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远洋船长的回忆-海嫂探船

海员在航行途中的维修保养

“海嫂”谓之远洋船上海员的妻子。

话说海嫂探船是她们望眼欲穿情感活动。后来海嫂来船探亲称之为“探船”了。

海员的海嫂和孩子们在船上餐厅包饺子

远洋公司在1980年代已有一百多艘航行于世界各港口的远洋船。海员长时间远离祖国和亲人,伴随着时间维度拉长,夫妻双方无尽的牵挂和思念会变得更强烈和迫切。

报告船舶动态,成为船公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海嫂在家里会不断地向船公司主管部门询问船舶动态。按照规定远航的船舶每天中午十二点,必须向船公司报告自己的船位和动态。公司航运部在收到各船的报告后,汇集成船舶动态并立即通报问询处。

公司对外有固定的问询电话,专门负责公布和传达船舶消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还没有手机和电脑,了解船舶动态的唯一途径就是电话。海嫂通过问询电话,报出船名,就可以了解丈夫所在远洋船的动态。

在东大名路上的远洋公司小红楼

那时,上海远洋公司在东大名路上,问讯处就设在大门内东边的小木屋里,那里电话繁忙,还不断有人跑到小木屋前查看贴出的船舶动态。无疑,小小的问讯处这个窗口成为远洋海嫂们的一大慰藉。

有时,船虽然已经回到国内,但在长江口锚地抛锚候泊,且有时会锚泊好几天,难免使海嫂等得焦急。有时船接到通知不回上海,停靠外港,海嫂了解后或“单刀赴会”或与丈夫同船的海嫂们“拉帮结派”图个照应,不惜千里迢迢赴外港探船。

1980年代时,远洋船上发晕浪食品,远航一个航次,乐口福、奶粉、听装华芙饼干等一大堆,那真是物品匮乏年代中为远洋海员特供的稀奇货。海员舍不得自己吃,发的食品全都装在啤酒箱里。所以,船回到上海母港,海员就大包小包地扛回家,给家人或送给亲友们一起分享,以慰藉海嫂的在家的辛劳。

船在外港的,出港区必须经海关检查,海员们还发明了中国海员特有的一抽即散,一扣就紧的水手结,以应对海关检查,放行再重新装好,肩扛手提到邮局寄回家。

家在上海的海员,可以在船靠港后分批逐个拿回家。家在外地的海员就不同了,他们在船工作时间长,东西积得多,几个纸箱存不下,会干脆用垫舱木板钉了大箱子装。

每当船远航将要回到国内的前几天,木匠间就开始忙啦,海员们把废物利用的垫舱木板刨成扁担,锯成箱板的,热闹非凡。

到上海港后,外地海嫂来船,就帮着丈夫托运或邮寄,总会呼呼啦啦地忙上一阵。上海籍海员一般一次带一两个纸箱回家。当时还没有出租车,海员就用自行车驮。

海员大包小包扛着回家

我那时住石库门房子,每次扛着纸箱到弄堂门口,总会引起邻居们的好奇和热议。我们的楼下有过街楼,邻居们常在过街楼下歇息拣菜,这里也成了我每次到家的第一站,我放下箱子,与邻居阿姨伯伯们招呼、寒暄。现在回想起那时热络的人情味,仍十分留恋。

我们有一同事,有一次他的船靠天津新港,远航了大半年,夫妻思念心切。等了解动态后,妻子在单位请了假,带了孩子动身赶到新港时,船却移到港外锚地抛锚了。于是,能干的妻子找到“比倷(你)还苦”(PENAVICO 外轮代理公司,要求上船。好在船已经办理了联检手续,可直接驱车送到港区交通码头,等拖轮去锚地登轮。

自码头到大沽口锚地近3个小时,拖轮是醉汉一样摇晃着开到大船边,已是人困马乏,还要爬舷边直立的绳梯上船。丈夫看着心疼,爬绳梯本来就危险,为了安全起见,他只能下到拖轮,给妻子系好保险绳,再让船上的弟兄配合拉上船。这一趟,可以想见,同事的嫂夫人真是吃足了苦头。

当时公司规定海嫂不能住船,同事说还好,他船上的领导开明,处理问题通情达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总算让他们一家在船上安定了几天。

