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编剧的视角看《狂飙》,九大不可思议情节说明了什么?

撇去喧嚣和泡沫,把“领掌效果组”、“赏金追剧人”的尬吹放到一边,用最基础的编剧视角审视《狂飙》,会发现这就是一部烂剧。

主干故事自相矛盾,《狂飙》编剧把自己编成笑话!

一部电视剧能否成立,关键是主干故事是否合理、成立。主干故事,就是众多故事的提领、引发者。《狂飙》的主干故事合理吗?成立吗?

《狂飙》的主干故事是省政法委派出以徐忠为主的督导组,调查群众反映的京海市黑恶势力猖獗的问题。京海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是市长赵立冬,赵立冬的保护伞是省政法委二把手何黎明。何黎明是徐忠的上级,也是一手提拔徐忠的“恩人”。重要的是,何黎明违法、违纪的证据就在京海市。

概括这个主体故事就是:何黎明派遣精兵强将去查自己,他要对自己政治生命实施自杀。

这样的故事简直是荒唐,编剧不是视观众的智商为无物,就是把自己当成了笑话。由于这个主干故事不成立,《狂飙》整剧就不成立。主干故事都可以拉胯的电视剧,只能是顺嘴瞎编的烂剧。

重点情节漏洞百出,《狂飙》编剧玩的就是“业余”。

《狂飙》真的是顺嘴瞎编吗?再来看该剧的重点情节。

高启强黑化的开始

强哥黑化故事的开端,是他卷入徐江之子电鱼身亡事件。强哥为了钱去教训徐江的公子,动手之前紧张地“尿了”,就在电鱼现场附近的树林里。转身他发现电鱼的人有点不对,赶忙关掉电源把人拉上岸,却发现人已经死了……

电鱼死人的事儿立案了,调查了,监控更拍到了强哥乘车途经事故地点附近的画面。但是,强哥居然没事儿。

作为强哥黑化的直接动因,作为强哥和安欣的第一对立交手描述,这个故事简直业余到滑稽。

强哥把被电死的人拽出了水面,这么明显的动作,警察勘查现场时不会发现异样和痕迹吗?

假如不能发现异样,说明就是事故意外,安欣也就没必要怀疑强哥与此事有瓜葛,也就不具备引发后面一系列故事的基础了。

如果警察发现死亡现场有异样,会不会怀疑是谋杀?会不会找到附近树林里那泡新鲜的尿?

如果这泡尿找到了,结合监控,事发时有可能到此处的京海人都来验血,强哥还跑得掉吗?他至少要进拘留所蹲几天,把事情解释清楚再出来。当然,如果这样合理地讲故事,后面的剧情就都不能发生了。那怎么办?假装警察无能呗,假装这事警察看不见呗。好歹警察是这片子的主要一方,咱不带这么黑蜀黍们的吧?

由此可见,电鱼这个重点故事也是不成立的。这里不是说不能电鱼,不是说强哥不能刚巧到了事故现场,而是说强哥绝对不能在现场撒尿,更不能拉扯水中的尸体。

强哥黑化起因的重点故事讲得这么荒谬,我也是服了《狂飙》编剧的业余。

◆◆安欣丢枪

安欣,历经艰辛白了头。他的第一个艰辛就是佩枪丢了。这个情节不新鲜,至少是十几年前,姜文就拍了一部很精彩的电影,名字就叫《寻枪》。姜武主演的电视剧《追踪》,也是一个由刑警丢枪引发的故事。

作为主人公安欣坎坷命运的开始,又是这么老套的一个故事,编剧居然又讲得没头没尾,再次尽显业余的本色。

安欣丢枪是大事,不仅是他的大事,也是京海市公安系统的大事,毕竟涉枪案件从来都是大事儿。

很快,唐老大因此案被逮捕。唐老大被捕后,按照高老二的谋划,供出了一个假同伙。假同伙没几分钟就被识破,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稍微专业一点,警察只要对假同伙讲一下后果就完了:提供伪证,涉嫌包庇盗抢枪支的刑事案件,至少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刑期。十年徒刑,喝多少假酒才能替人顶罪?

