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主假正经讲史 之 南北宋03

【每周花5分钟,看阁主为你假正经讲解五千年中华史】

柴荣(影视剧形象)

上次说到周世宗柴荣与赵匡胤大败南唐军,班师回到东京。高平之战后,后周北方安静无边患,南向的南唐也暂时安宁,至此,后周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到东京后,柴荣虽然欣喜,大封功臣,但想着繁华的南唐终未攻下,总是忍不下这口气。大家要知道,柴荣可是当时的英雄人物,又大权在握,手下军队何止百万,旗下国土何止万顷,虽然南唐也是广大富饶,但后周的实力气吞万里如虎。周世宗把赵匡胤、赵普等找来,一起参详分析天下形势,以及接下来的行动,赵匡胤认为,纵观现今天下,后周鼎盛,而后蜀、北汉等已处颓势,南唐地处江南富庶之地,在李唐2代人的耕耘之下,越发实力强大,虽然之前的大捷我们重挫了他们的锐气,但并无动摇其根基,如果我们要建立两汉、隋唐的一统功业,必须先要攻下南唐,只要一举拿下南唐,则天下可定矣,不愧是真英雄大军事家!赵普附和匡胤,并补充道:“南唐优势有二,一是,据有淮河、长江天险易守难攻;二是,拥有强大的水军,我国地处北方,不善水战,也缺少坚船利舰。所以,我们要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军,方能压制南唐。”,世宗默然,当即下令打造坚船利炮,训练水军。

柴荣(影视剧形象)

二征南唐

在水军还未炼成之际,忽有军情来报,南唐员外郎朱元,出兵江北,舒、和、蕲三州已失,兵锋直至扬、滁二州,扬、滁守将为避锋芒,进入寿春暂守。世宗担心围攻寿州李重进部的安全,下旨令其安全行事,重进以分兵二处互为照应,乘夜奇袭朱元援军得手,朱元暂退紫金山防御。世宗得报南唐援军到达寿州,为防有失,与匡胤等诸将率水军来援,朱元登山远望,只见淮水之中旌旗蔽日,朱元见船首世宗和匡胤一个穿着龙袍大元帅服,一个着战衣铁甲,威风凛凛,气势汹汹,想起之前对阵赵匡胤的种种,远望匡胤神采飞逸,真是名不虚传。又虑柴荣的两次御驾亲征,亲冒矢石,攻城略地,智勇无双,而此时的南唐国主却在金陵城的皇宫内极尽奢华。想到这里,朱元顿时神色黯然,痛苦非常。世宗和匡胤登岸以后,柴荣当即点将,向唐军进发,赵匡胤领偏师向边镐、许文緽攻去,并用诈败逃窜引诱边镐、许文緽追击,结果大败边、许唐军,朱元见大势已去,在紫金山竖起白旗,降了!

赵匡胤(影视剧形象)

此时王景达正率兵进到淮水,与周水师相遇,仓促应战,正打得难解难分之时,早有人来报,说紫金山上插满了后周军旗,景达大骇,心想莫非紫金山已陷?忙令军队撤退,这一撤退不得了,唐水军竟成溃退之势,周水师与匡胤配合,快速追击,竟将唐军精锐水师2万余人尽数歼灭,王景达等抱头鼠窜逃回金陵,而坚守寿州年余的刘仁赡已经弹尽粮绝,已难再守,恰在此时,周世宗向城里射了劝降书,刘仁赡无奈投降,以保全民安全,不久后即病逝。

此战役,后周军队既解除了南唐的军事侵犯,又夺下了寿州,战果收获颇丰,君臣一众人等真正春风得意。匡胤随驾北归,加拜义成军节度使,晋封检校太保,世宗对赵匡胤的倚重更甚。

柴荣(影视剧形象)

三征南唐

显德四年(957年)冬,周主决意征伐濠州、泗州(今安徽省凤阳、泗县),匡胤自请为前锋。此时,南唐在十八里滩扎寨,据江而守,对于柴荣和匡胤来说,如何渡江作战是一个大问题。柴荣正在头疼之际,忽报赵匡胤所部已经渡江,攻破了唐寨。原来,由于自恃有江河阻拦,唐军放松警惕,此时正值寒冬,赵匡胤估计唐军戒备松懈,竟率先单骑横渡过江,他的部下骑兵也紧随他渡过了河,南唐军寨万没有想到周军乘夜过河奇袭,纷纷四散,赵匡胤缴获唐军武备军械战舰无数。匡胤即用缴获的南唐战舰乘胜攻克泗州。南唐在清口驻军,而后,赵匡胤与柴荣两翼分兵沿着淮河一路东下,趁着夜色一路追到山阳,如摧枯拉朽般,竟然如此顺利,一举擒获南唐都应援使陈承昭。次年正月,即公元958年,攻下楚州。战事进展如此顺利是周世宗所没有想到的,柴荣决意扩大战果,他率军南下扬州,赵匡胤乘胜在迎銮江口、瓜步(今江苏扬州南部)连破南唐军。南唐举国震惊,君臣慌乱,武将凋零,庙堂之上已无可派之将,慌忙上表求和,割江北诸地与后周,柴荣方才罢兵北归。赵匡胤在此役中奋勇作战,于五月移领忠武军节度使。这是周世宗柴荣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南征,此次南征的结果是,后周与南唐的均势发生了彻底的反转,后周乃至后来的北宋初年,都保持了对南唐的攻势,而曾经强大富饶的南唐处于劣势,割地求和去尊号称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紫金山   淮河   金陵   后周   南唐   水师   水军   正经   影视剧   强大   形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