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被才女之名掩盖的女宰相

在盛唐时期,由于国家的强盛以及帝王的推崇,使得诗词歌赋盛行于世,也让强大的盛唐涌现出了许多千古流芳的风流才子。

但在这其中,有一位被称为“才女”的人却被历史埋没了才华,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女官人上官婉儿。

她不仅在诗词歌赋方面十分出名,让当世许多才子佳人都无法望其项背,直到现在也有很多学者推崇她的诗文。

而且她在朝廷当中身处高位,治国理政方面也被后世人称为“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宰相。

自古以来,朝堂的局势就是风云变幻的。

尤其是在唐朝,武则天的继位更是让全天下人都十分惊讶,毕竟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王朝中,女人做皇帝是非常不合常理的。

尤其是武则天称帝前后,更是让本就不太平的朝堂更加风起云涌,无数大臣以及王公贵族被牵连,上官婉儿的家族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上官仪站错队,导致了整个上官家族的覆灭,年幼的上官婉儿就这样沦为了宫中“奴婢”,

不过经过多年的跌宕起伏,她竟蜕变为权倾一时的当朝“女宰相”,可谓是尝尽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但她不论是“起”还是“落”,都离不开那位千古女皇——“武则天”。

幼年因罪成奴,深得武皇欢心

当时正是李唐王朝逐渐鼎盛时期,武则天仗着唐高宗李治的宠幸,在朝堂中的权势也如日中天,而且还与皇帝一起并称“二圣”,从此后宫也开始干预朝政。

这让武则天萌生了压制皇帝、自己当家做主的想法。

武则天种种越制行为让朝中的大臣深恶痛绝,为维护皇帝的尊严以及朝堂的稳定,朝臣们纷纷上书请求废黜武则天。

上官婉儿的爷爷上官仪就是其中之一,也埋下了上官家族覆灭的种子。

上官仪认为武则天作为一个皇后非常专横,于是就想将她废黜。

只可惜唐高宗又于心不忍,此事让武则天得知之后,直接就将谋反的罪名安在上官仪头上,无奈之下上官家族家产全部被抄没,上官仪和他的儿子也都被处死,年幼的上官婉儿作为上官仪的孙女也和他的母亲一同被送入宫中当奴婢。

但上官家也是一个名门望族,上官儿从小就受到了母亲的精心培养,再加上她极具天赋,年纪轻轻就能够吟诗诵赋,这样她瞬间以才识而闻名宫内。

在那个年代,女子无论是才华学识还是社会地位都要比男子低一个档次。

但才华出众的上官婉儿不仅令许多男子望而生畏,也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

因为武则天和上官儿一样,虽然同为女儿身,但都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和政治信念。

武则天也在上官儿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甘于为女子这个身份所压制。

再加上武则天首次招见上官婉儿时,当场随性出的题目上官婉儿就能将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一气呵成,这让武则天更加喜爱。

也正是在武则天的支持下,上官儿才能踏入政坛,开始她不平凡的一生。

上官婉儿刚开始担任掌管宫中诏令的职务,但没想到后来有一次直接忤逆武则天的旨意,若按照大唐律法上官婉儿当被斩首,但没想到一向律令严明的武则天竟然赦免了她的死罪,可见对她的宠爱之至。

此事过后,上官婉儿更加尽心尽力的辅佐武则天。

后来武则天竟然直接让她处理百司奏表,要知道这种朝廷事务均为机密,但却放心给她处理,这也让上官婉儿的权势逐渐日盛。

在武则天卧病在床之际,前朝后宫所有的事务都由上官婉儿一人总览。

在武则天执政后期,上官婉儿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唐实际掌舵人,亦是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女官,天下众生的生杀予夺亦或是重要的军国大事均取决于上官婉儿的决策,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更重要的是上官婉儿处理政务也是井井有条,丝毫不逊色于其他朝臣,这让当时天下还赋予给她一个“巾帼宰相”的称号,可见其在政治上也十分出色。

武皇被迫退位,深得中宗之心

尽管天下太平无事,但武则天执政时期大肆欺压那些李唐宗亲,这些李唐宗亲对武则天早就已经恨之入骨,只苦于没有反抗的机会和能力。

但武则天执政后期,已经是年迈无力,对于朝政大事也逐渐无法掌控。

这就给了那些受压制的李唐宗亲一个反抗的机会,终于在神龙元年,张柬之等李唐旧臣拥护李唐宗亲发动了神龙政变。

这让此时已经82岁的武则天被迫退位,朝政大权又回到了李唐宗亲手中,唐中宗李显胜利复辟。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上官婉儿作为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宠臣加重臣,按理说在李显执政时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但结果并非如此。