假同伙不用交代别的,只要供出唆使他作伪证的人是高老二就行了。显然,假同伙没有供出高老二。假同伙这个傻狍子不说也就算了,连安欣在内的一众刑警楞是拿这个菜鸟没辙了,居然楞就查不出结果了。这个重点故事假得感人不感人咱不知道,反正编剧是够敢编的,根本不把观众的智商当回事。

◆◆◆安欣卧底。

安欣查到疯驴子的线索,曹队长立刻想起此人已被处理,4年徒刑,此刻正在监狱里。为了证明这一点,还专门给出了个疯驴子服刑档案的镜头……于是,安欣去卧底,接近疯驴子。

问题来了,疯驴子刑期还有多久?两三个月?半年?

肯定都不行,因为安排安欣进监卧底好歹要编个罪名,这个罪名咋地也得是个一年以上的刑期,一年以下的就不用进监狱了,看守所就办了。

假如疯驴子三个月出狱,安欣也跟着出来,不用问就是卧底。所以,疯驴子的刑期至少还要有一年。疯驴子仅仅是有可能杀害黄翠翠,派一个刑警陪他坐一年的牢,跟谁说谁信?直接审他不就完了吗?

这样的卧底也叫狱侦,狱侦的套路弄的跟看守所、拘留所一样,编剧就是糊弄观众没常识,我敢肯定,99%的观众都没这方面的知识或经验,所以编剧就敢胡抡!

同样的道理,麻子出狱到疯驴子身边卧底,也是不可能的。如果麻子是服刑期满出狱,为啥要去当卧底,刑警队开的工资高吗?如果麻子是提前出狱,疯驴子咋就能信他,仅仅因为同情编剧业余吗?

◆◆◆◆赵立冬安排曹闯杀许江。

赵立冬这个官当的,从根上说就是白瞎了。一个政法委书记,居然指使亲信去杀黑社会老,而亲信恰好又是刑警队长。这个故事已经接近《聊斋志异》的水平了。赵立冬是政法委书记,如果他想弄死许江灭口,至少三种名正言顺的作法:

一是抓捕现场以拒捕、袭警的理由现场击毙;一是抓到后在看守所悄悄杀掉,伪装成自杀之类的,合情合理;最稳妥的就是按照杀人犯判了,直接判死刑不就完了吗,何至于还搞暗杀?

也许有观众会说,许江要是反咬赵立冬一口咋整?

看徐江的罪名——“杀人犯”。人家就没提黑社会的事儿。社会上的杀人犯举报体制内政法委一把手,只能是挟嫌报复,根本不会被理睬。否则的话,法院判下来的杀人案,一件也执行不成,死刑犯专门玩举报,看着报纸挑着职衔去举报,举报一个查半年,举报二十个十年混过来了。所以,只要以坐实杀人的罪名,徐江想在看守所里举报政法委书记赵立冬,就算他有一吨的证据也没戏。

赵立冬指使警员搞暗杀上瘾了,还能沟通强哥,让强哥帮他去杀人。赵立冬的智商作政法委书的确不行,作编剧还可以,至少可以编部《狂飙》,以勤工俭学的身份讲述黑社会的故事,没准还能获得好评。

◆◆◆◆◆安欣当交警。安欣不受待见,发配到交警队当了交警。我也是服了,交警的工作可不仅仅是作手势指挥交通,还包括交通违章、违规的处罚,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交警与刑警相比,技术含量也是相当高的,这咋在《狂飙》里“当交警”就成了变相发配呢?

难道又编又导的徐纪周先生是跟周星星学得这个梗?人家周星星追求的就是无厘头,《狂飙》至少在表面上还不是无厘头吧?难不成扫黑剧也被你编成了《永不磨灭的番号》?

