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可考取状元,却因慈禧嫌弃最终落榜,最后他却推翻了大清

“此人姓氏,多有灾祸,须划去此人,不得考取功名”,慈禧的一番话却在几年之后奠定了清朝灭亡的结局。


1904年,大清在各种危机之下已经岌岌可危,但还是按照清朝的科举制度举办了科举考试。谭延闿赶上了这一次考试。在考试中,他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将试卷答得尽善尽美,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状元非他莫属。

但很快现实的打击就来了,当时慈禧作为主审官看到谭延闿的试卷也十分欣赏,认为状元郎非他莫属,但此时慈禧看到的只是匿名的试卷,但当侍从将谭延闿名字展示出来时,慈禧却立马翻脸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只因慈禧嫌弃谭延闿的名字,觉得不吉祥,于是便将其名字划去。那么,慈禧究竟为什么会嫌弃谭延闿的名字呢?谭延闿出生于世家,其父是两广总督。不过,谭延闿的出身虽然显赫,但不是那么被父亲宠爱,只因为他的母亲是父亲的一个丫头,不过好在他从小读书颇为用功,甚至深得光绪的老师称赞。

在1889年时发生了戊戌变法,其中有一个人名叫谭嗣同,是湖南人。当时慈禧虽然镇压了戊戌变法,但是谭嗣同的精神却影响了很多革命人,所以慈禧触见谭延闿的名字时,认为他和谭嗣同有一定的关系,怕以后给自己带来祸端,而且谭延闿还是湖南人,更令当时慈禧心中不痛快,觉得不吉利,于是将谭延闿的名字划去。


错失考取功名的机会,谭延闿很是郁闷,而他也意识到大清太过于腐朽,所以1911年武昌起义时,他成了推翻清王朝的一股势力。落榜后谭延闿回到湖南后开始热衷于教育事业,加上家里资金的支持,办了不少学校。后来,在全国革命的大浪潮下,清廷不得不搞“改革”,在众人的推举下,谭延闿进入政坛

辛亥革命爆发,谭延闿推举成了湖南总督,成了湖南省的主官。在革命的大浪潮下,谭延闿最终无法守住湖南,于是开始支持孙中山先生,变卖家产得到五万大洋,支持孙中山革命。这也就不难解释他为什么在国民党内部有这么高地位,一度当上了南京国民政府主席。

谭延闿发妻是清末江西布政使方汝翼的女儿方榕卿,早在谭延闿八岁那年,方汝翼带着全家来到谭钟麟家做客,谭延闿与方榕卿有了第一次见面。二人成婚后,方榕卿成为家里的贤内助,谭延闿只身在外搞革命。


1918年,方榕卿身染重病,不久后离世,得知妻子病逝,谭延闿悲痛欲绝,坚持在军中吃了一百天素菜,不沾荤腥。后来孙中山有意将宋美龄介绍给谭延闿,可谭延闿始终践行对亡妻的诺言,发誓再也不娶。后来谭延闿干脆认下宋美龄母亲为干妈,自此撮合谭延闿和宋美龄的婚事。


后来蒋介石迎娶宋美龄之事,还是谭延闿伸出援助之手,替蒋介石说话,促成宋美龄和蒋介石的婚姻。蒋介石当权后,谭延闿出任要职,担任过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二人私交也不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慈禧   戊戌变法   国民政府   湖南人   科举   总督   湖南   蒋介石   状元   试卷   名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