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1.6 谆谆善诱引导孩子发展逻辑思维

(“合集”载有全部专题内容,欢迎转发文章!感谢关注本号!)

小学阶段是孩子的思维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发展的过程,促进孩子这方面的发育能让孩子将来更有思考能力,也更有创造力。因为孩子杂念少、记忆好,如果过分强调考试成绩的话,孩子很容易宁愿记住答案得高分而不求甚解。当学生的成绩作为考核老师工作的重要指标时,老师想方设法促使学生考出好成绩是相当可以理解的事情。因此,假如发现孩子出现“不求甚解”的情形时,父母就应该“果断出手打好替补”,毕竟这是涉及孩子未来独立思考、自立自主的大事情。


从身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物来描述距离、空间和时间,然后推演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化,可以很好地引导孩子的思维从具象逐步演化到抽象。比如,相当多的三年级孩子还会热衷于幼儿时期形成的“图话状态”,也就是喜欢涂鸦作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现实空间的框架中进行思考判断。但偏偏有点拔苗助长嫌疑的课程却要求学习两位数乘法,这些相当抽象的内容会让大部分孩子感到困难,甚至因此对数学产生恐惧感。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该怎么辅导孩子比较有效呢?


从孩子站着的地方出发,才能踏实有效地前行。从孩子熟悉的环境开始,不但容易消除恐惧感,也容易建立具象与抽象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孩子发展抽象逻辑思维。拿孩子熟悉的图画景物来比拟是很有效的手段,还容易延伸到现实中的许多场景,在孩子的思维中建立这些具象景物之间的关系。虽然老师课堂上也会这么教,但却不是针对个别学生熟悉的具象,而父母就可以针对您自己孩子熟悉的具象来辅导,效果就要好得多了!用孩子熟悉甚至喜欢的具象来比拟,孩子就不会恐惧这些具象背后的抽象逻辑,还可能因此喜欢上这些抽象逻辑“游戏”。假如能在欢愉的氛围中启迪抽象逻辑思维,孩子更可能因此喜欢上数学呢!

(“合集”载有全部专题内容,欢迎转发文章!感谢关注本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孩子   不求甚解   具象   恐惧感   逻辑思维   抽象   逻辑   熟悉   思维   父母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