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浪漫:《流浪地球2》外籍演员的中国电影体验

2月8日,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工作人员在介绍微表情捕捉技术。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新华社济南2月23日电(记者袁敏)2月的山东青岛乍暖还寒,北风卷起浪花拍打在海堤上,哗哗作响。“洋小伙”悟空刚拍完戏,一头钻进暖洋洋的烧烤店,一群中国朋友热情地招呼他坐下。

悟空今年31岁。2014年,他从欧洲来到天津游学,一下子爱上了这个热情友好的国家,在中国一待就是9年,还成了一名演员。科技、浪漫,这是他眼中的中国电影。

近期热度不减的电影《流浪地球2》就有他的戏份。提起拍摄时的经历,他的表达相当地道——“我的妈呀,太震撼了!”

2月8日,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一名工作人员在演示微表情捕捉技术。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在东方影都数字科技影棚,他看到了1:1真实还原、细节精确到铭牌上每一个标点的布景和道具,还第一次听说了“可视化剧本”,即虚拟化制作平台通过动作捕捉、HMC(头戴式摄像机)面部捕捉、三维扫描、实时渲染等技术将人体动作即时转化为虚拟演员的三维画面,并将其和场景渲染在一起。

近年来,青岛建设起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建成数字金融支撑下的人才产业互联网平台和“UHD(超高清)+5G”直播室,启用40个国际顶配影棚、32个配套置景车间、1万平方米高科技单体摄影棚……中国电影的“科技范儿”越来越足。

“我常常给外国好友推荐一些中国电影,向他们介绍中国电影中的高科技。”他说。

“浪漫”是悟空提到的第二个关键词。从业以来,他参与拍摄中国影视作品19部。医生、董事长、记者、古代数学家……他在不同角色中体会中华文化的浪漫。

在他眼中,中华文化很特别。“就拿《流浪地球2》来说,拯救地球要靠所有国家一起努力,所有人都是英雄。”他说,“剧组同事教我一个中文词叫‘集体主义’,我喜欢这个词,它很温暖也很浪漫。”

如今,悟空已经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还会说几句东北、广东等地的方言。但他说,最喜欢的还是青岛,“这是个有山有海、有古典欧式建筑和浪漫东方情调的城市”。

“影都里有很多年轻人,我在这里有不少中外好友。”他笑着说。

青岛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中国首个“电影之都”。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芳介绍,近年来,青岛电影产业异军突起,建立起涵盖影视制作全产业链条的影视基地。

“截至目前,青岛影视基地累计入驻影视企业800余家,接待剧组近300个,电影票房产出已接近200亿元。”她说,基地服务的《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独行月球》等电影吸引了海外关注。

对此,悟空有更直观的体会。他告诉记者,现在东方影都里的国际友人更多了,还有新的外籍群演团队在这里注册,他有了更多工作机会。现在他深深爱上并融入了这里。

“能参与到中国电影工业化、国际化的进程中来,我感到很幸运。我相信在未来,中国电影将焕发更多生机。”他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中国电影   地球   浪漫   影都   科技   青岛   中国   外籍   悟空   演员   影视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