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透析大明朝灭亡的五点原因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已经收官大结局好多天,但这部剧一直不太火,即便有张若昀、王阳、戚薇的加持,还是免不了低分的结局。不少人评论说这部剧剧情太弱,没啥精彩的地方,但其实这部剧真的很不错,透过它我们就能很直观地理解明朝中后期那段历史,也能理解大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大家都知道,明朝亡于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加上满清入侵,最终大明朝终于土崩瓦解,成为历史的尘埃。但为什么农民起义就能够推翻大明朝的统治?历史书会告诉我们,土地兼并是根源,可什么是土地兼并,它又如何影响农民,如何引发起义?


上述问题就是《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力图呈现的东西。


1、土地兼并问题有多严重。电视剧里的大反派范渊是金华府仁华县最大的地主,但他有着士绅的身份,曾经当过官员,退休前曾担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正四品。按照现在的行政级别大概是正司局级干部。他有很多田地,都是通过各种手段巧取豪夺得来,还可以少缴税。


但范渊并不是田地最多的人,他在最后一集公开指出,曾经担任内阁首辅的徐阶徐阁老,拥有田地24万亩!谁敢查?连李世达这个巡抚都赶紧压低声音,将事件聚焦在仁华县,可见当时的土地兼并问题有多严重,而且大多是官员退休后的常态化操作。整个大明朝,真正清廉如水的大概只有海瑞一个人了。


当官的摇身一变成了士绅地主,可以光明正大用各种手段去“购买田地”,失去土地的老百姓则日子更为艰难。


像鹿飞龙通过放高利贷逼迫陈小枝一家贱卖田地的方法,就是地主们兼并田地的手段之一。失去土地的陈小枝父女不愿意当佃户,只好跑到山里自己开垦土地,不但艰难还收成不好,生活水平直线下降。


所以,通过这部电视剧,我们就会直观了解到底什么是土地兼并,对老百姓的影响到底有多严重。


2、地方官员的选择很有限。电视剧里,范渊之所以能够作威作福,祸害一方,除了退休官员的身份,还在于他能够笼络、使唤当地的官员。金安府下辖八个县,所谓的共进退其实就是听命于士绅阶层,各取所需,互利互助。


同阳知县邓恩华也曾意气风发,意图大干一场,实现个人抱负。但到任之后才发现,财力、人力都不为自己所掌控,他只是一个空壳县令。在财力方面,地方赋税有限,而且大多要上缴朝廷,如有大项目还是要请求士绅们捐赠,否则就会激起民变。就像万成县任主簿面对的难题一样,本身就是个穷县,老百姓根本就无力承担加税,而想要建一座桥梁解决洪涝问题,让任主簿踌躇了许多年,直到死了也没能实现。


在人力方面,所有的知县、知府,都是流官,孑然一身到地方赴任,当地的书吏、衙役却是本地人世袭,强龙尚且难压地头蛇,何况这些流动的知县知府呢。


所以,电视剧我们看到,黄知府到任时,除了仁华县知县方懋珍作为城郭县县令不得不迎接外,其他七个县压根就不露面,黄知府也没有办法。所谓的官大一级压死人,其实更多是体现在具体办事流程上。


这样的体制机制导致地方官员难有大的作为,只能选择与士绅、胥吏合作,夹缝中寻求施展抱负的机会。揽溪知县毛攀凤更是彻底倒向范渊,成为其爪牙,但也会借助范渊的力量修建学堂、粮库,算是为老百姓做一点点实事。


3、什么是真正的民意。电视剧的高潮部分是黄知府、刘巡按终于可以实施清丈田亩的政策,结果在范渊等人的授意安排下,被地方官吏合伙蒙骗,还激起了民变,导致二人挂冠自肃,凄惨收场。


站在上帝视角的我们都知道,黄、刘二人的政策虽然有讨好张居正的意图,但本意还是为了老百姓好。如果将士绅豪强隐藏起来的田地清理出来,朝廷增加了税赋,老百姓间接减少了税赋,是只有士绅地主受损的好事。但为什么老百姓反倒不愿意,甚至暴动造反了呢?


原因就在于士绅与地方官吏勾结,沆瀣一气,他们故意在执行层面歪曲政策本意,选择性执行政策,粗暴对待老百姓,并且打着执行上官政策的旗号,将好政策扭曲成了坏政策,直接引发老百姓的不满。


从20年前帅家默父母惨死到20年后帅家默自己蒙冤受刑,激起民变然后掩盖真相这套把戏,士绅和官员们早就轻车熟路了。


所以,我们看到上街闹事、声讨黄刘二人的老百姓是真情流露,纷纷向帅家默扔菜叶子臭鸡蛋的也是老百姓的真情实感,但无论是黄知府、刘巡按还是一心纠正丝绢税错漏的帅家默,他们都不是老百姓的敌人。何以至此?


由此可见,所谓的民意汹汹是可以被操控、裹挟、引导的,能够表达出这样的观念,让观众建立理性思考意识,或许是《显微镜下的大明》最值得称赞的地方。


4、正义如何实现。《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最开始只是仁华县的官司,然后一点点打到了金安府,随后到了监察御史,最后惊动了奉兴巡抚李世达,才真正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一个启示是,很多大案要案只能自上而下来解决,靠基层官府是很难的。就像《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最终只有到了太后老佛爷那里,通了天了,才真正逆转。丝绢案也是如此,没有李世达的到来,帅家默和丰宝玉只能死路一条,重蹈帅敦诚20年前的悲剧。


第二个启示是,没有绝对的公平正义,所有一切都取决于利益。李世达为什么要过问丝绢案?真的是关心帅家默的冤屈吗?显然不是,他的目的和黄、刘二人一样,都是为了迎合张居正改革需要。范渊等人的行为阻碍了张居正改革之路,所以就要被推开,拯救帅家默不过是顺势而为。


整部剧里,只有思想转变后的方懋珍真正的成为为老百姓发声办事的父母官,但他此前也是碌碌无为,属于躺平式干部。


5、大明朝为什么亡了。《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解剖一个县城的一件案子,展示了大明朝基层组织的实际运转情况。由点及面之后,我们会悲哀的发现,整个大明朝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了。


尽管张居正找到了病灶,也提出了改革措施,但囿于士绅、百姓的二元结构,受限于地方官员治理机制和能力,很多改革措施无法真正落实,还会被利益集团恶意执行,起到了反作用,使得新政变成了百姓口中的“恶法”。如同北宋王安石变法的结局一样,随着张居正身死,改革也就烟消云散了。


最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士绅官吏勾结一气,百姓苦不堪言,遇到大灾大难之年,也只有起义造反一条路了。没了百姓支持,大明朝如何不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大明   明朝   华县   士绅   知府   田地   老百姓   官员   土地   原因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