说到海嫂不能在船过夜,故事就多了。想想海嫂、孩子好不容易上了船,谁忍心让他们人生地不熟地再去折腾找旅店呢?当年海员对上级颁布的“海嫂不准住船”的规定,能理解这条规定的初衷是为了船舶安全,但缺少人性化,海员微词颇多。都认为领导没有人情味。

渐渐地,海员开始暗戳戳抵制规定了。当有海嫂来船,大家经常互相提醒甚至相互掩护,把工作做得更到家,帮着小家庭安定在船上。

一次船从港内移泊至吴淞口锚地调头,我原以为到锚地掉头进港,结果临时改变计划,船要在锚地待两天。妻子探船,我们本打算晚饭后一起下船回家的,这下打乱了计划。

船长政委说规定管规定,特殊情况特殊解决。我想想还是执行规定好,避免闲话,不为难船长政委。吴淞锚地天色暗下来,偏偏又下起了雨。我们坚持下船,海员们投来同情的目光,纷纷帮着拎包,一边准备保险绳。

交通艇来了,我让妻子穿好雨衣,腰里系好了保险带,叮嘱第一次爬绳梯,手一定要抓紧。那晚,海员们看着我们冒着雨,从绳梯上安全下了船才离开甲板。

事后,海员弟兄们夸我妻子胆大,而我却实在难忘当时的情景,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从此我轻易不让海嫂再上船。后来海关、出入境、海事等政府主管部门联合发文取缔船公司被海员诟病的“海嫂不准住船”的规定,公司还特别允许船长政委的海嫂跟船出海,才使海嫂们有了在船轻松愉快团聚场面,成为了海员真正的家。

海嫂们带了好吃的到船上,并主动到厨房帮助拣菜洗刷等,与海员们攀谈聊天,交流室内盆栽花草的经验,为船上生活带来了活泼的生气。

事实上,船抵港后海嫂上船是海员生活的重要内容,自然而富常情的海嫂探船,能方便海员,也使大家安心工作。

海嫂们探船后回家了,海员都露出了依依不舍的情感(网络照片)

1997年11月,我作为船长外派在香港明华公司的“GOOD FAST”轮工作。海员离开上海大半年了,船公司突然通知要回上海港,全船群情激动,我即通过上海船公司通知各位海嫂。抵港时已是深夜,码头北风凛冽,异常寒冷。

我们清楚地看见海嫂们等在空旷的码头边,忍着寒冷聚拢在集装箱边上。当船驶抵泊位时,几十位海嫂拎着大包小包,全都朝船奔拥了过来,那个热切的场面,永远使人难忘!

某航次船回到北方的烟台,代理安排海嫂们上船。正巧船上伙食了,食品、蔬菜都吊上了后甲板。没有通知也没有招呼,海嫂们二话没说,也顾不得远道而来的劳累,当即就和海员们一起抢着搬运起来,那种忘我和无私的场面真是感人!

海员们平时远离家门,家里老人小孩的照顾,都压在嫂夫人们的肩上 ,此时上得船来,她们又马不停蹄地抢着一起搬菜劳动,男子汉们一个个过意不去,奋力当先,很快就将食品全部搬入库,大家在愉快之中称赞海嫂们汗马功劳。

人同此心,全体海员,包括我,既高兴又惭愧!当晚,为了表达我们由衷的感谢,我特别让厨房多做几个菜,好好犒劳犒劳。全船聚餐,别开生面,热热闹闹,就像过节一样欢腾。席间,欢声笑语,人人脸上洋溢着远航归来的喜悦,我们共同举杯向海嫂们致敬!欢迎可爱可敬的海员海嫂们!呵,今宵难忘!

本文系王以京船长创作,由衣羊船长修改编辑在网上发表,版权归王船长所有。

作者简介:王以京,上海作家协会会员,1951 年出生于北京,老三届知青,于1968年回上海崇明老家插队,担任大队团支部书记、解放日报通讯员,1976年上调回城,进入上海远洋运输公司,成为一名国际海员。从水手做起,历任一水、三副、二副、大副,1991年起任船长20 余年,并被数次外派,航迹遍及世界各大港口。闲暇时间坚持文学创作,纪实文学作品《大海,成就梦想》,成为2018年读书日最受欢迎的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船长   远洋   锚地   海员   船上   上海   船舶   妻子   动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