抢过小鬼子两袋大米的徐导心比天高

安欣作交警的故事,往大了说是警种歧视,往实在了说,就是外行加业余,这样的例子还有一个:

强哥成为黑社会老大后,明着有集团,暗着有地下钱庄、地下赌场、高利贷。不管是明着的生意还是暗着的勾当,都作得很大。

扫黑除恶针对的就是强哥,却看不到经侦的身影。最后,督导组拿到强哥的黑帐,也是靠老莫的女儿完成的……

京海市公安局没有经侦吗?刑侦、经侦、缉毒、内保,全中国哪个地市级公安局不是这样配置的?难怪安欣感叹六年没有抓到高启强一点证据。要是京海市没有经侦队伍,别说六年,六十年也抓不到任何一个黑社会组织经济犯罪的证据。

关于警衔的问题,好多网友都议论过,显然在警衔上《狂飙》编剧很out,关于警种的问题,《狂飙》编剧一样很业余。

写警察的电视剧,写扫黑的电视剧,关于警界常识都没有,这真是没谁了。

重点情节是戏剧的灵魂,它不仅是人物完成的原因,也是故事形成的起始。《狂飙》的重点情节几乎都是虚假不成立的,我就想问问这位编剧:你是专门来嘲笑观众智商的吗?

戏不够,尬来凑。《狂飙》一直在飙尬。

《狂飙》开播后,很多人有这样的观感:个别寄予厚望的演员演得不好,比如……

这里,不为演员开脱,只是想问一下大家;如果您就是演员,下列场景换您能怎么演?

◆一对青梅竹马的情侣,忽然中断联系长达六年。情哥哥与情妹妹的父亲在一起工作,这位父亲还非常青睐情哥哥,甚至设计促成小情人相逢。即便这样,小情人儿却六年没有联系。注意鸭,不是六星期,也不是六个月,是六年鸥。虽然妹也没变心,哥也没变态,愣就是六年没联系。为什么捏?仅仅因为妹换了一个手机号……

这就是《狂飙》中安欣和孟钰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假吗?尬吗?如果您觉得这个故事很荒唐,太尴尬,演员就不会产生跟您一样的感觉吗?这么尬的故事,您指望着演员出彩,一定是想多了。说实话,演成现在这个样子,张译真对得起影帝的称号。

◆◆没有最尬,只有更尬。两嫌犯,出逃前回家看望老娘。老娘就是个老神仙,啥也没问,就知道作为公务人员的儿子要出逃,眼泪就在眼眶里转……我就奇怪了,她的儿子大小是个处级干部,难道没有公出的经历吗?

接下来更尬,出逃的俩人急匆匆赶到码头,缉捕队伍尾随而至,然后就是把观众尬的一塌糊涂的督导组组长徐忠列队点名劝降。有网友把这段尬戏剪辑成了MTV,配的歌曲是《忘情水》——

就算我会喝醉

就算我会流泪

因为心早被你尬碎……

◆◆◆强哥调动媒体记者围攻公安局。我勒个去呀,在中国,记者围堵任何一个党政机关都是不可能的!毕竟媒体姓党,媒体都是宣传部直接管辖的。公安局只要给市委一个电话,记者当天要是敢不散,第二天连他们总编都得下岗。

自媒体有可能吗?网络媒体有可能吗?那你得看有没有影响,是不是对口。公安局与各种媒体对接的正好就是宣传科(处),以政法内容为主的媒体,必须都认识宣传科的科长。如果就不认识行不行呢?也行,但是那个货大概率是编剧冒充的!


本文仅仅是梳理出了《狂飙》剧中九个严重不成立的情节,以前网友提及的诸多问题并未重复,一句话总结:《狂飙》剧情很假、人设很乱、导演很尬。赏金追剧人很卖力、领掌效果组很煽情,根本不值得好评。

必须说明的是,高家俩兄弟、高大嫂、唐家两兄弟,老莫,这些演员的演技很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狂飙   编剧   电鱼   刑期   政法委   同伙   驴子   卧底   刑警   主干   交警   视角   不可思议   情节   观众   警察   重点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