在唐中宗李显逼迫武则天退位时,武则天的退位诏书就是上官婉儿所写,上官婉儿卓尔不群的文学才华也让刚刚登基的李显十分喜爱,

尤其是上官婉儿在武则天时期所积累的处理政务的经验以及在朝臣中的威望更加让李显看重,

这样的人物对自己稳定朝堂局势十分重要,这使得上官婉儿从前朝旧臣成功过渡为一个新朝重臣。

局势稳定之后,上官婉儿在文学方面的才能也彻底的展现出来

唐中宗李显为彰显大唐盛世,在宫廷之中举办了一场吟诗诵赋的诗词赛事,召集了天下所有的有才之人前来参赛。

没想到在面对全天下所有文采斐然的才子时,上官婉儿的诗作一骑绝尘,令所有的参赛者以及天下才子望尘莫及,

这一场诗词大赛也彻底让上官婉儿的“才女”之名声名远扬,让其成为了唐代自上官仪以来又一个文坛领军人物。

唐中宗李显继位初期,那些没能在此次政变之中捞得油水的李唐宗亲对李显的皇位垂涎三尺,那些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势力较大的武氏家族也伺机而动,平静的朝堂之下实则暗波汹涌。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上官婉儿才得以受到李显信任,再次在新朝掌握了朝政大权,上官婉儿也再一次成为了大唐帝国的核心。

上官婉儿为了让天下才子得以登朝入仕,在皇帝的允许之下设立了修文馆,聚集了天下才子在此进行文化交流,成为了中宗时期的文坛引领者。

通过这一举措,上官婉儿让天下的寒门才子登科入仕又多了一条渠道,让盛唐时期的诗文创作更加繁荣,对中国历史上艺术文化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她自己所写的三十二首诗文还被收录进《全唐诗》,使得唐诗成为了我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

这一切的一切都归功于上官婉儿的决策和引领。

尽管她文学成就如此之高,但她的出身和地位终究是一个政治家,摆脱不了政治命运的掌控。

中宗骤然驾崩,走上灭亡之路

唐中宗李显和唐高宗李治一样,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软弱,而且两者的妻子都非常的强势。

唐中宗李显的皇后是韦皇后,有了武则天这样的前车之鉴,让韦皇后也想要将丈夫皇帝之位取而代之。

因此韦皇后直接向李显投毒将其毒死,以此来扫清自己临朝称制的障碍。

李显驾崩之后,韦皇后夺取政权的表现更加明显,上官婉儿本以为能够再辅佐一位女皇“武则天”,但这次她却站错了队。

面对韦皇后如此疯狂的篡权行为,朝臣们不允许刚刚稳定下来的李唐政权再次被妇人篡夺。

终于公元710年,唐玄宗李隆基以“拯救社稷,造福百姓”为名发动了“唐隆政变”,让自己的父亲李旦顺利继位,李隆基也被封为平王奠定了后来登基的基础。

而在此次政变当中,位高权重的上官婉儿却没能幸免于难,她见韦皇后大势已去,直接篡改显宗遗诏内容,让李隆基的父亲李旦辅政,以便于表明自己的立场。

但没想到当上官婉儿带着遗诏,挑着夜灯迎接李隆基大军入宫时,却受到了李隆基要拿上官婉儿祭旗的处置。

毕竟经历过三次政变却依旧平安无事的她,在李隆基的眼里根本就不可久留。

而且李隆基也认为就是上官婉儿将朝政搅得如此混乱,也正是上官婉儿的撺掇才让韦皇后萌生了再次成为一代女皇的想法,

于情于理李隆基都表示上官婉儿非杀不可,在李隆基授意之下,上官婉儿与韦皇后一同被杀,一代才女就此殒命。

纵观上官婉儿的一生,从小就在险象环生的宫廷之中长大,她的一生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一步步凭借自己的学识才华迈向权力的巅峰。

她的眼光独到,对于政务的处理也十分得当,这才被赋予“巾帼宰相”的称号。

她卓尔不群的文学才识也让她成功的引领了一代文风,为唐代的诗词歌赋走向巅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无奈生在那个年代,尽管上官婉儿十分有能力,但一旦踏入政坛,就注定终将会以政治家的身份沦为一个政治的牺牲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宰相   上官   盛唐   官儿   大唐   朝臣   宗亲   朝政   才女   才子   皇后   才华   皇帝   时期   家族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