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公铁空水”四港集聚的国际陆港 济南将建成国际多式联运中心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董家铁路货运中心中欧班列开行现场

济南将畅通国际多式联运通道网络,培育国际多式联运市场主体,丰富国际多式联运服务产品,强化区域与国际物流网络紧密衔接,构建衔接顺畅、经济高效、绿色低碳的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济南国际性多式联运中心。

济南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增量补短板项目已经开工,正加快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一期项目已建成投用,二期已经开工建设……

目前,支撑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的物流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大干快干,目光所及,济南正在借助城市东北部“公铁空水”四港集聚等优势,建设国际性多式联运中心。

四种运输方式集聚全国少见

“我们这个项目,一期今年上半年预计投产。”在2023年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观摩活动现场,济南加州·通达国际冷链物流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该项目位于历城区董家街道,是2021年全省重大项目、2022年市级重点项目,一期投产后会加强与周边地区联动,引进冷链、生鲜、商超等领域的优质企业。

二期竣工后将依托多式联运,发展公铁联运“公路+冷链班列”、冷链卡车航班等新模式,打造完善物流体系。据上述负责人介绍,当初他们选择董家街道,就是看中了这一片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在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聚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全国少见,济南正利用这一优势,着力打造国际陆港,建设国际性多式联运中心。

在2023年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观摩活动现场,这种国际性多式联运中心的轮廓逐渐清晰,济南陆港大厦内展示了“空、铁、公、水”四种运输方式的协作路径。

据介绍,这一片区将围绕多式联运、大宗商品交易等业务方向,打造以高端商务、物流贸易为核心功能的智慧载体,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助力济南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

铁路货运快速飙升“董家”突破100万吨

目前,济南正以“项目突破”的作为,推动这些运输方式的快速落地。记者从济南市口岸物流办召开的2023“创新突破年”工作会上获悉,该办今年将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提升“铁空水”枢纽承载能力。

先说铁路枢纽。这一片区拥有董家铁路货运中心,今年将进一步打造便捷出海口,货运中心吞吐量计划突破120万吨;推动“齐鲁号”中欧班列济南集结中心一期项目建成投用。

同时,今年济南将面向欧洲、中亚、东南亚,壮大中欧班列精品线路,增加图定班列线路,提高资源集结和运行效率,年开行量稳定在800列以上;实现济南董家-青岛黄岛国际铁海联运常态化运行。

提起董家铁路货运中心,很多关注进出口贸易的人都很熟悉,2020年建成投用后,就成为济南中欧班列开行的重要场站之一,其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海关监管场站,助力济南外向型经济发展。

截至2022年底,济南中欧班列总线路达13条,通达20个国家47个城市,当年开行量突破800列,连续三年保持全省首位。

目前济南董家—青岛黄岛的铁海联运班列已实现常态化运行,海关部门推出的“铁海E通”信息化监管模式助力董家铁路货运中心发货总量快速飙升,2022年突破100万吨,同比增长近130%。

国内班列方面,集结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济南—广州线路“局内拼列、满列出局”模式探索成功,新开济南董家—成都城厢冷链集装箱班列。

新开航线打造区域性航空货运中心

一个地区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便捷的航空货运和客运。飞机场的吞吐量彰显着这座城市的外向度。

今年,济南将推进航空枢纽建设,协调推进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建设;完善货运场站基础设施,协调推进机场物流中心迁建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积极推动国际客运航线新开和复航。

具体来看,立足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高效衔接的国际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在完善国际多式联运骨干通道方面,面向欧美、日韩、东盟,拓展以全货机为骨干的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力争开通2条国际货运航线,新开或复飞4—6条国际客运航线,国际货邮吞吐量稳定在5万吨以上,打造区域性航空货运中心。

2022年,济南航空口岸运行安全畅通,共开展302次疫情防控督导排查,配合完成130余个国际航班保障;有序恢复国际客运航线,新开法兰克福航线,复飞东京、中国香港、首尔航线。济南机场全年出入境航班、人员分别同比增长8.58%、44.31%。

2022年,济南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改革之初分别压缩66.9%、95.7%,“单一窗口”主要业务覆盖率达100%,进出口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提升通道畅联水平各种方式无缝衔接

受气候和区域等原因影响,水运尤其是内河航运一直是许多北方省份和城市的短板。然而,如今商品贸易越来越频繁,水运在大宗商品运输方面的独特优势依然不可替代。

于是,山东大手笔推动小清河复航工程,今年将实现全线复航。届时,济南这座内陆城市将通江达海。今年,济南也将推进水运枢纽建设,规划布局小清河港口周边物流园区,探索集装箱河海联运。

有了铁路港、空港、水港,再加上无处不在的公路连接,济南国际陆港片区的独特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今年,济南将提升通道畅联水平,创新“卡车航班”空陆联运、中欧班列公铁联运等模式。

同时,济南还将完善国内多式联运通道,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区域,完善国内航空货运网络,加密国内铁路班列;完善市域末端网络,协调推进主要物流集聚区互联互通,积极配合城市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打通多式联运“最后一公里”。

今年是济南的“项目突破年”,济南口岸物流领域将加快现代物流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形成“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加速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济南)分拨中心等23个已开工项目建设,重点推动山东怡亚通供应链产业园(一期)等9个项目建成投用;推动商河县大宗粮食中转仓储物流设施等12个项目落地开工。

此前,济南一直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2022年,加快“十四五”现代物流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通山东结算中心等6个项目已竣工,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齐鲁号”中欧班列(济南)集结中心一期等23个项目陆续开工。

今年,济南口岸物流将贯穿一条主线,加快推进国际多式联运发展,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取得新进展。推进“铁空水”枢纽联动,畅通国际多式联运通道网络,培育国际多式联运市场主体,丰富国际多式联运服务产品,强化区域与国际物流网络紧密衔接,构建衔接顺畅、经济高效、绿色低碳的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济南国际性多式联运中心。(济南日报 记者:刘彪)

本文来自【爱济南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济南   中欧   国际   中心   枢纽   航线   货运   铁路   物流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