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美联储收割工具,俄乌冲突成世界关键,四大势力全受牵连

俄乌战争已经进入关键阶段,随着俄军20多万预备役陆续开赴前线,乌军的人数优势荡然无存。虽然从纸面上来说,现在的乌军还有着百万大军在前面顶着。但这百万人的成色大家都很清楚。也正是如此,拜登才会亲赴基辅给泽连斯基打气。

这就好比大战开始前,皇帝到前线亲自劳军一般。作为乌克兰真正的“总统”,拜登除了给乌克兰带去五亿美元援助外,最重要的是士气。这场战争不仅仅是美联储收割金融这么简单,已将中国、俄罗斯、美国和欧盟四大势力绑上了赌桌,不管是哪一方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如今乌克兰的形势非常不好。不管西方舆论如何吹嘘,这不过是一种战时宣传。虽然欧美并没有直接参战,但已是乌克兰的输血管。只要欧美的输血管一断,乌克兰马上就会进入休克状态。所以,欧美媒体无论是出于政治正确还是稳定军心,都必须报道乌克兰正面新闻。

不过,如今的形势到底好不好欧美乌高层都心知肚明。正所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个道理泽连斯基不是不懂,而是为了欧美援助他只能不懂。不管是哈尔科夫大捷还是巴赫穆特血战,乌军死就死在国际观瞻这几个字上。

在哈尔科夫大反攻中,俄军的兵力几乎为零。整个西部集群摆了一出空城计,除了丢了一些装备并没有受到多少损失。但乌军在这次反攻中出动了不少自己精锐部队。结果大量部队在俄军的火力覆盖中被杀伤。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巴赫穆特,不过这次乌军是防守方,俄军是进攻方。

在这场看似俄军在进攻的战役中,俄军再次使用了最为擅长的“马拉农场”战术。只要乌军发动反攻就迅速撤出阵地,然后趁着乌军立足未稳就是一轮火力覆盖。在一轮轮杀伤中,乌军27个旅被拉上前线又被揍下来。

虽然乌克兰不会报道自己伤亡数字,但从各路信息中可以得出乌军的伤亡已达几十万。拜登也清楚在北约无法大规模下场的情况下,还是要靠乌军这些炮灰帮自己支撑战局。如果人都死光了,给再多武器也没用了。为了不让乌军一溃千里,这次一定要到前线鼓舞士气。

我们都知道俄乌冲突二月份爆发,美联储从三月份就加息。但谁也不会想到,一场俄乌冲突已经彻底失去控制,四大势力都被牵连了进来。对于俄罗斯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恢复默克尔时代的格局。

这也是为什么普京在特别军事行动一开始就拉着乌克兰代表团在白俄罗斯谈判,还不停跟朔尔茨以及马克龙打电话的原因。战争是美国挑起的,因为想改变现状的是美国而不是俄罗斯。普京毕竟是个亲西方的总统,他的目的是俄欧关系能继续向前。所以,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是普京最初的想法。

但这本身就超出了美国的底线。美国的想法是维持俄乌冲突低烈度对抗,然后不断从欧洲收割资本。这也是俄乌战争打了一年仍然无法停止的重要原因。也是这一年时间,俄乌冲突的性质变了。由于西方在开战前在舆论上用力过猛,导致现在普京必须要把俄乌冲突当成卫国战争来打,这才有了30万预备役上战场的剧情。

这场俄乌冲突现在只有三个结果,第一个结果就是冲突持续升级,最终俄罗斯在元气大伤后控制整个乌东,但由于经济下滑,在普京退位后出现混乱。这对美国是最好的结局,因为在持续动荡中欧盟会彻底沦为美国附庸,制造业全面外移,资本跑到美国华尔街。而俄罗斯会有一定概率解体或者倒向西方,这对中国非常不利。

第二种结局就是乌克兰死而不僵,两国在某一条战线上持续拉锯,俄罗斯持续被欧美经济封锁,被迫转而与中国合作。虽然人民币将成为双方主要结算货币,但世界格局将逐渐两极分化,全球化因此而中断。中国虽然得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欧美经济的持续萎缩会抵消这种增长。最后一种就是俄罗斯凭借50万大军彻底解决乌东问题,欧洲开始觉醒从而恢复与俄罗斯合作。美国霸权开始出现动摇。这里面无论是哪种结局,四家都不能独善其身。俄乌冲突正改变世界格局。

作者/孤寂寒光,更多军事国际相关事实,以及观点评论请关注,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卫国战争   巴赫   乌克兰   冲突   俄军   预备役   俄罗斯   欧洲   美国   中国   前线   格局   势力   结局   关键   欧美   工具   经济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