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军阀石友三为什么要火烧少林寺?

石友三为什么要火烧少林寺?解放前,少林寺曾遭受过一场毁灭性的浩劫,军阀石友三带兵上山,将少林寺一把火差点烧了个干净,寺内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以及佛学典籍都在这场大火中灰飞烟灭。对于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承和文物保护来说,这真的是一场灾难。但是任何事情他都不是无风起浪的。石有三虽然不是什么好人,毕竟最后他还当了汉奸,可他跟少林寺有什么仇呢?为什么要毁掉这所千年古刹呢?

这个就说来话长了。少林寺在解放前并不像现在这样,只是一个单纯的旅游胜地和宗教场所。其实少林寺自古以来都是很有势力的,在当地它可以说是超越官府的存在。从南北朝开始,他就拥有大量的田产和庙奴,几乎登封一半的土地都是历代皇帝赐给少林寺的私产。 庙奴呢?说白了就是给少林寺种地供养僧人的佃户。不过这些佃户相对于其他佃农来说更加不自由,他们祖祖辈辈被绑定在少林寺的土地上,不能随意的脱离户籍或者改变身份。当然这也不是少林寺特有的产物。庙奴这个群体在古代几乎所有上规模的寺庙、道观都有存在。清朝灭亡以后,少林寺没有了皇家的撑腰,为了保住名下大量资产,寺里的僧人开始疯狂的扩充武装。少林寺自古就有养武僧的习惯,而在民国初年那种乱世中,武僧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在大家传统的印象中,少林寺的武僧应该个个都是武林高手,但其实不是,少林寺也是与时俱进的,在清朝末年,少林寺的武僧们就已经装备上了最新式的枪支火炮,其兵器精良程度即使正规军也远远不如。而到了民国,少林寺。 下辖分院支派,总共拥有2万武僧,这些武僧全都受过专业的军事化训练,你可以把他们理解为少林寺的私兵。大家可能会有疑惑,少林寺为什么要养这么多私兵呢?很简单,因为民国了嘛,除了世道混乱,没有了皇帝的保护,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手底下那些佃农受到新思潮的影响,多多少少想要讲究人权和平等了,也就是不好管了,这时候手里有枪才好震慑他们。可是手里的枪多了,难免会有些其他想法。少林寺当时的领导者妙兴大师可能有感于达则兼济天下的宏愿,


在军阀混战时期加入了吴佩孚的军事集团,负责领导寺庙里的武僧镇守玉溪,并为吴佩孚授予团长的官职。后来,妙兴带领武僧和另一个军阀交战时,不幸中了流弹身亡,少林寺的僧兵们也兵败如山倒退回了寺庙。 对手则不肯放过他们,这才有了石友三火烧少林寺的后话。少林寺被打压后,好几年都一蹶不振。抗日战争时期,虽然还时不时有弟子下山抗日,但寺里的主流观点还是隐释不出,不再参与凡俗间的争斗。以至于皮定均将军当年去少林寺游说抗日时,不但遭到了拒绝,还差点被绑起来交给了当地的汉奸政府。

我们常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少林寺本身可能没有问题,但是里面的僧人多了,难免有一些六根不净、道德败坏之徒混入其中。他们仗着寺庙的势力,在外面作威作福,欺压百姓,甚至还扬言有闺女的种水浇地,有好媳妇的种好地,有烂媳妇的种烂地。这就导致当时方圆几十里的佃农名声全都臭了,闺女嫁不出去,儿子娶不上媳妇,土改归流时期,那些罪恶累累的和尚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在批判大会上,有些当地农民甚至表示,就凭一些僧人的所作所为,没有把少林寺拆了,就已经给足了佛祖面子了。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少林寺已经破败到了快要关门的地步,寺里仅剩下十几个行将旧木的老僧人。但是随着港台武侠小说的兴起以及电影少林寺的上映,这个濒临灭亡的寺庙再次复活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军阀   少林寺   佃农   佃户   武僧   解放前   闺女   僧人   寺庙   火烧   媳妇   民国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