人情。理会,又于事无补,而且会助长他的怨气。

对于这种人,当他开始开始抱怨的时候,先给自己戴上保护罩,“他爱抱怨,是他的问题,不是我的错。如果他有什么诉求,应该心平气和地跟我说。”

抚平情绪后,帮助对方识别自己的诉求。

抱怨从来不是目的,诉求被满足才是。所以整理好心情后,试着与他对话——

“你希望我怎么做?”


“我可以为你做什么?”


“我怎么做,你才能好受点?”


刚开始,他极有可能会趁机继续抱怨,你可以平静且坚定地告诉他:“我知道你有情绪,但是你只有告诉我你的诉求是什么,我才能满足你。等你想好了的时候,可以跟我说。”

同时,也要明确自己的底线和边界。要避免指责和批判,强化关心和中立态度,同时表达要精准、简洁,不要与之纠缠。

绝大多数时候,只要你愿意敞开心扉,对方的负面情绪都能被极大抚慰,从而有机会展开有效沟通。

偏执型人格或负能量比较重的人,可能很难展开对话,可以建议她去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

参考书目:

[1] 威尔·鲍温,《不抱怨的世界》,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04.

[2] 威尔·鲍温,《不抱怨的世界:人际关系篇》,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04.

[3] 迈克·贝克特尔,《高难度对话》,北京日报出版社,2017-10.

作者:非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可能会   湖南   动机   能量   情绪   很大   版权   图库   责任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