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降价促销:动力电池份额战来了

出品丨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

宁德时代也要降价促销了?

日前,据相关媒体报道,宁德时代针对其战略客户,包括理想、蔚来、华为、极氪等推出了一个“锂矿返利”计划——根据该计划规定,未来三年内一部分动力电池的碳酸锂价格以20万元/吨结算。签署这项合作的车企,需要承诺约80%的电池采购量给宁德时代。

最新消息显示,该计划将在今年三季度开始执行,目前部分车企已经在合作签署的过程中。

锂矿返利计划一经曝光之后,在行业内也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有声音认为,宁德时代此举是变相的份额战,意在用让利走量的方式维持高市场份额的状态。

这并非空穴来风——2022年,宁德时代全年的动力电池总市场份额下降至48.2%,不复以往占据整个市场半壁江山的态势——二三线电池厂商们奋力争夺市场份额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已经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高昂的锂价推高的电池成本一度让车企们叫苦不迭,宁德时代以20万元/吨的碳酸锂定价迎合了车企们的降价需求,同样也在向上游施压,企图把锂价打下来。

那么宁德时代将会如何应对“返利”带来的利润压缩压力,产业链上的各家企业又将如何迎战?

01危机:动力电池产能趋于过剩 二三线厂商奋起直追

宁德时代推出的这次“锂矿返利”本质上就是让利促销——“牺牲”掉一部分利润从而锁定战略客户的订单。

但这样的姿态不得不让人感慨此一时彼一时。

曾经电池稀缺时,车企们面对宁德时代开出的提前支付保证金、抬高定价等“霸王条款”也只能默默消化,在产能、技术、规模上占据极大优势的宁德时代一度拥有极大的话语权与超过半数的市场规模。

而现在,局势的转换意味着危机的出现。

一方面,是动力电池产能与装车量差距拉大带来的压力。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动力电池产量与实际装车量的差值正在逐渐拉大。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1月份我国动力电池产量为28.2GWh,同比减少5.0%;动力电池装车量16.1GWh,同比下降0.3%,环比下降55.4%。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预计,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可能达到3000GWh。而有相关机构预测,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500万辆,按照单车60kWh的容量配比计算,一年最多也只需要950GWh。

产能过剩就意味着供大于求的市场,电池厂商们坐等订单的日子很快要不复返了。

另一方面,自身增速放缓、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压也加强了宁德时代的危机感。

2022年,宁德时代装机量排名依旧第一,但市场份额被压缩到了48.2%,这是从2019年以来,宁德时代首次市占率跌破了50%。

而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2023年1月份,宁德时代装车量7.17GWh,环比降近60%,同比下降11.8%,市占率仅44.41%。

随着二三线厂商技术、产能的提升,宁德时代市场份额被蚕食的压力就越来越大,如何应对后来者们的“狂飙”,是宁德时代的当务之急。

02底气:锂价回落、锂矿布局 利润空间仍可观

返利计划中,宁德时代将部分动力电池的碳酸锂价格定为了20万元/吨,这个价格约等于当前市场均价的53.3%(截止2月21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价42.9万元/吨)

表面上看,宁德时代此举是牺牲了自己的一部分利润空间,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市场对于锂价的回落已经有比较充足的信心。

2022年,锂价从年初的35.3万元/吨一路飙升到接近60万元/吨的天价,涨幅接近100%,而进入2023年之后,锂价开始出现明显回落,目前已经跌至42.9万元/吨的价位,与去年同期的44万元/吨的价格几乎持平。也就是说,当前的锂价已经跌去去年一年的涨幅。

上周,欧阳明高发表演讲称,预计今年下半年锂资源价格会进一步回归,可能在35-40万元/吨。同时锂资源供需今年会达到平衡,明年会出现过剩,今后的价格平衡点会在20万元/吨左右。

这恰好与宁德时代返利计划中20万元/吨的定价不谋而合。

有行业媒体分析,如果锂价下行按照预期发展,那么宁德时代凭借着自己锁定的大额订单,与上游的锂矿供应商进行谈价,也极有可能拿下有竞争力的价格。

而另一种可能是,在3年合同期内,如果锂价持续跌破20万元/吨,那么宁德时代通过前期的锁单操作也能够实现稳赚不赔。

其次是,宁德时代自身的锂矿供应也已渐趋成熟。

据相关统计,宁德时代通过投资、成立合资公司等手段,已经布局了包括志存锂业、天宜锂业、以及北美锂矿等国内外锂矿资源。

在锂矿布局方面,宁德时代一向豪掷千金——此前雅江县斯诺威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斯诺威矿业”)的破产重整案被表决通过,宁德时代抛出了超过64亿元的重整计划草案。

据雪球作者Wolf2019分析,当前宁德时代的自有锂矿主要是依靠天宜锂业布局氢氧化锂资源;通过志存锂业布局碳酸锂资源等。

通过这一部分的自有锂矿资源,宁德时代有可能将部分定价为20万元/吨的碳酸锂产能覆盖掉。

03战火:帮助车企度过降价潮 二三线对手遭变相打压

当前宁德时代所释放出的利好信息对苦于降本增效的主机厂们绝对是一个诱惑。

今年年初,一场由特斯拉带来的降价风波席卷了新能源市场。

据行业媒体报道,特斯拉在中国降价之后仍有大约20%的毛利率,相比之下国内自主品牌的降价压力则要大的多。

汽车商业评论称,车企降本主要从占据40%-60%成本的电池入手,因此宁德时代顺势而为的降价返利手段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国内自主车企们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外媒报道称,在宁德时代此次的返利计划中,所涉及的战略客户并不包括特斯拉。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宁德时代打响的这场降价之战,确实让二三线的电池厂商们猝不及防。

在供应链、产能规模上占据极大优势的宁德时代,一旦使出了降价这一利器,过往凭借价格优势疯狂往上卷的二三线厂商们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近日,亿纬锂能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今年会考虑在利润上部分让利下游,换句话说,亿纬锂能也在计划用降价的方式来留住客户。

2月20日,亿纬锂能公布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公司董事长刘金成、董事会秘书兼财务负责人江敏回答了一系列投资者提问,包括电池定价、盈利预期等。

动力电池价格方面,亿纬锂能透露了目前其与核心客户的三种定价方式:一是价格联动模式;二是定价返利模式(即确定一个价格,年底按照碳酸锂价格的变动情况进行返利);三是全年锁价模式(即按照一口价的方式把一年的价格确定下来)。

除此之外,同为二线电池厂商的蜂巢能源也被传出了计划降价 10% 的消息。据传蜂巢能源的部分供应商已经收到了配合其降价10%的邮件。

可以肯定的是,以二三线电池厂商的盈利能力,在价格战上无疑会被宁德时代“虐的很惨“。这也加剧了行业内对宁德时代”打压竞争对手“的争议。

今年1月9日,经济学家任泽平就曾在微博上发表观点称宁德时代“恃强凌弱,打压竞争对手,没有老大格局“等。

但从整个行业而言,原材料降价、产能饱和之后,价格战是势在必行。而究竟鹿死谁手,也还是变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宁德   特斯拉   碳酸锂   时代   动力电池   产能   份额   电池   压力   计划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