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在识别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来源中发挥重要作用

8月10日,《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发表题为《利用卫星发现垃圾填埋场的大量甲烷排放》(Using Satellites to Uncover Large Methane Emissions from Landfills)的文章,展示了互补卫星如何在设施水平上实现大型甲烷排放点源的全球监测、识别和量化。

减少甲烷排放是遏制气候变化的当务之急,随着全球甲烷浓度以创纪录的速度增长,识别具有高减缓潜力的排放点源来源至关重要。卫星有能力观测全球大气甲烷浓度,可用于监测和量化大型排放点源,并在区域和国家尺度上表征排放量,以便与报告的排放量进行比较。基于此,来自荷兰空间研究所(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Space Research)、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加拿大蒙特利尔温室气体排放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公司(GHGSat Inc.)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具有不同时空覆盖范围和分辨率的卫星仪器,监测并量化了各个垃圾填埋场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使用全球对流层观测仪(TROPOMI)和GHGSat对全球4个温室气体高排放城市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分析,从而识别了大型排放热点和设施排放特征。

研究发现:①GHGSat的高分辨率观测可将甲烷排放归因于垃圾填埋场的不同部分。印度和巴基斯坦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广泛分布在各个场地,但阿根廷Norte III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的近87%来自西侧的活动模块(active module)。②GHGSat观测结果显示,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方法,2019年阿根廷Norte III垃圾填埋活动模块的甲烷排放生成量平均为4.3吨/小时,远远低于实际甲烷排放量,而关闭活动模块可迅速减少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③常用的排放清单将城市甲烷排放量低估了1.4~2.6倍,根据GHGSat观测的平均值,垃圾填埋场占全市甲烷排放的6%~50%。这反映了需要在全球排放清单数据库中细化垃圾填埋和城市排放的规模和空间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互补卫星(比如TROPOMI和GHGSat的互补性)为监测、识别和量化全球大型甲烷排放点源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结合这些不同来源的数据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识别大型甲烷排放点源并进行必要的设施监测,从而减少短期排放,改善气候政策的排放清单,指导地面测量活动,以更好地了解排放特征并支持监管执法。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气候变化动态监测快报》2022年第17期,刘莉娜 编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甲烷   垃圾   阿根廷   排放量   表征   温室   气体   清单   气候变化   来源   全球   卫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