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台积电的“使命”已经达成了

你发现了吗?科技圈有一个定律只要是冲到了“行业第一”,就会成为美“眼中钉”。所以成为“行业第一”或许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那么成为美“眼中钉”后会有什么下场呢?

个人认为,下场只有一个,无论做出什么选择,华为、台积电就是两个典型。华为代表的“不屈派”,面对老美的打压,华为坚持“三不”原则,不妥协、不后退、不认输。这样的华为是令人敬佩的,但在美的重拳之下,华为业绩暴跌,损失惨重。

台积电代表的是“妥协派”,面对老美的施压,台积电选择了“三从”,听从、服从、顺从。正因为如此,台积电选择了赴美建厂,作为代工领域的“扛把子”选手,台积电拥有世界领先的代工技术,本可以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但台积电却妥协了。

本以为对美的妥协会换来台积电的“安全“,但事实并非如此,台积电依然难逃被“霸权”的命运。相比于华为的直接损失,台积电的损失就显得更加被动,但又有种“活该”的感觉,是台积电自己把路走窄了!台积电的例子,可以给那些对美抱有幻想的企业好好上一“课”。

台积电在美的施压下,选择了赴美建厂,一方面是想要获得高额补贴,另一方面是更多的押注在了美企身上,希望可以获得美企支持,提升台积电的业绩。然而,意料之外的是,台积电“赔了夫人又折兵”,啥也没得到,反而碰了一鼻子“灰”。

首先,美芯片法案所提到的补贴,主要是为了扶持本土企业,毫无疑问,英特尔才是“亲儿子”,也是老美重点扶持的对象,台积电只是充数而已。其次,台积电对美企的依赖度越高,美企就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抢走了台积电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近日,苹果、英特尔也先后传出了砍单以及延迟订单的消息,给台积电的N3订单带来了重创。

更让台积意外的是,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的隔壁,英特尔也开始建厂了,目的很明显,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美企的意图是什么?答案呼之欲出。毕竟为了完成亚利桑那州工厂的建立,台积电又是运人,又是运设备,还千里送技术,这些才是老美迫切需要得到的东西。

仅仅3个月时间,老美对待台积电的态度就出现了180°大转变,外媒则无情嘲笑,台积电的“使命”已经达成了。这相当于彻底摊牌,老美想要的技术、人才已经拿到手了。说实在的,投资了400亿美元的工厂,台积电也不可能说走人就走人,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干。

而根据台积电CFO透露,在美生产芯片的成本比在本土要高出至少4倍。且台积电或许要专门为苹果等美企服务,根本没有机会吸纳新客户或新订单。这不就是把台积电当成了美的“后花园”吗?

总的来说,相比于华为,台积电的妥协并没有给它带来更多的利益和好处,反而有苦难言,进退两难。这也说明了,核心技术还是要自己造,台积电就是因为使用了不少美技术、美配件以及美设备,并且对美企产生了依赖性,才不得不低头。中企要引以为戒,学习华为,至少通过科技研发,还能给自己争取一条“活路”。别学台积电,被人“卖”了还要帮着“数钱”。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亚利桑那州   华为   英特尔   眼中钉   代工   使命   订单   损失   工厂   更多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