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未来产业 南沙奋力跑出加速度

媒体团在中科宇航调研。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耿旭静 摄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耿旭静、董业衡 通讯员南宣)在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正在测试;在我国首座深水科考码头,“海洋地质二号”多功能新型科考船正在准备出发……广州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正以实施《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为总牵引,抢滩未来产业,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南沙加速度。

抢滩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乘着国家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东风,南沙的汽车、造船、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元宇宙、氢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突出四链融合基本路径,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南沙打造大湾区创新型产业新高地。

在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正在冲刺测试工作。中科宇航(广州)装备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小伟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将完成3发固体火箭的总装和发射工作,同时完成液体火箭的研制。”据介绍,产业园最大具备年产30发固体运载火箭的能力,这也是我国首个全产业链商业航天产业园。

太空旅游飞行器也正在中科宇航紧锣密鼓地研发中,最快2025年,中科宇航将具备太空旅游飞行器生产能力。“太空游游客体会的过载比过山车还小,这意味着能玩过山车的游客都能太空游。”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太空游从发射到回收整个过程大约1小时,收费约300万元,可以体验的滞空时间为5-10分钟,飞行高度约为108公里。

企业是发展的主体,没有企业的茁壮成长,就没有南沙高质量发展的升腾景象。在广州海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厂房内,全自动化机器人正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焊接。“2007年落户南沙,产值当时只有5000万元;去年产值接近20亿元,我们与南沙发展同频共振。”广州海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晓欣告诉记者。

创新平台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在南沙制造业不断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无疑是强大的驱动力。明珠科学园、广州海洋实验室、冷泉装置、“风洞”“识海”项目、大洋钻探船、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广东广船国际海洋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沙区已累计建成各类创新平台370个,南沙正深耕科技创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在我国首座深水科考码头,“海洋地质二号”多功能新型科考船正在准备出发,进行深海科考任务。“这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科考专用码头,去年12月交付并投入试运行,最大可停靠4万吨级科考船,我国深海探测基地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基建处副处长许晓东介绍,科考码头岸线总长1000m,泊位长700m,建设5个科考船泊位。

预计明年,科考码头将迎来一艘“巨无霸”,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面向深海万米钻探的超深水科考船——大洋钻探船。大洋钻探船设计排水量达4.2万吨,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和海域超过11000米的钻探能力,将成为支撑海洋强国建设的“国之重器”。

在经济活动高度活跃的大湾区,海量的数据资源与数据的高度需求并存。落户南沙的广州数据交易所成立为数据交易搭建高效安全流转的平台,释放数字经济新活力。

“广州数据交易所在全国首创数据流通交易全周期服务,助力南沙乃至全市、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广州数据交易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南沙   运载火箭   大洋   科考   加速度   深水   广州   宇航   码头   海洋   未来   产业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